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課後反思

2021-07-12 01:36:04 字數 4709 閱讀 1356

1、《山中訪友》課後反思

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感悟語言文字的情感」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是這節課的兩個重要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在開篇的時候設定了這樣的環節。

「朗讀課文,想像課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訪問了幾位朋友?」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內容以及結構。接著是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思考「你覺得作者與山中朋友的感情如何?

你在**體會到了?」。以這個問題帶動學生感受文中語言文字的情感。

學生在默讀、匯報交流中都提及了文章運用了許多優美的修辭句子。在指導學生進**感朗讀的同時,一併讓學生體會當中的表達方法特點。在第一課時裡,我就讓這兩個問題作為主線問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文中表達方法的特點。

在第二課時中,重點在於作者是怎麼展開想象與聯想表達情感的,以及體會句子的美妙之處。當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說出了 「鳥兒、露珠、樹」 對作者的知心話後,我本來可以引導學生:「明明是聽到鳥兒的鳴叫,作者卻說……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明明是看到晶瑩的露珠,作者卻說……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明明是作者看著每一棵樹,作者卻說……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

──這是關鍵的一問,可惜,我做得不足。如果當時我能體現這一環節,相信學生對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會更深刻。可惜當時上課時,我就直接將想象這種表達方法跟他們講了,而側重點也放在了「想一想作者平時還會到林子裡去和朋友們做什麼?

」或許是缺乏前期對表達方法的深刻理解,導致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展不開。

2、《山雨》課後反思

計畫和現實總是有距離的,我美美地教學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我才發現漏洞百出。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這樣幾個問題:

1、孩子們的預習流於形式。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這樣簡單的問題對孩子們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

在交流討論的時候無數孩子低垂著腦袋,無法開口。這說明,孩子們的預習並沒有收到任何的實效。他們只是做做樣子。

天知道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在做什麼呢?看來,早自習我放羊式的預習是不可取的。

2、孩子們的朗讀沒有用心。他們的朗讀缺乏深度,他們只是為讀而讀,注重了語調和語速的把握,但是那種聲音缺乏質感,缺乏感情。一段文字,別人說喜歡,自己也就說喜歡,自己的內心並沒有認同。

因此他根本無法帶著自己的感情去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想辦法調動學生自己的情緒,讓學生說真實的語言,不要人云亦云。

3、孩子們沒有走進文中所描寫的意境中。這或許和孩子的經歷有關,他們所見的雨只是透過玻璃窗看見的雨,他們看見的雨只是單純的雨,他們沒有見過山林中雨。因此,他們讀的山雨不會有那種俊秀空靈、清新幽靜的感覺。

而在教學中,利用多**展示下山雨的情景是很有必要的。

接觸一批新的孩子們,會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這是正常的,這也是乙個老師應該坦然面對的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課時效率。

3、《草蟲的村落》課後反思

這篇課文,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乙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在作者的想象中,草叢變成了茂密的森林,小黑甲蟲變成了英勇的武士,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成了俏麗的南國少女……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乙隻小蟲,進入到草蟲的世界中去。

圍繞「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說一說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體悟課文,思考揣摩。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甲蟲夫妻在互相在傾訴些什麼呢?

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黑甲蟲看著「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感到好奇?

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些什麼?還有「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啟發學生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麼?

也許是市場裡,甲蟲們做買賣;公園裡,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有學生說,草蟲的世界有大街小巷,就是乙個微型的世界。我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寫其他昆蟲或小動物,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寫了「青蛙開演唱會」、「螞蟻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課文裡很多好詞好句都用上了,這就是學以致用吧!

4、《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敘述和描寫。首先把走進張家界索溪峪的整體感受概括為乙個"野"字;接著,分別描寫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遊人的野;最後,作者說由於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蕩滌胸懷,使自己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和清爽。

在教學中理清文章脈絡,抓住「野」這個重點,圍繞「野」設計問題,組織學生選擇相應方法進行學習。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整體處理,利用網路課件的形式重新科學安排教學程式,使學生通過初讀、細讀、悟讀文本來感知索溪峪的「野」。

5.《詹天佑》課後反思

教學時,我在和學生一起回顧課文內容後,重點進行「4到6」自然段的閱讀教學,抓住文中的細節之處,仔細體會。並引導重點體會三個片段:

片段一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之類的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片段二:「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揹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

片段三: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反覆誦讀中體會詹天佑的愛國之情,並在**所遇到的困難時,出示震撼人心的背景資料,結合第一課時內容,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情感已經融入了文章,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但是,由於我感情投入過深,致使牽引的痕跡比較重,沒有給學生更多機會表達,學生都憋得很難受,卻沒有機會一吐為快。

對於「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部分,我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居庸關和八達嶺」山勢的險峻難鑿和設計上節省時間,以及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減緩坡度,世界上獨一無二創舉。感受傑出的詹天佑。這裡的教學利用課件比較直觀,容易理解,但如果讓學生先試著動手畫一畫,不懂處在出示課件,效果會更好。

6.《懷念母親》課後反思

這篇文章是季羨林先生寫的。在備課時,我覺得必須先去讀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助於我更好地解讀文字。季老的散文《賦得永久的悔》,回憶幼時的生活和表達對母親早逝而自己無從迎養的愧疚、悔恨,對解讀《懷念母親》很有幫助。

此外,《懷念母親》中有兩段文字摘自季老寫於2023年的《尋夢》。《留德十年》附錄中有《尋夢》全文,不但有助於解讀《懷念母親》,而且此文寫得情深意切,讀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初讀《懷念母親》一文時覺得文章平淡無奇,甚至感覺跳躍性比較大。但讀過一些相關的作品,了解了寫作背景後,慢慢走近作者的心靈,再回頭去讀,漸漸讀出了味道。在教學本課時,我考慮到作者的情感是很深沉的,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會比較大,因而教學此課前,我引導學生了解季羨林的成長過程,並要求學生去拜讀《永久的悔》一文。

課堂上,學生們獨特的體驗,通過讀表達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7《彩色的翅膀》課後反思

《彩色的翅膀》是篇略讀課文。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我讓學生找出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學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來了,但怎樣才能體會出文字以外的感情呢?

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 其次我通過想象與體驗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讚嘆聲。

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乙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象戰士們嘗瓜時心裡是怎樣想的,嘴裡是怎樣嘖嘖讚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當然,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我想,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應該能夠讀出感情了。

中華少年課後反思

一、配樂的朗讀是有意義的,在教學《中華少年》一課時,配上和諧的**和生動的畫面進行聲情並茂範讀,學生自然而然就進入了文字的情感氛圍之中。在朗讀教學中,運用情境創設法,將學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讀,去想像,去體會,去理解,去表達,使朗讀達到了語言與語境的融合,情感與情理的結合,體會與表達的結合,情思與情趣的一體。

二、趣味的朗讀是生動的趣味的朗讀方式是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徵的,有分角色讀、加上動作讀、配樂讀、配音讀……其中的分角色朗讀是我們平時在課堂中運用的比較多的,自己尋找朗讀的夥伴,對於學生來說既是練習又是提高。老師還可以根據文字的特點創造性地安排朗讀的方式,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朗讀的方式,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朗讀。

這樣就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評價讀是必要的評價讀可以是師生間的評價,也可以是生生間的評價。學生愛挑別人的毛病。教師對這種現象加以引導,對別人的朗讀要先提出優點、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指出要改進的地方。

如讓學生評評老師讀得怎樣,哪個詞讀得好,為生生評作鋪墊。通過評價,有利於掌握朗讀的技巧與方法。這時,再加上賽讀、挑戰讀,學生就更來勁了,學生的好勝心理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紛紛要向班裡最好的同學挑戰,也感受到了朗讀有趣。

讓學生人人都讀,人人都有體會,人人有收穫。改變了課堂教學以往情形以教為主。以學為輔。

變學生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動帶靜,以優促差。全班同學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了。文章中重點、難點在學生無拘無束的說的過程得以消化。

更重要的是朗讀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交流過程中得到提高。

9《窮人》課後反思

《窮人》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根據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感情朗讀、思維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作文

假如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1 世界上有暴雨 雷陣雨 綿綿細雨,而我則是淅淅瀝瀝的秋雨。我來到田野,樹的葉子和樹枝搖晃著,發出 沙沙 的聲音,煞是好聽,許多小動物都躲到了自己的地下洞穴,有的還探出腦袋 雨景呢。樹上的果實被秋雨洗了一遍,變得水靈靈的,惹人喜愛。過了一會兒,我被一陣風吹走了。再見,可愛的田...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教學分析 教材 本組課文是以 感受大自然 為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在表達上有乙個共同點 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運用比喻 擬人等修辭手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山中訪友 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與 我 訴說心聲的朋友,向我們傳遞了作者對山里 朋友 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 一文以合理而...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試卷

筠門嶺鎮中心小學2017年秋季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過關試卷 命題人 華登養 一 讀拼音寫詞語。20分 y n s n o m j ng zh d g o w ng zh ng h n k o y n y n q n mi n x ng s c ng c ng 二 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6分 唱和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