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一堂好課活動總結

2021-09-21 09:00:00 字數 4249 閱讀 1468

基本情況:

本次我們教研組教師都十分重視這次活動。他們認真鑽研教材,設計教案,查閱資料,製作教學課件,反覆試講,有部分教師試講達到了3-4次,對此次教學活動也傾注了很多心血,我們一起分析、研讀教材,聽試講,評課,指導他們調整教學環節,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營造了濃厚的研討、學習的氛圍。同時這次評優課的部分課例也得到了教研員的精心指導。

我們認為一堂好課具有以下特點

一、目標明確,教法得當。

一堂好課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學內容應科學合理且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還應重視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教師上的每一節課都應當有針對性,沒有乙個教材和教案能適合任何學生。

教師一節課的設計,實際上就是一次創造性勞動。教師應根據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準備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確定恰當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設定合理的預期目標,以此為根據確定教學的容量、重點、難點、方法、節奏等,這樣學生才能夠消化、吸收。16節語文課中有的做到了目標明確,教法得當,但有的課目標還不夠明確,教法不太得當。

二、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教師不斷學習新大綱,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認真貫徹我校提出的「以人為本,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辦學思想,課堂上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明顯變化,樹立了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為學生創設了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完全依靠故事、遊戲或生動的情景來創設。

教師形象生動、富於智慧型的語言,乙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乙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問題,乙個激起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索活動,這些都可以創設乙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形成技能,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

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能動的發展過程,強調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乙個重要的理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每位教師努力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的良好開端,是學習自覺性的起點,是智慧型、靈感的源泉。

本次評優課參賽教師重視採用各種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和探索的慾望,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四、面向全體學生,針對個性差異,促進全員發展

一堂好課,應該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課程標準上曾經指出:「教師應視差異為正常,不能強求學生取得同樣程度的成功,企圖讓所有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不現實的。

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特別要注意保護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性,並給予積極而善意的幫助。同時,對於學有潛力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好的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型別和水平的題目,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對學習信心,相信每乙個學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動的結果,都會給學生帶來啟示。在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要求。

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靈活機智地應變教學中的「意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時都有不同層次收穫。

五、努力構建「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結構。

《課程標準》把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新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這一基本理念,部分參賽教師做了有益的嘗試。努力把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發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

徐雪梅、宋萬雲、馬艷新、王紅豔等幾位語文老師都是從教學內容入手,為學生出示學習提示,先引導學生根據學習提示邊讀課文邊思考問題,並且在書上進行圈點、畫批,在充分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與組員共同分享。

六、充分發揮多**的有效作用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

」而多**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興趣。

多**有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可以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一些優美的畫面能讓學生彷彿身臨其境,極易喚醒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

七、課堂教學中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對學生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教師不僅注重自身對學生的評價,還隨時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靈活地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

不少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很有針對性,如:你回答問題時說話很完整;你讀書很認真,能從書中找到答案;通過你的朗讀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教師的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導向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體現了教師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還對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學習習慣、合作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有效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八、板書設計合理、美觀。

板書設計是教學中的綜合藝術珍品,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形象性、科學性,同時也有美育的功能。它是教學中的眼睛,傳遞知識的資訊;它是點精指要,給人以聯想;它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使學生體味到求知的歡樂和美的享受。教師們在板書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

1.找重點詞語、句子進行板書。

2.運用提綱綱要式進行板書。陳丹丹老師的板書設計體現了這一方式,幾種描寫的方法學生一目了然。依據板書提供的詞語學生在寫作實踐活動中很好的運用了這幾種方式,優秀的學生還把幾種方式組合在一起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3、**並茂,表現意境。結合書上的重點詞語、利用畫面及彩色粉筆的和諧搭配,構成意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起形象感染作用。

板書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應「恰到好處」,體現教師「導之有方」,學生「學之有法」。因此,也需要教師更加認真鑽研教材,設計出精當、合理的板書,發揮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幾點建議:

一、「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這一點仍需加大力度,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個別班級學生發言面過於集中。如何調動每乙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應當成為我們今後教學中重點思考的問題。

二、多**教學手段的恰當使用。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製作了大量的課件,有些的確起到了輔導教學的作用,而有些也牽扯了教師過多的經歷,使教師不能很好地關注學生課堂的表現,同時也忽視了文字的作用。絕對不能把全篇課文變成幾段文字片呈現給學生來讀。

三、合作學習不要流於形式。

應當圍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開展討論。要精心設計討論問題。討論中要有組織,保證人人參與。

要有充分的時間保障。對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匯報時,師生要給予評價。切實提高小組學習的實效性。

四、評價要有激勵性和定導向性

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有的教師評價針對性不強。如,「你讀得真有語氣!」「字寫得真棒!

」到底讀出了什麼語氣?字寫得怎麼棒?評價很模糊。

無論是學生之間的評價還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應圍繞內容進行評價。如,「寫字評價」時應從書寫的字是否正確,結構安排是否合理上去評價,尤其是對字的整體結構安排,再到重點筆畫的佔位,每筆畫的起筆、運筆和收筆進行評價。再如,「朗讀」評價時,要針對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評價要求。

首先是字音正確,讀得流暢,;再評是否讀出了文章要表達的情感。教師的評價中既要體現出對學生的肯定,又要有導向作用。要想讓學生會評價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

五、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生成的資源深入進行教學

四年級***講《趙州橋》一課第三自然段時老師先直接讓學生把第一句話畫下來,接著就問:這句話是什麼句?第乙個學生回答:

承上啟下。這時老師馬上又叫另乙個學生回答,結果仍然不滿意。其實當第乙個學生回答承上啟下時,老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生成的資源進行教學。

「承上啟下」是這句話的作用,那麼我們看看這句話哪兒是承上,哪兒是啟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難看出「這座橋不但堅固」是承上,「而且美觀」是啟下。正是這句話才把上面的「堅固」和下面的「美觀」巧妙地連起來了。

如果沒有這句話你讀讀會有什麼感覺?學生會感到不連貫。我們說話寫話時就要學習作者通過過渡句巧妙地把前後兩個不同的內容連線起來地方法。

這樣學生既理解了內容,又學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真的做到讀寫結合。

六、學完課文後適當增加質疑環節

我們現在講完課後,更多的是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總結,很少有老師問學生是否還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建議課後可以讓學生大膽質疑。

一堂好課的標準,應明確地顯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身上,主要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三種學習狀態,即: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的交流狀態;學生的達成狀態。這應成為教師們教學中的重點。

每人一堂好課活動計畫

高年級語文組 每人一堂好課 活動計畫 為了紮實提高我們教研組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並通過此次活動,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切實提高我們教研組教學整體水平。根據上級要求和指導,結合本校的實際,特制定本計畫 一 活動單位 高年級語文教研組 二 活動人員 教研組全體教師 三 活動方式 採取 ...

每人一堂課活動總結

每人一堂課活動總結 主體與背景 課後反思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以及上課的水平,在三月份,我校進行了每人一堂課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我用四年級二班講述了一節 主體與背景 的課程,我首先以問答的形式來開始了這節課的講解,其次出示了四幅主體一樣背景不同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感受。由此學生得知,主體相同背景不同的作品...

如何評價一堂好課

近日,我國教育界權威專家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葉瀾女士,某週刊採訪時談到如何評價一堂好課。葉瀾認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導的 新基礎教育 而言,大致表現在5個方面。教師講的學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課?基本要求 1 有意義 葉瀾說,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是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