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豐富的好課

2022-12-27 20:36:06 字數 1294 閱讀 7240

評一堂好課

教師:彭祖瓊

陳老師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一課,和平時的教學比較起來,有以下幾個突破。

一、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將課堂內的學習與課堂外的活動結合起來

陳老師帶領學生課前考察校園,看到了幾何圖形平行四邊形來自生活實際,也體會到計算它的面積的用處,這樣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考察校園時,同學們還觀賞了校園中蒼松翠綠的美景,增添了愛我學校的情趣。

二、了課堂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代之以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教學模式

現在大家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構建。就是對新的材料的「理解」,就是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釋新的材料,使新材料與主體的已有知識經驗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任意的聯絡。

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中,關鍵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其方法是「割補」。怎樣讓學生抓住這個關鍵,學會這種方法?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讓他們照著做,還是創設情境、啟發學生自己探索?

陳老師採用了後面的方法。設計了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乙個是長方形,乙個是正方形,乙個是平行四邊形,特別是這兩個圖形是在畫有小方格的背景上畫出的,老師提問:「這兩個圖形面積哪個大?

」學生很自然地想到了求長方形面積時所用的數小方格的方法。在數小方格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創設」了割補的方法。並得到了圖上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面積相等的答案,為推導出公式奠定關鍵的一步。

這裡,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獲得知識的方法,並受到了「形變面積大小不變」的思想。

在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之後,老師問:「這個公式能適合用於一切平行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把學習引入深入。由乙個具體事例中抽取出來的「公式」只能算是一種「假說」,從「假說」到真理,還必須經過證明或驗證。同學們通過小組討論,認定這個公式適合用於任何平行四邊形,因為任何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都可以轉化為長方形。

於是「假說」得到了確認。

這段教學很重要,因為它不僅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更是一種科學態度的教育。

三、 教學中「學習小組」得到了重視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社會的行為,而且在有組織的學校中,活動過程有同學、有老師學習過程中能真實地說出對學習的看法和感受,同時獲得對所學知識的多向反饋。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必須有反饋資訊,以便實行控制。小組的多向反饋無疑是提高學習質量。

反饋學習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表述力、評價能力、特別是有利於培養與人合作共處的能力,這些能力對學生以後的發展都有幫助。

最後,我認為這堂課,除了基礎知識好,還具有豐富的教育性。好的數學課,不僅要教學好的數學知識,更重要具有豐富的教育性。

2005、6、27

一堂好課的評價

新課改下,什麼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標準是什麼,莫衷一是。其實,對一堂課的評價,不是看教師教得多麼精彩,而是看學生是否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 生動 快樂 有效。主動。課堂上,學生全員參與,他們的主體性 主動性 創造性就能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巨大的學習潛能 張揚的個性...

一堂好課的標準

1 教師的教 基本層面的要求 教學目標定位基本準確,教學過程設計基本合理,教學方法採用基本有效,教學資源利用基本合適 標準層面的要求 教學目標基本實現,教學過程靈活掌握,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資源在現量的基礎上有開發和利用 較高層面的要求 在較好達到標準層面要求的基礎上,還能較好地處理課堂教學的基本...

一堂好課的標準

1 有意義。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 在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他說,這樣學習,學生才會學到新東西。學生上課,進來以前和出去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 如果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2 有效率。從這個意義上,這節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幹,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