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農村資源提公升學生語文素養

2021-08-09 11:00:29 字數 1381 閱讀 3166

陵川縣奪火鄉寄宿制小學教師崔鳳平

山區農村學校由於交通和資訊不暢,語文學習資源相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拓展山區農村小學語文學習資源呢? 在語文課程資源的平台上,山區農村學校在條件性課程資源方面處於弱勢,但在素材性課程資源方面有著自己明顯的優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綱要》指出:

「要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因此,我們山區農村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特有的課程資源,彌補農村教學資源的不足,縮小城鄉課程資源的差距,從而更好地提公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那麼,教師怎樣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呢?

每所學校的課程資源都是豐富的,但不少教師卻白白地浪費這些有用的課程資源。那麼,教師怎樣開發學校課程資源,使學校變成不只是學生讀書的地方,而且是學生生活地方呢?

一、激發熱情,啟用教材「二次生命」。

孩子們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思維,獨到的見解,已獲驗證的成功的學習方式,自己的遊戲等都有可能成為教材「二次開發」的契機。如《雪地裡的小畫家》一課學完後,有個學生不解地問:「青蛙什麼時候出來呀?

」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並不熟悉青蛙,但在農村青蛙是常見的「有益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於是,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興趣作業:蒐集有關「青蛙」的資料,可以親自去田裡看看,可以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找找有關「青蛙」的**、文字、故事、歌曲等。

經過蒐集,同學們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點,還知道了青蛙小時候是蝌蚪,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等等的知識。

二、結合實際,開展豐富的課餘活動。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多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見,新課程強調以活動教學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全體性活動中發展自己的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在實際的環境中學語文、用語文。

如我校積極創造條件,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紅領巾實踐基地」即是其中一項特色活動,其包括「紅領巾小記者隊、紅領巾導遊隊和紅領巾小攝影隊」,為學生開拓了施展個性的空間。

三、廣開思路,開發有限設施的多種功能。

在新課程的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根據山區學校的實際,廣開思路,靈活多樣,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開發有限資源的多種功能。以語文課程與科技活動課程為例,在科技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科技作品的多種功能。如,第十冊《理想的風箏》這一課中講到:

總之,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師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教師也是一種獨特的課程資源,那睿智的談吐、豐富的社會閱歷、廣博的文化知識、真誠細緻的人文關懷、獨特的人生感悟……都是學生終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資源。

讓我們在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中,也不斷地發展我們自己,塑造我們自己,超越我們自己,讓我們的山區農村語文教育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真正地有效地提公升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充分利用會議資源

作為研究生你會有機會參加學術會議,甚至是在你所在領域召開的會議或研討會上做主題發言。如果你是第一次參加會議,可能會感到困難。這部分內容會給你一些建議,幫助你從會議中得到更多收穫,無論你是參加會議還是做發言。1.準備參加會議 會議有很多作用,包括 使你跟上所在領域的最新發展 了解你的同行 就自己的觀點...

充分利用社群教育資源

爭取社群參與我們幼兒園的建設 社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由相互關聯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是由從事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種活動的人們所組成的區域性的社會實體。那麼早期教育通常指兒童從出生到小學前的早期學習。教育環境是指對人施以教育影響的一切條件。兒童的早期教育環境不僅是指幼兒園內進行保育和教育的一切條...

充分利用文字資源指導學生寫作

小學作文教學讓語文老師頗為頭疼,對目前小學作文中的種種困難和問題,我覺得充分利用文字資源,把作文教學貫穿整個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是指導學生寫作的簡單高效的方法。如何利用文字資源指導學生寫作呢,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注意抓住以下幾點 1主題閱讀,積累素材 素材是作文的物質基礎,俗話說得好,巧婦難作無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