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

2021-12-21 11:18:39 字數 2771 閱讀 9097

古浪縣中醫醫院

骨傷科脛腓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試行)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5)(zy/t001.9-94)進行診斷。

(1)有外傷史。

(2)區域性腫脹,疼痛,壓痛明顯,畸形,功能喪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經損傷。

(3)x線攝片檢查可明確診斷及骨折分類、移位情況。

2、西醫診斷:參照《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年)。

(1)區域性疼痛、腫脹、畸形較顯著,甚至有骨擦音,異常活動。骨折可有成角和重疊移位。

(2)應常規檢查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腓總神經有無損傷。注意骨筋膜間室症候群的發生。

(3)x線檢查,了解骨折型別。

(4)對於脛、腓骨遠端涉及幹骺端及關節面的骨折(pilon骨折)診斷上除了標準的前後位和側位攝片,還可行ct及三維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壓縮方向和程度。

(二)證候診斷

1、血瘀氣滯證:傷後1周—2周。血離經脈,瘀積不散,氣血不得宣通;床覺區域性瘀腫明顯,疼痛較甚。

2、瘀血凝滯證:傷後2周—4周,瘀血未盡,筋骨未連。

3、肝腎不足證:傷後》4周。表現為骨折癒合遲緩,骨痂較少,腰膝痠軟,面色少華,舌淡胖,苔薄白,脈細。

(三)分型

1、橫斷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擊、踢傷、撞擊傷、碾壓傷、壓砸傷等多見,暴力多來自小腿前外、內側,脛排兩骨骨折線多在同一水平,骨折線多呈橫斷,軟組織常挫傷嚴重,甚至發生**壞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間接暴力多為高處墜下、旋轉暴力、扭傷、跌倒等由傳達暴力所轉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斷端向內、後成角,遠端外旋、重疊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傷多為粉碎型骨折。

二、**方案

(一)手法復位:適用於骨折較穩定的橫斷骨折,麻醉成功後(疼痛較輕者可以不麻醉),兩個助手分別在膝部和踝部作對抗牽引,術者兩手在骨折端根據移位的方向,推壓擠捏骨斷端,復位後可以感覺骨嵴平整,骨折端穩定,表明復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於裂紋骨折或無移位骨折。

2、夾板固定:復位後穩定的骨折,以夾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關節,下1/3骨折要超踝關節,並根據骨折的型別而旋轉相應的壓墊。

須注意預防小腿內側夾板下**潰瘍及骨筋膜室症候群的形成。

(三)閉合穿針內固定

1、閉合復位克氏針交叉固定或髓內針固定:適用於脛腓骨中段橫斷或斜形骨折,經閉合復位後不穩定者,夾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難,先採用手法進行復位,復位成功後用克氏針交叉固定或髓內針進行固定。

(四)閉合復位外固定架固定:對於粉碎型性骨折,以及開放性骨折,閉合復位成功後,為維持脛骨的長度,減小異物寄留而引發感染,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

(五)辯證**

1、血瘀氣滯證:治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推薦方藥:消腫定痛湯(古浪縣中醫醫院協定處方)。桃仁10g、紅花6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生地12g,柴胡10g,黃芩12g,青皮10g,陳皮10g,茯苓皮15g,旱三七4g。

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2、瘀血凝滯證:治法:活血和管,接骨續筋。

中成藥:損傷膠囊,獨一味膠囊等。

(六)其他**

1、骨折固定穩定後可選擇電腦骨折癒合儀(低頻**)等,以促進骨折癒合,每日1次—2次,每次20分鐘。

2、後期膝或踝關節粘連可以選用cpm等**裝置進行****,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鐘。

3、後期關節粘連也可以選用中藥外洗方法進行薰洗,可選用骨科洗劑等。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鐘。

(七)練功**

整復固定後即作蹠趾、踝關節及股四頭肌主動伸縮活動。骨折癒合後(約8-12周)可逐漸負重步行鍛鍊。

(八)護理調攝

1、抬高患肢,以促進靜脈、淋巴液回流,減輕或預防肢體腫脹。

2、觀察患肢血液迴圈和足趾感覺情況,注意有無疼痛、腫脹、肢體麻木等。

3、注意檢查腓總神經的功能,觀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蹠屈活動,以及小腿的**顏色、溫度和足的感覺,特別是第1—2趾間背側的**感覺。

4、應用夾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觀察足趾感覺活動,以及**情況,注意有無壓迫。

5、每日傾聽患者主訴,注意觀察夾板或石膏託壓迫部位的**有無破損。

6、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明顯腫脹及疼痛、足趾感覺活動受限、被動牽拉痛、血管搏動減弱或消失等症狀的出現,預防骨筋膜間室症候群。

7、麻醉恢復即開始指導患肢踝背伸及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鍊,每日多次,每次15分鐘—20分鐘,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縮。

8、術後3周—4周,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挺直、抬腿練習,患肢由伸直位,逐漸屈曲90°,以防止關節強直。

9、骨折術後4周視骨折癒合情況可開始扶雙拐不負重步行鍛鍊。教會患者正確扶拐,患肢不能懸空,腳底要放平,切忌用腳尖著地。

10、經鍛鍊後骨折部若無疼痛不適,自覺有力,可改用單拐逐漸負重鍛鍊。脛腓骨幹骨折不宜過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現骨折延遲癒合或畸形癒合。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症證診斷療效標準》。

顯效:骨折對線對位滿意,骨折處已骨折性癒合,部分無壓痛、叩痛,傷肢無明顯短縮小,骨折成角小於5°,膝關節屈伸功用受限在15°內,踝關節屈伸活動受限在5°以內。

有效:骨折對線對位尚可,骨折線模糊,傷肢短減少於2cm,成角在5°—10°,膝關節活動受限在30°—45°以內。踝關節屈伸受限在10°—15°以內。

無效:骨折對位對線差或不癒合,患肢短縮3cm以上,成角大於10°,膝關節活動受限在45°以上。踝關節屈伸受限在15°以上,傷肢不能負重。

(2)評價方法

脛骨骨折療效評定系統(edwards)

脛腓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

一 診斷 一 疾病診斷 1 中醫診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995 zy t001.9 94 進行診斷。1 有外傷史。2 區域性腫脹,疼痛,壓痛明顯,畸形,功能喪失。上1 3骨折可引起血管 神經損傷。3 x線攝片檢查可明確診斷及骨折分類 移位情況。2 西醫診斷 參...

脛腓骨骨折護理

脛腓骨骨折多由於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見為壓砸 衝撞 打擊致傷,間接暴力多見為高處跌下,跑跳的扭傷或滑倒所致的骨折,多見兒童和青壯年。分為 斜型 螺旋型 粉碎型。主要表現為 區域性疼痛 腫脹功能障礙,患肢短縮或成角畸形,有骨擦音,易觸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經損傷則出現患肢遠端供血不足,感...

脛腓骨骨折患者的中醫護理方案

一 常見證候要點 1 血瘀氣滯證 傷後2周以內。外傷後經絡受損,血溢脈外,瘀於皮下筋膜,阻塞氣血,氣滯血瘀。區域性壓痛,舌質淡,苔薄白,脈弦。2 瘀血凝滯證 傷後2 4周。仍有瘀凝氣滯,腫痛尚未盡除,斷骨已正,骨折未癒,傷處疼痛拒按,功能活動障礙。舌紅或有瘀點,苔白,脈弦。3 肝腎不足證 骨折4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