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凡四訓》心得

2021-10-08 21:48:57 字數 2447 閱讀 5871

每當我和鏡子裡面的自己對視的時候,心裡都會產生那幾個問題:除去名字之後,我到底是誰?我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

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也許很多人,在很多時候也都曾經被這幾個問題所困擾過,而在學習完《了凡四訓》後,我得到了一些答案和一些感悟。

一、命運

命,乃屈從者的藉口;運,乃抗爭者的傑作。

人在出生時,其姓氏、相貌等特徵都已經注定,這是人們常說的「命」。亦或是找個老道、大師算上一卦,了解自己注定的「命」。但「命」被人運用最多的,是在消極、懶惰、懈怠、悲觀、失落,甚至是放棄的時候,以「認命」和「從命」這些詞語出現並作為失敗和放棄的最佳理由。

漸漸,唯諾、軟弱的人便用他的「命」給自己制個殼,綣進其中,殊不知這樣的屈從俯首,迷茫逃避卻變成他「命」的阻力。

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我越發感覺到,除了父母之外,其他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路都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力量,其實源於自心。我承認「命」裡面確實自有安排,但生命的目的不是屈膝從命,人更不是「命」的奴隸,我相信心態和行為能調換或改變這種」安排」。佛家說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及道家說的「轉改運數」,所謂「境」和「運」其實是瞬息萬變的,變化的依據就是人的起心、動念。

「命」就像上天賜給每個人的一塊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貧瘠、有的在高山、有的在峽谷、有的是梯田、有的是平原、有的是旱地、有的是水田,「運」則是我們自己選擇播什麼種、施什麼肥、如何去耕耘。所以,上天給了一半的權利於我們的「命」,而給了另一半權利於我們自己。

屈從?抗爭?

先忘掉正在埋怨的痛苦,細數之前的所作所為,今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從當下去努力創造!

二、人生

發生在人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只是看人們有無勇氣去體會其中的含義並接受其中的教訓。

人生的路應該怎麼樣去走?人要怎麼樣才能成長?我的答案是:

知過並改過。其實人們不必要去苦苦追尋人生的方向,真誠的改正自己的過錯必將為你指明方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間有兩種人是最令人惋惜的:

一是一擊即碎,從此永遠失去生命力量的人;一是從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永不承認自己錯誤的人。

改過的基礎是明辨善惡是非,而世人和聖賢在評判善惡是非的標準常是相悖的,《了凡四訓》中中峰和尚給出了明確的評判標準:不管你用任何方法,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視為惡,對眾生有利的事情視為善。按此看來我一生中造惡實在不少,倘若不加以改正的話別說來世,就算是今生的路也會越走越窄,越走越苦。

可如何改過呢?袁了凡先生給出了方法:第一,要發羞恥心;第二,要發畏懼心;第三,要發勇猛心。

我覺得在發這「三心」之前,首先是必須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其次是敢於承認和面對自己的錯誤,再者是發自真誠的意願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有了這三個前提,便具備「三心」的基礎,之後再使用袁了凡先生的方法,必能改過自新,斷惡修善。

人的成長正是從一次一次的失敗、一次一次的改過中得來,真正的失敗,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失去了再站起來的勇氣;真正的強者,不僅僅是成功的人,更是敢於直面失敗和挫折、敢於承認自己過錯和真誠改過的人。

三、心態

一心只一拳,能量巨無邊,一切唯心造,萬法由心生。

《易經》六十四卦裡面只有一卦從卦象到六爻上分析都為吉,這一卦就是「謙」卦,中國多少古大德先賢所提倡的諸多美德裡面袁了凡先生只將謙遜列入了家訓,我想這並不只是乙個巧合,而是他從謙遜之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和極高的受益。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如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處於低凹的地方就往**去,水途經的地方如果出現障礙時,水流會在繞過障礙後繼續前行,這些都是水的謙遜。古大德認為人應該像水一樣去生活,但現在有很多人卻喜歡另一種觀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今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人正絞盡腦汁、耗盡生命、付出一切的往高處走,卻不知也不懼高處不勝寒,而能有幾人能夠參透水往低處流之後得到的一切呢?反了,反了,也許人只有先具備了水往低處留的心態之後,才能真正擁有讓人生境界往高處走的能量吧!

許多的成敗與得失,並不是我們所能預料的,也並不是我們能承擔得起的。但只要努力去做,求得乙份付出後的坦然,得到的絕對會是一種快樂!沒有藍天的蔚藍,我們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我們可以有小溪的悠然。

生活裡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有乙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

說到了水的謙虛,再多說一句海的包容吧,無論江水、湖水、河水、井水,還是汙水、髒水、渾水、臭水,大海從不分別,不加阻礙,全部接納,這才是真的包容,許多人的包容大多數只針對自己能夠接受的人和事,而人們卻從根本上忽略了「包容「這兩個字本身就是針對你接受不了的那部分人和事而誕生的,如果最好的態度是謙遜,最善的意念是慈悲,最高的境界是無我,那最強的力量也許就是包容吧!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走不出心靈的迷茫;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凡四訓》為我指明方向,不再迷茫,讓我第一次認識到了命運的真諦,讓我明辨善惡是非,學習去斷惡修善、懺悔改過。拋開佛家所說的因果輪迴、萬法皆空,拋開道家所說的看相占卜、數理吉凶,拋開儒家所說的忠孝禮儀、仁愛智信,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給予」,用善的心和智慧型的方式去給予,給予關懷、給予熱忱、給予尊重、給予寬容、給予慈悲、給予珍惜。

生命是乙個提純的過程,索取或占有是能暫時滿足幾許私慾,但此種開心瞬間即逝,唯有給予方能讓迷失的心找到歸途,將開心轉為幸福!

了凡四訓感想

這次回去集訓,有幸能學習了凡四訓,獲益良多,其中 立命 改過 積善 謙德 的思維細細思考後,感受很深,人需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麼樣去做,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就像簡總教導我們的,人的腦分為動物腦與人腦,很多人做事情往往都是被動物腦控制,表現懶惰 推責任 不願承擔等,通過學習了凡四訓,我體會到了在工作生...

了凡四訓感想

了凡四訓 心得 自從看了簡總主持的了凡四訓才知道乙個人的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命由天定 福自己求。乙個人一出生就被老天安排好了,但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善斷惡來改變命運,因為行善的人可以為自己積下福德。運用雲谷蟬師的話 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也就是說只有自己的福報多...

了凡四訓感想

了凡四訓觀後感 了凡四訓 是我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共分四個章節,分別是立命之學 改過之方 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第一篇,立命之學每個人在出生時,姓什麼 長什麼樣等特徵都是天注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命 曾經的我很認命,認為自己從小就很苦,長大了為家裡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