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攏段施工方案 3跨

2021-11-06 21:22:44 字數 4779 閱讀 1854

三陂港特大橋預應力連續梁在完成梁體各懸灌段及邊跨直線段施工後,即盡早安排完成合攏段梁體施工,合攏梁段作為梁體澆注的最後乙個塊段,是懸臂現澆連續梁施工的關鍵,它包含了線形控制,設計控制應力,體系轉換,合攏精度,箱梁溫度伸縮等一系列懸臂灌注連續梁的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因此需要制定合攏梁段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解決上述各難點,關鍵是合攏梁體施工。

本橋預應力連續梁是採用(36m+64m+36m)3跨一聯形式,按照設計要求是採取先合攏中跨,再合攏兩邊跨樑段。本橋合攏擬採取兩邊跨同時合攏,合攏過程中分別解除墩梁固結及支座臨時鎖定,完成體系轉換。

一、 邊跨直線梁段(a10)及a8(b8)梁段的施工中需要為合攏做的準備工作

1、邊跨直線梁段的施工

1)、分別在5、8#墩頂支座安裝完成後,將之臨時鎖定,然後搭建現澆梁段滿堂支架,並進行載入預壓,壓重為梁體重量的1.2倍,載入過程中,實測各級荷載狀態下和解除安裝後的變形值。計算其彈、塑性變形值,並作為依據,合理設定立模標高。

2)、安設勁性骨架預埋件並設定合攏梁段模板吊架預留孔洞,此時需嚴格測量定位,勁性骨架的預埋件與梁體主筋焊牢,確保其穩定可靠,勁性骨架預埋件嚴格按技術交底設定施工,吊架預留孔洞的位置布置在底板內等間距布置4個φ5㎝預留孔,採用φ32精軋螺紋鋼筋吊底模架。

3)、在邊跨直線段梁體底板及頂板的上下層設定縱向加密鋼筋,以增加模板吊帶,勁性骨架附近梁段混凝土的抗變形能力。縱向加強鋼筋採用φ12,長度2.5公尺(在直線段梁體內預埋2.

0m,向合攏段方向外露0.5m,將來與合攏段梁體對應加強鋼筋焊接),根數與原設計頂、底板上下層筋相同。

4)、邊跨直線梁段混凝土的施工時間,控制在與8#梁段施工時間基本同步,儘量減少兩梁段混凝土齡期差值,混凝土澆注完成後,復測量直線梁段中線及梁頂底面標高,當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時,拆除內模及側模,並將靠合攏段端部1.4m範圍內的底模拆除以便安裝合攏段底模架。

2、8#梁段的施工

1)、為確保合攏精度的要求,後澆注的8#梁段的軸線和標高除滿足自身的線形要求外,另通過實測已完成的各梁段頂標高及7#梁段在澆築前後及張拉前後的梁頂標高變化差值分析,適當調整現澆注的8#梁段的標高和軸線,使合攏兩端高差在1cm以內。

2)、實測直線梁段或已完成8#梁段的勁性骨架預埋件預埋件軸線和標高,合理設定未完成8#梁段內預埋件位置和標高,以保證勁性骨架的順利安裝,在8#梁段頂、底板按設計位置,預留合攏段模板吊裝的預留孔洞。

3)、在頂板及底板的上下層縱向鋼筋位置設加強鋼筋,加強鋼筋採用φ12,長2.5m,設在梁段中2.0m,向合攏段方向外露0.

5m,數量按每兩根縱向筋中間加設一根,該鋼筋錨固端與頂板水平筋點焊固定。

二、合攏梁段吊架及模板

1、吊架及模板組成

合攏段內外側模板採用掛籃模板,底模重新拼裝:採用][18槽鋼合拼成底模橫橋向前後橫樑,上面用]16槽鋼做分配梁,另橫向布置5×5㎝方木,上鋪竹膠板作底模。通過在已澆成的8#梁段及直線段底板及頂板內預留孔洞,使用φ32精軋螺紋鋼筋吊掛籃內外模走行梁、底模架前後橫樑等構成合攏段混凝土施工吊架。

2、模板走行就位

1)、外側模走行就位

用拉桿將外側模固定在已完成的8#梁段上,吊緊外側走行梁,內側走行梁在6#和7#梁段內設定吊帶,取消前端與上橫樑間吊帶,輪軸轉換後,用倒鏈牽引內側走行梁走行至已完成直線梁段,用預應力粗鋼筋和滾軸拉結,類似地走行外側走行梁。

2)內模走行

在8#段箱梁內搭設滿堂支架,臨時支撐內模框架及模板,放鬆走行梁吊帶,向前滑移走行梁,走行梁前端進入對面吊點後拆除支架,使內模完全承托在走行梁上,繼續向前托拉走行梁,帶動內模就位。

三、壓重

在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隨著混凝土重量的增加,使懸臂梁端的撓度變大,正是由於樑端撓度的變化,使合攏段底部已澆注成型的混凝土受到擾動,從而影響合攏段梁體混凝土的質量。

為使懸臂梁端在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其撓度變形不發生太大的變化,擬採取在懸樑端設定壓重的辦法。

本橋設計先合攏中跨,再兩邊跨同時合攏。中跨合攏前在2個「t」構共4個8#梁段均同時載入,就近採用已拆除的鋼桁架及掛籃另外利用墩身模板臨時組拼成水箱盛水,原則上保證每個樑端加載重量為中跨合攏段重量的1/2(約25t),另外在載入時考慮各8#梁段頂標高與各直線段頂標高的差值,調整加載重量。同時在兩個0#梁段各布置1臺轉揚機,在合攏段砼施工時根據澆注速度同步解除安裝(將配重移至0#梁段)。

四、鋼筋及臨時剛接(勁性骨架)施工

1、鋼筋的施工

除前述在8#及直線段增加部分加強鋼筋外,為改善合攏段與相鄰梁段接縫處的力學效能,增強接縫處這一薄弱環節,合攏段縱向鋼筋全部與接頭鋼筋搭接焊接,考慮到梁體頂板較薄,受日曬等溫差影響較大,加密布置上下層縱向筋,加密筋數量與原設計鋼筋數量相同,與8#(直線段)梁段預埋接頭鋼筋搭接焊接。

2、臨時剛接(勁性骨架)的施工

在合攏段梁體模板就位及壓重結束後,量測環境溫度在5℃時迅速進行勁性骨架焊接。組織四台焊機及四個電焊工同進作業(底、頂板同步進行),所有焊縫高度和長度均應滿足設計要求。施焊前,應將焊接處梁體覆蓋並灑水潤濕,防止焊接過程中灼傷梁體混凝土。

勁性骨架焊接完成後即張拉部分預應力束;中跨合攏先張拉合攏束h和4b1,邊跨需張拉合攏束2t12和4sb2,鋼絞線束均張拉至設計張拉力的50%。目的是利用勁性骨架與預應力筋共同作用,將合攏段兩側梁體在砼施工前就聯成整體,使之共同變形(即共同伸長,縮短,公升降)保證合攏段砼在強度增長期內不受擾動。

對於邊跨合攏段,在勁性骨架安裝及6束預應力筋張拉50%後,還需要將過渡墩頂支座的臨時固結解除,以使直線段與8#段共同作用。

五、混凝土施工溫度

由於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在合攏段混凝土澆注完成後,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過程中,要承受來自於兩側已成梁段的拉、壓作用。為避免合攏段混凝土在強度增長速度期間不被破壞,除採取上述勁骨架與張拉部分預應力筋及壓重並遞減等方法外,還需從混凝土的選配,澆注混凝土時的環境溫度選擇,混凝土澆注過程的施工,混凝土的養護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合理解決。

1、混凝土配比的選配

選取級配良好的骨料,用525r普通矽酸鹽水泥,適當降低水灰比,選配c55級早強混凝土,以使混凝土強度快速增長至可以張拉預應力鋼束的程度。

2、砼澆注時的環境溫度選擇

根據天氣預報情況,選擇溫度較低,晝夜溫差比較小的天氣(陰天當為首選),完成混凝土澆注。

3、混凝土的澆注

混凝土的澆注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兩台拌和站同時就位,共同提供混凝土。

混凝土澆注前應將合攏段兩側樑端砼潤濕,以利於新舊混凝土接合,混凝土澆注時按底板,腹板,頂板的順序,並應左右對稱,在施工中加強與樑端混凝土接縫處的振搗,確保合攏段混凝土密實。

在砼施工中,嚴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在1.0m以內,避免產生過大樑體振動,同時控制橋面上機械裝置,材料等的吊落或移動,以免影響合攏段梁體的混凝土質量。

在合攏段砼施工過程中,安排專人按照合攏段混凝土的澆注速度,用轉揚機移配重至0#梁頂,控制倒運速度,使澆注混凝土的增重與解除安裝減重保持相當。

4、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澆注完成,初凝後即應覆蓋土工布,終凝後開始灑水,保持土工布濕潤,防止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產生收縮裂縫。

在砼施工後,其強度增長期間,為減少由於氣溫的變化對合攏梁段混凝土造成的影響。

六、體系轉換和預應力束張拉

在完成勁骨架焊接和部分預應力束張拉後,即應進行體系轉換,解除相應支座的臨時約束。按先中跨,後邊跨的合攏順序,簡述解除各支座臨時約束過程。

1、中跨合攏

1)、現在7-8#梁段已澆築完成,而6-7#梁段即將澆築,在6-7#梁張拉完成之後,確定6-8#梁段的立模標高時,對兩個「t」構進行聯測,記錄下兩個樑端標高的變化,同時與設計理論標高差進行比較後,確定6-8#梁段的立模標高。必要時對設定的預拱度進行調整,以使合攏段兩端的相對高差滿足3.6‰的縱坡(設計高差為8mm)。

2)、在澆築中跨合攏段混凝土之前,焊接好勁性骨架,並張拉部分預應力束;既先張拉合攏束h和4b1(強度為設計值的50%),澆築中跨合攏段混凝土,合攏混凝土應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

3)、當砼達到設計強度的50%之後,按照先長束後短束的順序,對稱張拉中跨在該階段需要張拉的預應力束(4b1、4b′2、2b2、4b3、2b′4共16束)並壓漿。然後拆除兩個6、7#主墩兩側所有的臨時支承,解除主墩上永久支座的臨時鎖定,拆除中跨合攏段勁性骨架,拆除中跨吊架及模板,完成中跨合攏。形成雙懸臂梁簡支結構體系。

中跨合攏工序如下:

焊接中跨勁性骨架,張拉合攏束h和4b1(強度為設計值的50%) →澆築中跨合攏段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之後,張拉中跨合攏束(4b1、4b′2、2b2、4b3、2b′4共16束)、壓漿→解除中墩永久支座上的臨時鎖定,解除6#墩、7#墩臨時支承→拆除中跨合攏段勁性骨架→拆除中跨吊架及模板→中跨合攏完成。

注:中跨大部分預應力束應在邊跨合攏之後進行張拉。

2、邊跨合攏

1)、現7-8#梁段、8#墩上直線段(a10梁段)均也已經澆築完成。在確定6#墩a8梁段立模標高時,根據設計及5#墩直線段(a10梁段)的標高進行綜合確定,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標高調整,以使邊跨合攏時兩端高差控制在規範要求範圍內。

2)、在澆築邊跨合攏段混凝土之前,焊接好勁性骨架,在焊接勁性骨架時,立即解除5#墩及8#墩上永久支座的臨時鎖定。勁性骨架焊接完成後即張拉部分預應力束(邊跨張拉合攏束2t12和4sb2,鋼絞線束均張拉至設計張拉力的50%)。澆築邊跨合攏段混凝土(兩邊跨合攏段同時澆注),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之後,張拉邊跨合攏束並壓漿。

合攏混凝土應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

最後,按照先長束後短束的順序,對稱張拉邊跨預應力束以及中跨剩餘的預應力束並壓漿,拆除邊跨合攏段勁性骨架,拆除中跨吊架及模板,完成兩個邊跨的合攏。此時,結構完成第二次體系轉換,形成三跨連續梁結構。

邊跨合攏工序如下:

焊接邊跨勁性骨架,解除邊墩永久支座上的臨時鎖定 → 澆築邊跨合攏段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之後,張拉邊跨合攏束、壓漿 → 拆除邊跨現澆托架及支架 → 張拉邊跨及中跨剩餘的所有預應力束,壓漿 → 拆除邊跨吊架及模板 → 兩個邊跨合攏完成,全橋完成。

56m跨合攏段施工方案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哈大客運專線 tj 2標段專案經理部 文官屯特大橋40 56 40m跨 支架法現澆箱梁合攏段 施工方案 編制 複核 審核 二零零九年六月 目錄一 編制依據 1 二 工程概況 1 三 合攏段施工方案 1 四 施工注意事項 2 文官屯特大橋40 56 40m跨支架法現澆箱梁 合攏段施工...

合攏段施工方案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專案 北引橋 50 3 60 50 m連續箱梁 掛籃懸臂澆注法 合攏 段施工方 案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 杭州灣跨海大橋i合同專案經理部 二oo六年五月三日 杭州灣跨海大橋i合同段北引橋工程a25 a30 墩上部結構為五跨一聯 50 3 60 50 m連續箱梁,採用掛籃懸臂法施工,...

跨福廈鐵路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方案

莆田特大橋跨福廈鐵路 48 80 48 m 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1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鐵建設 2005 160號 2 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 鐵建設 2005 160號 3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13 2005 4 鐵路砼工程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