鐵紅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後反思

2021-12-30 11:28:12 字數 812 閱讀 2064

一、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實物,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實際應用,學生是在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單位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教學時,我運用日常生活中常見幾何體來進行教學,課前,我給出示了兩個禮品盒,讓學生討論:那個盒子體積大?接著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立方厘公尺的正方體12個,然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擺成不同長寬高的長方體,再數出這些長方體各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公尺的體積單位,接著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擺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再觀察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三個條件的積與數出來的小正方體的個數有什麼關係,然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找出長方體的體積的的計算方法。

這時提問,你們找出的長方體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你們是怎樣找出來的?然後師生共同把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歸納出來: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這樣教學,就把學生帶到了從實踐知識上公升到理論知識,並找到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

二、運用找到的規律,進行實際操作。

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乙個新概念,他們是由認識平面圖形上公升到認識立體圖形,是空間觀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然而此時,學生對立體的空間觀念還比較模糊,教師應特別注意到加強實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加深對長方體和正方體計算公式的理解。

在教學時,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具,引導學生進一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強化記憶,如禮品盒的體積是多少?怎樣求它的體積?要求它的體積必須有哪些條件?

(請幾個學生到講台上實際量出禮品盒的長寬高,並把這些條件板書在黑板上,讓全體學生進行計算禮品盒的體積),

通過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學生清楚地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並能夠根據所給的已知條件正確地計算有關圖形的體積,動手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1 填空。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也可以用統一的體積公式來計算。體積用字母表示為v 2 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是15cm2,它的高是4cm,它的體積是 cm3。3 乙個正方體的底面積是25dm2,它的體積是 dm2。2 選擇。1 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25cm3,它的稜長是 cm。a.5 b.15 c.2...

長方體 正方體體積

長方體與正方體必須掌握的幾種題型 一 高的變化引起表面積的變化。1 乙個長方體,如果高增加2厘公尺就成了正方體,而且表面積要增加56平方厘公尺,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公尺?2 乙個長方體,如果高減少2厘公尺就成了正方體,而且表面積要減少56平方厘公尺,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公尺?...

長方體和正方體

1 長方體有時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個面的面積 一根長96厘公尺的鐵絲圍成乙個正方體,這個正方體的稜長是 厘公尺。乙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80厘公尺,長10厘公尺,寬是7厘公尺。高是 厘公尺。至少需要 厘公尺長的鐵絲,才能做乙個底面周長是18厘公尺,高3厘公尺的長方體框架。乙個長方體的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