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前培訓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應試總結

2021-10-22 09:59:31 字數 4506 閱讀 5939

官學:指由中國歷代官府所辦的各級學校。

科舉制度: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教育和考試制度,由於採用的是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稱科舉。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對我國的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治和文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教師職業:是具有專門學科知識和教育科學知識的專門人員,履行教書育人職責,這種職業要求從業人員經過嚴格、持續的學習,獲得並保持專門的知識和技能。

道德 27:由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所決定的特殊意識形態,是以善為標準,依靠社會**、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所維持的,調整人們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特點:

特殊的規範性,廣泛的社會性,長期的穩定性。

職業道德 32: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和一系列職業道德規範。

教職業道德36: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個人行為總則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理解道德的本質 28:道德的本質是對道德產生的根源,社會地位,作用方式等問題回答並以此區別於其它社會現象。馬克思主義的道德本質觀:

(1)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2)道德是特殊的規範調解方式;(3)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原則 46:也稱作道德的基本原則或根本原則,它是以一定的社會或階級在道德上對人們的行為和品質提出的根本要求,是調整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以及個人與社會整體之間利益的根本指導原則,是評價人們行為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同時,它也是對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關係的本質概括,是道德的社會本質或階級屬性最直接的最集中的反映。

道德規範 48:是一定的社會階級從其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形成和概括的,人們在某種社會關係中應當普遍遵循的具體的行為準則。

集體主義 ?50: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在道德上的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要求:堅持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與個人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維護個正當利益;當集體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必要時要放棄或犧牲個人利益,同時要不斷發展完善集體利益,以逐步滿足個人的正當利益。

樂教敬業 65:所謂「樂教」:樂於教育,是指教師要以一種愉悅、快樂和熱愛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動中。

所謂「敬業」:尊重職業,就是指教師把自己的職業當做一種神聖的事業來看待,為此專心致志,刻苦鑽研,努力奉獻的精神。總之,樂教敬業是要求教師一方面要熱愛自己的職業,要發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教育活動中,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職業,以認真的態度自學履行自己的職責,發揚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為培育社會主義新人貢獻自己的一切。

樂教敬業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也是教師的一種從業境界。

教書育人:85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指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的把教學和教育結合起來盡職盡責,既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教學相長 85:教學是教師的教與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在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與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經驗與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共同發展。

學生為本 70:高等學校學校和教師因為學生而存在,為了學生而發展。學生是學校的根本,是教師這個職業存在的理由和根據。

廉潔從教 84: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利用教師特有的權利(招生、分數、評獎等)從學生身上牟取私利。

教育合力 90:人才的成長必須由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因素共同施加影響的結果,這種「由許許多方面教育因素共同施加的全方位共同施加的全方位、立體式的綜合影響。」

教育者集體 106:廣義的:指由一所學校裡全體教職工所組成的教育工作者的集體,它包括學校的黨政領導、行政管理人員、授課教師、技術和資訊服務、後勤人員等等。

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可將廣義上的「教師集體」稱為「教育者集體」。

集體凝聚力106:指在乙個社會組織中,將其每一位組織成員聯絡在一起,保持著相互悅納、相互吸引、互補共生、協調一致關係的情、意因素的因素。

教師與學生家長互動:120 是指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發生的互動作用和影響,它是教師、學生家長各自人際互動系統中的一種特殊的和主要的形式。具體的說,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互動、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在交往中能夠各自對對方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促其改變教育目標、教育過程(包括方式、方法、手段等)和效果評價。

社群教育 127:社群教育有意味著這種教育將以社群為單位進行,為社群所有成員的教育需求白日提供服務,促進社群開發、利用社群資源去解決社群面臨的各種問題,如培養人們的社群意識、改善社群生活,使社群朝著自我完善的目標發展。其實質是要逐步實現教育的社會化和社會的教育化,極大地促進社群內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們的質量。

人生觀:又稱人生價值觀,是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動和過程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一旦形成,就從根本上,總體上影響和支配著乙個人的思想和行為。

人生目的 135:和一定的人生觀相聯絡的支配一生的總的根本性的目的,這種對具體行為目的起著指導和支配作用的總的目的,就是人生目的。

人生態度 140:在一定生活體驗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對人生較為穩定的反應、評價和行為選擇傾向。

人生理想 139:。人生理想從內容上分為生活理想、職業道德理想、社會理想等。

人生意義 144:是主體對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動所產生的積極、肯定、愉悅的體驗和感受。

意義屬於主觀的感受和體驗,或者說主要是從主觀上提出來的。人生意義全面、徹底地肯定了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動的合理性。人生意義對人生價值起著準備和強化作用。

人生價值 142:作為客體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滿足作為主體的人(他人、團體、社會等)的需要的事實和客體對自己需要滿足狀況的評價。通俗的說:

乙個人在一生中為他人、團體和社會提供的滿足其需要的服務和勞動成果。

教育價值:是人生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指教育工作者和宣傳、傳媒工作者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滿足社會和個人提高科學文化、思想道德素質需要的事實以及對事實的評價。

人生態度:是在一定生活體驗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對人生較為穩定的反應,評價和行為選擇傾向。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148:也即組織、他人以及教師自己根據一定的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通過一定形式對教師個體的職業行為和職業道德品質以及教師集體的職業行為狀況所作的善惡、褒貶的評判活動。它是教師道德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使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得以貫徹並轉化為道德行為的重要保證。

自律規範:相對於他律規範而言的主要依賴行為主體的自我約束、自覺遵守的一種行為規範。就是道德規範,它與法律規範相比有三個特點:

1)非制度性規範2)沒有也不是用強制手段3)是一種內在的規範,只要依靠:內心信念,社會**和風俗習慣來維持。

社會** 161:社會上眾人的議論,這也是進行道德評價的一種方式。某人的行為是好的,社會**就予以肯定;反之,則予以否定。

在今天,社會社會**除了街談巷議以外,還應該包括每乙個社會集團及其周圍的人們,乃至黨和國家對社會成員道德行為的看法和觀點。其形成和傳播的主要手段有報刊、廣播、電影、電視、演講以及其它的文藝宣傳活動等。社會**不僅反映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反過來調整著人們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落後的社會**的作用是消極的甚至反動的,先進的社會**才是積極進步的。

教育傳統習慣:人類在教育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習以為常的行為傾向和社會風格。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極其牢固的意識形態,具有某種穩定性,同是又具有民族地域性、祖輩相傳、簡單易記的特點。

儘管教育傳統習慣也具有兩重性,即積極的與消極的、先進的與落後的兩個方面,但在教師的職業首先評價中,它會以傳統評價今天、拿歷史要求今天,拿歷史要求現實,以歷史形成的傳統作為評價標準,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很大。

內心信念 162:即人們發自內心的對某種道德義務和的真誠信仰和強烈的責任感。內心信念是人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精神力量,既直接支撐著人們對職業道德進行自我評價,在社會**、傳統習慣對人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時,它也決定著評價物件對評價結果的接受意願和主觀改造程度。

也就是說,社會**、傳統習慣也需要通過內心信念發生作用。

道德修養:是指乙個人通過學習、實踐中的自我鍛鍊、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從而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不斷實現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過程及其結果,它突出地表現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所進行的反省活動以及通過這種反省活動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達到的道德境界。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73:教師職業道德休養是人的道德休養的乙個方面。它是指教師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通過在學習、實踐中進行自我鍛鍊、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從而使自己職業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及其結果。

教師責任感 179:每個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所承擔的職責、所擔負的歷史責任的認識。

良心:人性中自然、樸素的向善傾向,是道德的意識基礎和行為操守的底線,也是道德約束力的內在心理機制。就是人們對他人和社會履行義務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

良心是乙個人精神支柱和心靈的衛兵。良心有三大作用:1)行為前:

對選擇行為動機起制約作用2)行為中:起監督作用3)在行為後:對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其評價作用

教師良心 179:是教師道德覺悟的綜合表現,指教師對自己在教育勞動中應負的道德責任的自覺認識和評價,它是教師在履行義務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內心信念,通過自我評價的方式集中體現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自律。

教師的職業道德境界 182:教師接受職業道德教育、進行職業道德修養過程中所達到的覺悟程度和實踐水平。根據教師對教書、育人兩者之間的關係的把握和實踐程度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將教師職業道德境界分為以下四種境界:

(1)厭教;(2)教而不育;(3)重教輕育;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及其基本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 與社會 與集體 與職業工作所應遵循的基本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這個概念具有如下基本旨意 一是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二是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及其基本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 與社會 與集體 與職業工作所應遵循的基本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這個概念具有如下基本旨意 一是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二是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培訓提綱 時間 2013年7月16日下午 一 個體道德的養成是道德規範由他律到自律的必然要求1.個體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內化和個體化表現。2.良好的教師個體道德是自覺履行師德規範的前提條件。3.教師個休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師德修養的關鍵所在二 教師個休道德品質的基本內容 1.奉獻與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