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與反思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

2021-10-10 22:46:51 字數 3019 閱讀 5511

四川省蒼溪實驗中學校:康元洪

郵編:628400**:0839-5231215(高中參賽)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與突破。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多彩。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嶄新的,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

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全面落實課改,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達到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歷史教師苦苦思考、探索的事情。為此,本人教學實踐中有以下一些感悟與反思點滴特拋磚引玉請教同行。

感悟與反思一: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第一要務」。

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歷史教師為了追求分數,保證公升學率。往往把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的機器和知識的容器,「學生更多的是接受『是什麼』的知識,對『為什麼』和『怎麼辦』的知識知之甚少」。《九年義務教育歷史教學大綱》明確指出:

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反對注入式;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和概括的能力。「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因此,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積極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首先,給學生留更多思考**的時間、空間,在教學中採用開放式教學,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其次,注意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思維,使其智力活動多樣化、豐富化,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三,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

只有讓學生投身教學過程中,才會激發動機,引起興趣;才能使學生思想活躍,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與挫折;才能使學生多與教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的合作關係。同時對學生多與教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的合作關係。同時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通過開展研究性活動課,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機,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懂得學什麼,何時學、何處學、為什麼學和怎麼學。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寬,學習積極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感悟與反思二:教學過程逐漸開放、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能力。

多年來,我們習慣於讓學生記憶所謂真理般的歷史內容,不允許有「問」和「疑」。歷史對人的發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被簡化為考試和空洞的說教。把記憶當作唯一手段,把應付考試作為目的。

其結果是嚴重地遏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活動,使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歷史的教育功能沒有得以充分發揮。「疑乃學之始」,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始,有利於啟迪學生的創造「潛質」。

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可不可以那樣。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大膽提出問題,不唯書,不唯上。

「標新」和「立異」都是一種創新,它的關鍵在於「新」和「異」,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創造。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和別人不同的見解,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在「新」和「異」上做文章。當然,「新」和「異」並非隨心所欲,毫無根據。

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史實,進行科學的符合實際的評價、判斷,不能為創新而創新,譁眾取寵。

感悟與反思三:新課程要求教師從「教學型」向「研究型」轉變。「教學型」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職責。

教師平時只需要考慮「教什麼」,而對於「怎麼教」的問題考慮得少。這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的教師,必須從自己的現實情境和客觀條件出發,充分理解國家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對課程改革表現出更多的『專業關懷』,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調適』」,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文化的重建和課程開發的創造性活動中來。

這就要求教師向「研究型」轉變,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對相關歷史教材的研究與處理;對課程計畫和教改精神的學習與理解;對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學習與感悟,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與應用;對教與學方式的變革的實踐與反思。新課程要求教師要走出封閉、狹隘的陰影,全方位、多角度參與到新課程的研究中來。

感悟與反思四: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機智。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歷史課堂呈現出「爭奇鬥艷、百花齊放」的良好勢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課堂上教師講得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教與學、講與練的雙邊互動活動就經常處於一種錯綜複雜交織狀態,學生的「新問題」也就多了起來,這就給我們教師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對我們歷史教師來講,怎樣才能具備處理好這種「新問題」的能力呢?首先是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教師只有對教材的高度熟練,對教材相關的知識點做到博學精通,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回答和處理好學生就教材內容提出的疑問。

其次是知識面要廣,適應性要強。歷史教師不僅要「專」,還應要「博」,因為歷史教材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歷史知識,還有許多的自然科學知識、其他的社會科學知識。歷史教學不僅僅教給學生純粹的歷史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三,要充分了解學生,熟悉學生的情況。如果不熟悉、不了解學生,那我們的教學就如同「瞎子摸象」,找不准方向,對他們提出的「新問題」就會措手不及,難以應付。第四,要謙虛謹慎,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

因為,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是跳動不定的,他們有時會提出我們所想不到的「怪問題」。對此,我們絕不能用教師的「威嚴」,對學生不理不睬,堵塞學生的思路。要以平等的態度,認真地與學生一起研究、**問題。

第五,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與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堂上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悉心傾聽學生的答與問,在洞察的基礎上迅速作出判斷。要善於在繁雜的問題中,抓住爭論的焦點,巧妙地處理好「新問題」。

感悟與反思五: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學會並堅持教學反思。

葉瀾說過:「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反思。

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著眼於教師在歷史教育教學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後果;找出自己教育教學活動與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經過這種分析,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更明確的認識,會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更優化。老師通過反思教學,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多層次、全方位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去適應教材,適應學生,適應課改,與新課程共同發展。讓課改之花結出豐碩的成果。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歷史教學與史觀

府谷縣教育科研課題 申報表課題名稱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歷史教學與史觀課題負責人 張志國 所在單位 府谷中學 填表日期 2013.09.01府谷縣教研室編 填表說明 一 本表請用鋼筆認真如實填寫。二 本表一式兩份。三 專案主要研究人員一般在5 8人之間 含專案負責人 預期完成的主要成果包括 專著 調查...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堂教育教學反思

今年教完高三下來,暑期到宜春參加了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教材骨幹教師省級培訓,才對新課程歷史學科有了乙個較全面的了解,以後又從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評價及教育教學 對比老教材與新課程有如下特點 1 新高中歷史課程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按時間順序的編排體系,依據 貫通古今,中外聯絡 的原...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摘要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的內容十分豐富 十分廣泛。初中歷史新教材為廣大教師準備了良好的素材,為設計最佳教學方案提供了可能。它既是理解一切社會現象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又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必備條件。初中歷史教學就是為青少年將來從事工作打下基礎。初中歷史的教學也需要好的方法和技巧才可以使學生對歷史可產生興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