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縣明達中學建立省四星級高中報告

2021-09-24 23:08:49 字數 3698 閱讀 7731

齊心協力再創輝煌

——阜寧縣明達中學辦學思路**

趙永林阜寧縣明達中學原名阜城中學,創辦於2023年,2023年由著名實業教育家台胞顧懷祖先生捐資擴建並更現名。2023年以來,學校通過校長選聘制、校長組閣制、教師競聘制、內部分配管理制的「四制」改革,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整合,核心競爭力、綜合發展力顯著增強,2023年學校通過了市重點中學驗收,2023年完成了轉二星任務。2023年6月,順利通過省專家組驗收,晉公升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

學校目前有91個教學班,近6000名學生,428名教職工,專任教師384名,其中高階教師83人,中級教師226人,市、縣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48人。學校占地1010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38330平方公尺。近年來,本著「少投入出精品,不花錢爭一流」的原則,先後建成了圖書館、實驗室、校園網、閉路電視系統、廣播系統、宿舍管理監聽系統、流動多**投影機教輔設施,改善了學生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設施。

學校堅持「以一流的內部管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高質量贏得高信譽,以高信譽求得快發展」的辦學思想,切實踐行「以人為本,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把促進人的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學校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由教師代表組成的「以人為本」工作組,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為每一位老師提供成長和發展的空間與平台,讓每一位老師的人生都擁有幸福和自豪,使學校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使他們身在明達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根據「辦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全面加特長人才」的辦學原則,學校在物化新課程理念、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強化藝術教育及打造校園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公升,堅持精細化管理,實施信心陶冶工程,開展了扎扎實實的讀書活動、作業過關活動,全力推進校本課程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春華秋實,天道酬勤。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全國辦學特色學校、全國課題實驗先進學校,省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先進集體、省德育先進學校、省綠色學校、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九年獲縣高中教學質量貢獻獎。

成績的取得意味著學校站到了乙個更高的發展平台上,今後的發展需要全體明達人齊心協力,再創輝煌。學校將繼續以 「****」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嚴格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觀,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唱響「

一、二、

三、四」歌,即「一是確保乙個中心,二是狠抓兩條主線,三是打造三支隊伍,四是「嚴、細、實、恆」四字管理」,圍繞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託,不斷優化愛心教育和信心教育,堅持內涵發展,打造學校文化,全心全意依靠廣大師生,不斷朝著「規劃高起點,設施高標準,管理高水平,教學高質量」的辦學目標邁進。

1、進一步完善校園環境建設,提公升文化品位,營造學術氛圍,創設現代化校園。

過去的幾年,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多方籌措資金,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學設施裝置的改造和建設,校園面貌大為改觀。為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推動學校繼續持續快速發展,向一流學校的目標不斷邁進,我們將進一步拓寬投入渠道,努力創造各種條件,推進各項現代化的硬體設施和環境建設。1、大力加強硬體建設。

2、長期深入開展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充分開發德育資源,繼續開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濃厚校園文化氛圍,並不斷淨化、綠化、美化校園環境,讓每一塊牆壁、每一株花草都說話,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實現辦學條件的規範化,從而創設欣欣向榮的新時代校園。

2、進一步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和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執行機制,實現學校管理的全程化、全員化和全面化。

學校管理將努力實踐「以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創一流業績」的辦學承諾,朝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色目標邁進,始終把辦學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管理中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實現學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人文化,塑造乙個和諧、穩定的教育環境。1、健全學校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積極推進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包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生教育管理改革、教師聘任制度改革、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等,實行全員認標上崗、「競爭上崗」制度和「末位待崗」制度,並將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不斷的更新,將創新與科學管理理論相結合,強化系統管理,即目標系統、管理系統、評價系統、資訊反饋系統等,以充分完善依法治校、以德治教、優勝劣汰、民主監督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讓學校的全盤工作運轉有序,讓學校更富生機和活力。2、繼續加強形成乙個堅強的領導集體,不斷改進領導班子的工作作風,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和統攬全域性的能力,讓教職工對領導成員感到可靠、有責任心、有膽略、力求革新,在領導成員個人方面,要具有高尚的黨性修養、明確的辦學方向、創新的管理意識、精明的管理策略和較高的業務理論水平,能勤政廉政,銳意改革,不斷進取,成為教師工作中的領頭人,生活中的貼心人,讓整個班子形成乙個戰鬥力、凝聚力極強的整體,帶領全校教職工出色地完成學校的各項改革與發展的任務。

3、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為切入口,加快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步伐,不斷提公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加快新世紀教師隊伍的培養步伐,構築「名師工程」,在較短時間內,培養出一大批政治堅定、作風端正、業務過硬、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教師群體。一是在教師中繼續深入開展「講師德,正校風,強素質,樹形象」的師德教育活動,並大力倡導廣大教師把「做學問」與「做人」統一起來,在行為上做學生的表率,在事業上做學生的榜樣,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高雅的氣質影響人。二是狠抓學歷和職歷培訓,努力使50周歲以下的教師都能熟練使用多**電教裝置上課、製作課件。

三是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確立青年教師「一年規範入門,三年基本勝任,六年完全勝任,九年成為骨幹」的「1369」 培養工程,採取結對子、壓擔子、搭台子的策略,鼓勵教師爭當「領頭雁」,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成名創造機會。

在加強對教師基本功訓練的同時,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師在實踐中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改革理論,熟練掌握運用現代資訊教育技術,做到一專多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特色」人才。1、大力開展「練功敬業」活動,要求每個教師樹立新的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把好教法關、學法關、學生關,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撰寫**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等綜合素質。

2、努力申報、承擔國家級教研課題3——4個,省、市級課題8——10個,力爭培養出60—70名市、縣級的學科帶頭人,並帶動提高學校整體科研水平,使學校的教育事業長盛不衰,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更上一層樓。

4、進一步推進精細化管理,尤其在教學目標的精準化、教學設計的精細化、教學過程的精密化方面下功夫;加強校本課程建設,充分挖掘校本資源,拓展研究性學習途徑,深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獨特的辦學特色。

繼續實施精細化管理,切實抓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堅持走德育管理精緻化學科管理精細化之路,尤其在教學目標的精準化、教學設計的精細化、教學過程的精密化方面下功夫,健全「目標明確、講學有效、作業有質、反思合理、評價恰當」的管理機制,在提高實效上下功夫。

狠抓落實「四抓四從」的管理策略,即抓教學從聽課開始,抓管理從衛生開始,抓學生從作業開始,抓責任從班子開始,力求微觀管理,讓細節在管理中取勝。立足於地區實際和學校校情,重視校本研究,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開展校本研究活動,構建一系列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和教師專業的成長。一是加強領導,認真策劃,精心部署,建立和完善工作機制,有條不紊地開展好校本課程建設的各項工作;二是積極開展學習活動,用新課程理念武裝全體教職員工,幫助教師牢固樹立「以師生發展為本」的觀念,並抓住教師培訓的關建環節,努力使培訓多樣化,注重實效,因地制宜;三是調動教師參與課程研究和討論的熱情,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及時解決校本課程建設**現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能力水平;四是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的研究與配套,從而保證校本課程建設有序進行,逐步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阜寧縣吳灘初級中學簡介

阜寧縣吳灘初級中學位於阜寧縣經濟開發區吳灘社群東首,創辦於1959年,1968年設立高中部,時為全縣定點完中之一。2002年8月,因布局調整和規模辦學的需要,高中布撤銷,吳灘中學與吳灘鎮的蔣顧初中 大溝初中 冒港初中 仁範初中合併組成如今的吳灘初級中學。學校校園面積45535平方公尺,校舍面積742...

阜寧縣少先隊輔導員聘任儀式程式

大隊長 旗手 郭永標 護旗手 毛麗麗支鳳霞 第一中隊 人員平均分配,中隊長請團縣委定奪 中隊長 隊員 第二中隊 標上各中隊長及各個隊員所在的鄉鎮或學校 中隊長 隊員 第三中隊 中隊長 隊員 第四中隊 中隊長 隊員 程式 所有人員事先都佩戴好紅領巾。一 各中隊向大隊長匯報人數 中隊長 第中隊,起立,稍...

關於阜寧縣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的思考

作者 畢釗源 今日財富 2018年第12期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後,圍繞 十三五 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多次強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擴大有效供給,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地區應該以供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