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堂好課

2021-06-26 02:52:16 字數 1533 閱讀 3584

近日,我國教育界權威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葉瀾女士,某週刊採訪時談到如何評價一堂好課。

葉瀾認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導的「新基礎教育」而言,大致表現在5個方面。

教師講的學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課?

基本要求(1) :有意義

葉瀾說,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鍊了他的能力;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她說,這樣學習,學生才會學到新東西。學生上課,「進來以前和出去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如果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一切都很順,教師講的東西學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這個課呢?

換句話說,有意義的課,它首先應該是一節紮實的課。

課堂上學生都應該有事情做

基本要求(2) :有效率

她介紹,有效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面上而言,這節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麼這節課都不能算是比較好的課。

從這個意義上,這節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幹,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個課堂的能量很大。

上課不能完全預先設計

基本要求(3) :生成性

葉瀾介紹,這節課不完全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型的、思維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

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生成,這樣的課可稱為豐實的課。

哪怕部長聽課,也要「目中無人」

基本要求(4):常態性

葉瀾說,不少老師受公開課、觀摩課的影響太深,一旦開課,容易出現的毛病是準備過度。教師課前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就拿著準備好的東西來表演,再沒有新的東西呈現。當然,課前的準備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它是公共的空間,需要有思維的碰撞及相應的討論,最後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相互生成許多新的知識。

她倡導的「新基礎教育」反對借班上課,為的就是讓教師淡化公開課、觀摩課的概念。在她看來,公開課、觀摩課更應該是「研討課」。因此,她告誡老師們:

「不管是誰坐在你的教室裡,哪怕是部長、市長,你都要旁若無人,你是為孩子、為學生上課,不是給聽課的人聽的,要『無他人』。」她把這樣的課稱為平實(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課,並強調: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有多人幫著準備,然後才能上的課。

只要是真實的就會有缺憾

基本要求(5) :有待完善

她認為,課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會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實的乙個指標。公開課、觀摩課要上成是沒有一點點問題的,那麼這個預設的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增加很多心理壓力,然後做大量的準備,最後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她告訴記者,生活中的課本來就是有待完善,這樣的課稱之為真實的課。紮實、充實、平實、真實,說起來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來卻很難,但正是在這樣的乙個追求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來,同時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乙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型的體驗」。

如何評價一堂好課

1 一堂好課,首先應是學習課,而不是單純的教學課。一堂好課給人的感覺,應該師生都是學習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時互相幫助和交流,學生不但能看到教師思維的結果,而且能看到教師思維和探索的過程。教師不應擺出一副專門教導別人的架式,學生也不可以擺出等待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課上,教師首先是個學習者 ...

美國如何評價一堂好課

內蒙古教育2010年3期 一,課堂表現。1,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判斷學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師期望他們在課堂上做什麼。2,教師是否能夠把握和組織課堂上的教學和學習過程。3,是否所有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學材料和教學輔助裝置都是必要的,這些材料和裝置是否都能充分和恰當運用。4,教學目的是否達到,重難點是否明確並...

如何評價和設計一堂好課

聽趙才欣教授講座有感 11月19日,有幸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德藝雙馨的趙才欣教授精彩的講座,感受頗深。他精美的課件設計以及有效利用,他淵博的知識儲備,他深刻的專業理論思想讓在場的每乙個人嘖嘖稱讚,更是讓我望塵莫及,回味無窮。他讓我真正懂得了如何設計和評價一堂好課。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 全球數位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