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現實的獨特書寫與反思歷史的深刻傳達

2021-07-15 02:23:57 字數 2878 閱讀 1753

抗戰,作為特定歷史事件,已永遠載入史冊,而作為傳播媒介的電影與期刊,卻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向人們傾訴著那苦痛而不堪的過去,彰顯中國人民頑強的精神風貌。考察抗戰電影與作為當時大後方的文化中心四川重慶的抗戰期刊文學,能尋求到抗戰主題因不同傳播媒介、傳播時間的差異而獲得不同的時空效應,更深入地直面抗戰題材因傳播而產生的意味深長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一、「啟蒙」與「救亡」的主調演變為「民眾」力量的謳歌

「五四」時期,文學啟蒙的目的「重在國民性的改造,從而最後改變中國的政局和社會面貌,這恰好說明它仍未脫離『以天下為己任』的憤世憂國的文化傳統;相反,倒是在更深刻的悖論中顯現了文學啟蒙中現代化主題的內在複雜性和現代化」。而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國統區的重慶,因期刊紛紛遷至此,再加之大批作家流亡到此,故四川期刊文學發生了重要變革,肩負起民族救亡和民眾啟蒙的雙重使命。四川期刊充分利用傳媒的力量,把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的關注,以文學的樣式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出來。

抗戰時期重慶文化中心的建立,因為全國性的文化團體、文化機構、文化生產部門紛紛遷到重慶,正如馮乃超當年所指出的,「在完整區域的總後方,文藝活動應當有努力加緊的必要,由於出版條件的具備,優秀作家的集中,那兒應該是指導中樞的所在」。當時重慶刊物多達900種以上,文藝刊物有內遷的《抗戰文藝》、《文藝陣地》《七月》、《青年文藝》,以及新辦的《文藝戰線》、《文學月刊》、《文壇》、《中原》、《文哨》、《文藝雜誌》等,全國著名的文藝家和重要文藝機構在重慶匯聚一處,使得重慶成為戰時文藝生產當之無愧的中心,抗戰文學中的詩歌、**、散文和戲劇文學都有長足的發展,啟蒙之路一直與救亡的反抗侵略之路結合一起。重慶期刊的抗戰文藝的重要成就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把啟蒙與救亡結合在一起,而當時的作家們大都沉淪於社會最底層,他們無比真實地體驗了動盪不安的社會和經歷了苦難的人生,更加關注現實生存境況,更加憂國憂民,造就了四川期刊抗戰文學的輝煌。

(更多最新電影新劇盡在   抗戰電影,經歷了不同階段,最初,拍一些抗戰新聞和紀錄片。當時中國的兩大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製片廠和中國電影攝影場都在重慶。據王為一回憶,「抗戰期間,由於膠片困難,影片製作量很少,於是,兩個製片廠都成立了劇團,組織話劇演出」。

隨後,產生了一批口碑好、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優秀影片,《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等,眾多抗戰影片展現的是民眾不竭而又磅礴的反抗日本侵略的力量和不怕犧牲的精神。

顯然,當時的四川期刊抗戰文學肩負了巨大的歷史使命;而抗戰電影,更多是謳歌群體和個人的英雄行為,承載的是對那段歷史的深刻表現。

二、及時性與長效性的傳播效應

現代四川期刊抗戰文學,因傳播的及時性,當時的讀者容易受到作品內在的精神文化氛圍的感染,表達「抗戰』主題的作品都清新、自然、充滿張力。使讀者一下子就可進入文章的情感活動中,分享憂傷與歡樂,使讀者的審美激情發揮到最大限度,心靈的激情和精神的超越由此被點燃和完成。四川期刊抗戰文學密切關注到現實生活中「中國人」的生存和命運,表現他們為捍衛領土完整和做人尊嚴所付出的努力,啟迪了更多的中華兒女投身到抗戰的行列中。

期刊的及時傳播鼓舞了當時的人們,完成了對文學本身的超越。

抗戰電影不斷地產生,差不多每個時期都有立足本土化的經典的抗戰電影。當我們欣賞影片時,我們為主感動,為之流淚,由此也使我們體驗到某種淋漓盡致的快樂的痛楚,通常被眾生視為畏途的苦難因時間的磨礪便具有平和的氣度。苦難不再僅僅是肉體的一種折磨形式,而是精神吐俗之上的再生、平靜、清澈。

觀眾會對歷史經驗進行理性反思,對中國和人類當代生存景觀的感悟,會鼓勵人們戰勝困難,提公升人格與完善自我。把個人命運和時代背景推及到人類生存的本身上去思考。

當時的四川期刊抗戰文學,讓人們通過作品,看到了詩人、作家們、戲劇家們內心的悸動和一顆痛苦、悲憫、強烈渴望救贖的靈魂。作品從個人體驗出發,上公升到對民族命運的深刻關照。催人奮進,讓人清醒,促使人們堅定地執著於抗戰,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期待和召喚使抗戰文學執著於現實,無論如何都無法拋開那種使命和責任,抗戰電影,多了歷史的沉澱,在現實的關照下,多了些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在飄逸和充實、柔和與剛健、虛幻與真實間,尋得生命的意義,探尋人類的生存,情感就更深邃悠遠。

三、大眾化的語言表達

抗戰初期,四川抗戰期刊文學充滿激情的吶喊、抗爭,的確給文壇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但抗戰文學的通俗化、大眾化一直受到青睞和關注。而事實上,抗戰文學因為要啟發民眾和擔負起救國圖存的重任,有的更偏重時代的使命是事實,但也有不少作品能兼顧到文學本身的特性,借助形象化的語言,把當時中國人的各種情緒和複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情感深摯真切。

而抗戰電影,即便對英雄人物的塑造,人物的語言也是樸實的、大眾化的,無論是張嘎、趙虎、高傳寶、劉洪。觀眾會對他們的言行感到真實、親切,因為他們的言語中透露著機智,同時,又不乏普通人的質樸。所以這些英雄顯得可親可敬可近。

正因大眾化的語言、個性化的人物的塑造,許多優秀的抗戰影片家喻戶曉,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給眾多的民眾以啟迪。

現代四川期刊抗戰文學與抗戰電影,很多作品都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給人呈現的是實在的感受,為激情所震撼,其大眾化的語言,讓普通百姓也會了解其作品,對作品產生深切的關注,而產生深刻的心靈震動。

四、直面現實的獨特書寫與反思歷史的深刻傳達

現代四川期刊的抗戰文學,更多的是直面痛苦的現實和生存的苦難意識,大部分作品是對殘酷現實的嚴厲拷問,包含著一顆熱切的心靈:呼喚人們對罪惡的認識,並告訴人們,那些不斷衍生的罪惡行徑還在不斷蠶食我們的生存地盤和心靈,企圖喚醒那些善良而又蒙昧的人們起來鬥爭。這些作品直面現實的背後,更多地表現了作家非常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作家的真情實感。

給人以力量和信心,完成對那段歷史的深入思考,讓人們反觀現實,實現電影藝術的審美創造價值。很多抗戰影片不再把苦難作為表現的主要內容,作品超越了苦痛,把中國人的悲壯情懷、老百姓的覺悟作為展示的重點,用這種思索來燭照現實人生無疑是積極的,它要讓你仔細體驗中國人如何面對苦難、如何戰勝強大的敵人,同時利用這種體驗,在充滿複雜艱難的旅程中,中國人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強大自己,使人們的精神得以撫慰和昇華。

抗戰電影與四川期刊抗戰文學,因傳播不同而產生了獨特的審美價值和不同的社會效益,在深廣的抗戰歷史背景上,書寫了獨特的文化蘊涵,提公升了人們的精神境界。

就業指導教案直面現實,樹立求職的信心

教師活動 提問 若讓你們上完這周課就 學生活動 思考後回答 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覺得專業技能學不紮實,有點焦慮 時間上崗工作 不考慮工作技能成績 感覺如何?幾個詞語形容你們的心情 點撥 職場是個新的環境而且面臨的是對你專業技能的考驗,但進入職場一開始成敗的決定因素還不是專業技能,對於初入職場的畢業生...

《舊制度與大革命》與中國的歷史和現實

另外,我感覺,中國目前的城鄉戶籍制度,與當年法國的貴族等級制度有一點類似之處。這兩者都是不平等的制度,都是出身論。從前,人們根據某些需要制定了它們,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員的流動,在今天,或者在不遠的將來,在中國進城的農民工看來,戶口這個東西,正如從前法國農民眼中的貴族特權一樣,將會變得毫無必要而且罪...

20141203教學反思 現實與高考之間的教研努力

20141203 現實與高考之間的教研 早上做題,一道涉及八七會議的試題,我做了,後來,在想如何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在自己授課筆記上做標示的時候,翻看了教材,教材上表述十分簡單。我就想,學生初中知識基本沒有,完全依靠高中確立歷史的知識體系。而我們的教材是專題史,沒有通史概念,而且對歷史事件的表述十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