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技學科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2021-12-20 10:21:22 字數 4000 閱讀 3918

4、勞動技術教育既是已有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勞動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它強調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藝術能學科基本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也強調融和社會、經濟、環境、法律、倫理、心理與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它注重各學科知識的聯絡和綜合運用及其在此基礎上的技術**,強調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勞動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利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它強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新的技術原理,獲取新的技術能力。

二. 課程目標

㈠認識勞動世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1.通過技術實踐活動,深化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2.養成勤儉、負責、守紀的勞動品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㈡拓展生活中的技術學習,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1.學會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所必備的基本技能。

2.增強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㈢主動進行技術實踐,掌握一些現代生產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設施並對常見材料進行簡易加工。

2.掌握簡易設計與製作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並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簡單工藝品和技術作品的製作。

3.了解作物生產和農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一般規律,了解一些現代農業技術,並進行技術實踐。

4.在使用和改良技術作品、進行技術實踐的過程中,做出多方面的有一定根據的評價。

㈣發展技術學習興趣,初步形成從事技術活動和進行技術學習的基本態度與能力。

1.關注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技術問題,形成持續而穩定的技術學習興趣,具有較強的技術意識。

2.理解從事技術活動必須具備的品格與態度,能夠安全而負責任地參加技術活動。具有初步的與他人進行技術合作、技術交流的態度與能力。

3.通過體驗和**,掌握基本的技術學習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技術創新意識,具有初步的技術**、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技術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技術的終身學習能力。

4.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形成一定的技術相聯絡的經濟意識、質量意識、環境意識、安全意識、倫理意識、審美意識以及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的意識,進一步發展遷移的共通能力。

三.內容

初中勞動技術教育包括技術基礎。技術包括傳統工藝、基本技術等內容。傳統工藝包括雕刻、編織、刺繡等,選學其中的1個專案:

基本技術包括木工、金工、電子電工、簡單機械維修、農機具使用與維修、縫紉、農作物栽培、花卉栽培、攝影、養殖技術、農副產品貯藏和加工、農作物良種繁育、樹木種植等,選學其中的2個專案。

四.實施

㈠實施的基本原則

1.教育物件的全體性

勞動技術教育是初中階段每乙個學生都必須接受的教育,同時接受正常的勞動技術教育也是每個初中生的基本權利。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於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在實施中,應注重學生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掌握技術學習的一般方法,獲得可持續的、終身的技術學習能力。

2.實施過程的綜合性

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校外真正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家政部分的學習應當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如勞動能力和勞動態度的培養可與社群服務結合起來。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技術專案的學習過程應當體現研究性學習的思想等。

三是注意勞動技術教育各個具備條件專案之間內容的聯絡與各年級的銜接。

3.活動組織的科學性

初中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已有較好的基礎,抽象思維也得到初步發展,耐力、平衡性、協調力以及對技術物件的控制性、技術原理的理解力都有較大的發展。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生理、心理上的這些變化,同時要遵循技術教育的基本規律,科學的設計、組織學生的勞動技術學習活動。要注重各年齡段教育在內容上的銜接和方式上的協調。

4.教育結果的實效性

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案、安排實施計畫。有條件的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進行活動設計,開發活動軟體,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勞動與技術教育,並加強計算機在技術設計學習上的應用,以促進學生技術素養形成這一基本目標出發,組織和實施課程,盡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我區、和本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的傳統與特色。

㈡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根本任務是對學生的技術學習和技術**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優質的服務。教師在進行學生的學習指導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自主性、創造性,使所有學生都能成為勞動技術學習的主人,都能成為活動的受益者。

2.正確處理好教師的示範、講述與學生的自主活動之間的關係,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突發技術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的指導。

3.充分利用學生內部人際關係及學生群體的作用,引導學生學會技術活動中的分工與合作,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觀摩與學習。

4.加強巡視指導,做到個別指導與集體指導相結合。

5.注意指導過程的科學性和創造性。應通過積累,逐步形成自己的指導風格和指導個性。

6.發揮多種教育技術和手段的作用。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勞動技術教育,並加強在模擬**訓練和技術設計方面的運用,以提高指導效果。

7.根據初中生的性別差異控制好學生的勞動強度,做好勞動保護。應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注意勞動衛生、勞逸結合,確保學生安全。

8.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在利用現有資源的同時還要注重開發新的資源,尤其要注意各類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

㈢教學材料

勞動技術的教學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學具等。

為了教師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也為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學習,可以就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技術教育內容編寫材料。

教育內容選擇的原則主要有:

——工具價值與發展價值相統一。

——體現勞動與技術學習領域的特徵。

——便於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技術**。

——有助於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形成科學的方法與能力。

——貼近學生的心理特徵和經驗基礎。

——對教師和學生同時具有拓展和挑戰意義。

——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技術學習的特徵組織學習內容選進內容應注重以下幾點:

——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勞動技術教育要求,整和各類教育目標。

——充分考慮師生雙方的互動,有利於組織學習活動。

——具有多學科的綜合視野,注重各方面、各項內容的聯絡與整合。

——表達方式生動活潑,做到**並茂。

——突出安全注意事項。

五.評價

㈠評價特點

1.發展性

勞動技術的學習評價並不著眼與對學生結果和發展水平的區分,而是在於用評價指導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要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凡是參與勞動技術的學習和實踐過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規定的學習任務的,都應當給予肯定。

對那些設計與製作成果特別優秀,或有所創新、發展者,應給予特別鼓勵。

2.整體性

勞動技術的評價是整體性評價。內容主要有:勞動態度與勞動習慣;勞動技術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勞動技術的操作技術(含技術設計);勞動技術的實踐能力;勞動技術學習的成果質量。

評價中要突出對學生技術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內容。

3.全程性

在注意結果評價的同時,還要重視結果形成的過程性評價。即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設計、操作、評價等方面的評價,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的發展和變化。

4.多主體

評價主體應當包括學生本人、教師、家長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等多個主體。在評價中尤其要發揮學生自我評價的作用,使評價過程成為學生在一次受教育的過程。

㈡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應當靈活多樣,可以採用產品展示、撰寫心得體會、考核、專題活動、相互交流、自我評價、作品評定、日常觀察等形式。

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學期考核和學年考核。平時考核可以是單一性考核,著重某個方面或某個專案,學期考核和學年考核是總評性考核,以一學期或一學年各方面情況的綜合作為依據,由教師給出評語和評定等級。考核的方式應為書面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

評定等級一般分為優秀、合格、待合格三種。考核的成果應當作為學生綜合評價和改革依據之一。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淑文中心小學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我校結合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 新要求,本著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這一辦學思想,積極深入地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要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 第二,要堅持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要在每一節課中自覺落實進行創新精神培養...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遷西縣三屯營小學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2012 2013學年度 一 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具備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 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樹立競爭意識 進取意識 創新意識 風險意識 效率觀念 拼搏精神 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

11 12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樹立競爭意識 進取意識 創新意識 風險意識 效率觀念 拼搏精神 擁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 有道德 有社會責任感 有高尚的情操 有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