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遺傳」基於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2021-12-30 10:01:14 字數 3727 閱讀 8698

一. 教材分析

「伴性遺傳」是繼遺傳的物質基礎、基因的表達、遺傳定律、性別決定的學習之後,對生物性狀遺傳規律的進一步的認識,學生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尤其是「基因分離定律和性別決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學習伴性遺傳的知識基礎,因此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歸納與演繹推理能力的訓練。

同時,「伴性遺傳」是後續內容「人類遺傳病」的基礎,事實上人類的許多遺傳病都屬於伴性遺傳,學生能否順利歸納並掌握伴性遺傳的特點,對學生了解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特點及其概率計算是相當重要的。

由於本節課的內容書本上主要是以結論性的知識呈現給學生的,而且比較簡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原有結構進行講述,那麼學生只是乙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更何況如果不對教材進行改動及深化處理,學生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伴性遺傳的特點,即使達到了理解層次,也失去了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力(主要是歸納與演繹推理能力)的機會,使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相互脫節。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部分明確指出,通過高中生物學課程的學習,應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於上述能力的培養有獨到之處,它倡導全體參與、互助協作、主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這一方式進行「伴性遺傳」的教學,讓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探索者,使知識學習的過程成為能力培養的載體,以興趣驅動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了知識、能力、情感三者合一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1、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症的遺傳規律。

2、通過對遺傳圖進行觀察、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分析,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綜合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獲得研究生物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認同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般程式在**學習和建立科學理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認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的熱愛。

3、認同優生優育的科學道理

三.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遺傳的規律。

四. 教學策略及方法

1.教學策略:

從學生感興趣的紅綠色盲的發現史及病症引入,引導學生尋找致病原因,根據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採用小組討論方式,通過繪製遺傳圖譜這一直觀、簡潔的表達方式,歸納總結其家族遺傳特點,然後應用規律解決問題(即歸納和演繹)。

2. 教學方法:

①講解、啟發相結合。

②**、討論相結合:資料分析遺傳現象,產生質疑 → 提出問題 → 討論問題 → 提出依據釋疑 → 結論 → 表達、交流、應用。

③ powerpoint課件。

五. 課前準備(教學內容處理及學生分組)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點,把教學內容重新集成為4個小課題:1.紅綠色盲病症及發現史;2.

致病原因;3.主要的4種婚配方式及每種婚配方式後代中男性和女性的發病概率;4.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

全班學生分為7個小組,提前一周把任務分配給各小組,每個小組分別負責一項小課題的資料收集和學習任務(其中第3個小課題需分配給4個小組)。小組內部由小組長自行組織學習。步驟一般包括:

資料收集、資料交流、重新整合、共同學習四個步驟。由於每個小組是帶著任務學習的,將來他們還要作為老師,在班上給其他成員講課,在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驅動下,他們會認真學習。

六. 教學實施過程

1.引入活動。人類有多少條染色體,分為哪兩種?已學知識鋪墊:生物的性別決定和染色體;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和性別染色體上;白化病屬於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

2.**活動。

問題**:①什麼樣的人不能當司機?引導學生回答有色盲的人。(通過生活現象,匯入課題,提高課堂注意力,引發學習興趣)

②課件展示色盲檢查圖譜,問:它是怎麼被發現的?(由第1小組負責人推薦一位同學向全班介紹其發現史及病症)

③展示全國色盲調查表,師生共同分析,使學生初步了解其遺傳表現,即男性患者多於女性。為何在男女性別中的發病概率會不同?[產生質疑,提出問題]

(新概念引入:伴性遺傳概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有些位於性染色體上,所以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稱伴性遺傳。)分類如下:

伴x遺傳伴x隱性遺傳性狀由位於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

伴x顯性遺傳性狀由位於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

伴y遺傳性狀由位於y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

接下去由第2小組成員介紹紅綠色盲致病原因,闡明紅綠色盲受隱性基因(b)控制,位於x染色體上,y染色體比較短小,缺少與x染色體相應的同源區段,使其它同學認識到y染色體上沒有這對基因的座位。進而引導學生寫出紅綠色盲的基因型與表現型。

性別基因型色覺表型

女性 xbxb(顯性純合子) 正常

xbxb(雜合子) 正常(攜帶者)

xbxb(隱性純合子) 色盲

男性 xby 正常

xby 色盲

④紅綠色盲的婚配方式。在自然人群中存在6種婚配方式,請第3、4、5、6小組各一名成員在黑板上用遺傳圖這一直觀方式寫出主要的4種婚配方式,統計出各婚配子女中男孩與女孩的發病率。[討論,釋疑]如下:

a.親代 xbxb xby

結論:父親的紅綠色盲基因隨著x染色體

配子 xb xb y 傳給了女兒,但是一定不會傳給兒子。

子代xbxb xby

1 : 1

b. 親代 xbxb xby

結論:兒子的紅綠色盲基因一定是從他母

配子 xb xb xb y 親那裡傳來的。

子代xbxb xbxb xby xby

1 : 1 : 1 : 1

從上述兩種婚配方式中,我們可以得出:男性的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從母親那裡傳來,以後只能傳給他的女兒(即交叉遺傳)

c. 親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結論:女患者的兒子一定是患者

子代 xbxb xby

1 : 1

d. 親代 xby xbxb

配子 xb y xb xb 結論:女患者的父親一定是患者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1 : 1 : 1 : 1

從上述兩種婚配方式中,我們可以得出:女患者的父親及兒子一定是患者。

3.學生小結:由第7小組成員歸納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總結]

①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可以從上述四種婚配方式中找到理論依據);②女患者的父親及兒子一定是患者;③ 交叉遺傳(因為有了前面師生的共同**以及小組成員課前預習,所以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注意:在學生繪製遺傳圖譜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如配子種類,交叉連線,表達規範,概率計算等方面,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適當地引導,參與到與學生的共同學習中去,通過教師的適宜的情感激勵,形成乙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此處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滲透能力目標。

4.複習小結,構建體系:引導學生對**活動和本節內容進行總結交流,評價學習效果,說明優生優育的重要性,滲透情感目標。

七.作業設計:課後習題3 [交流、應用]

幫助學生理清知識層次,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反饋教學效果。這裡能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演繹**能力,即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教學評價與反思

按照上述的教學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從課前小組合作學習中主動獲取新知識,從**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去觀察、思考、分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營造了自由的學習空間,教師的引導也恰到好處,體現了課堂標準的要求和理念,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當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應改進的地方。

小組合作合作學習

對小組合作的認識與做法 現象 聽課時,有一種感受,不論是否存有合作的時機,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師就喜歡採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一節課甚至進行多次合作學習。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學生沒有傾聽的習慣與交流的技能,有的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及於討論交流,有的學生不善於獨立思考,不善於相互配...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 整理集 小組合作學習 於1970年興起於美國,1980年起在世界範圍取得實質性進展,1990年起在我國部分地區和學校進行了實驗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是以3 6人組成的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把乙個班的學生按照學業成績 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個 組間同質 組內異質...

小組合作學習

看到他們有這樣的成績,我感到很高興,覺得小組合作確實是乙個很有效的方法。結合七年級學生的特點,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理和自尊心,但因為有些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正確,導致成績不理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也得到一定成就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保持積極主動心態,樹立自信,學會與他人合作,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