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與代數」內容的分析與建議》學習小結

2021-09-30 00:23:33 字數 1621 閱讀 7033

因此,在新的課改理念下的「數與代數」內容的教學應注意讓學生多聯絡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在實踐中探索、認識和體會數學中的模型。

通過乙個又乙個分東西的實踐活動,學生在不斷地分東西的過程中,親身經歷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在不斷地總結、修正自己分東西的策略,從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學生深深體會到不管怎樣分,最後每份均分得「同樣多」時,教師自然而然地向學生介紹了除法的含義。從生活情境到建立數學模型如水到渠成一般,學生也較好地理解了除法的含義,也急於向教師討教有關除法的表示式。

為後續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這樣的教學,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悟、做中思,有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理解數學概念,獲得數學方法,並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解決問題,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三、發展——開放空間中的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在「數與代數」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也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空間。探索性的學習好比乙個強大的磁場,吸引學生自覺地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去。

如,乘法口訣單元是第三冊教材中的主要知識單元,北師大版教材先設計了5的乘法口訣,生活中學生已具備了5個5個數的生活經驗,學起來比較容易接受,有的學生還發現了鐘錶上也有5的乘法口訣(即1個大格是5分,2個大格是10分……)而且自己發現規律,找到記住口訣的好辦法。學生這些成功的體驗都需要教師給予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而得到。在2的乘法口訣中「二五一十」這一句學生已經學會了,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這一句口訣入手,以舊引新使學生自然地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先在黑板上擺出2個5,再請學生想出乙個好辦法,很快地把它變成5個2,聰明的學生還會再拿走1個2,剩下4個2。

學生學會了二四得八的同時,也領捂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激發了學習興趣,並通過動手操作學會其他幾句口訣,發現積都是雙數,還推測出4,6,8的口訣也具有這個特點。學習過程中,學生嘗到了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而且善於發現規律,尋求知識間的聯絡。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探索新知的途徑後,就可以自學其他的乘法口訣。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前學生已學會了8句,只是需要把它們先串起來,然後在8×9=72的基礎上再加9就得到了9×9=81,學生不僅能自己學會9的乘法口訣,而且發現了它不僅具備其他口訣的一般規律,還具有它獨自的特殊性,如:積的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字相加的和是9;口訣中的第乙個數與結果相加起來都是整十數;還找到從二九至九九首尾兩句中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的位置正好是相反的,這些都證明了學生已經在自己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自覺地去探索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了。

新課程下的「數與代數」的課堂教學,不能再用設計好了的、僵化了的模式去套每乙個學生,不能再像以往的教學一樣,把知識強硬地塞給學生,讓學生去記去背,而要大膽開放,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使學生敢於探索,勇於探索,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讓他們能在教師和自己設計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逐步自主地「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互相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型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

數與代數內容分析與建議

一 選擇題 1.小學數與代數內容第一學段包括哪些內容?abcf a.數的認識 b.數的運算 c.常見的量 d.式與方程 e.正比例 反比例 f.探索規律 2.數與代數內容的教學應抓住哪幾條重要的主線?abcd a.數概念的建立 b.運算的理解和掌握 c.問題解決與數量關係 d.代數的初步 3.標準 ...

《數與代數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學習小結

還談到了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單純地讓學生去記住某一種估算方法,而是要使學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對比中選擇估算方法,二是要幫助學生進行整體的規劃,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選擇好合適的估算單位 三是要選擇好素材,提出好問題 四是要鼓勵學生...

《數與代數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學習小結

還談到了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單純地讓學生去記住某一種估算方法,而是要使學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對比中選擇估算方法,二是要幫助學生進行整體的規劃,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選擇好合適的估算單位 三是要選擇好素材,提出好問題 四是要鼓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