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重要性

2021-07-11 23:57:15 字數 4964 閱讀 7035

一、準備活動的目標和任務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每節體育課是由準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構成的,體育課的準備部分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和前提。這些構成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絡的,一環扣一環的,缺少某一部分.就會造成教學的不完善,甚至導致損傷的出現.

準備部分為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作了從心理到生理機能的總動員,預先進行的各種身體練習的生理機制,不僅能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學生產生積極參與的意識,而且發展了各肌群,關節、韌帶的靈活柔韌性,對提高了機體機能的協調性及工作能力,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有重要意義,幫助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和適宜的身體狀態去參加一節課的學習活動起了重要作用。

二、準備活動的作用

準備活動是在體育課、訓練或比賽前,有意識、有目的的做各種身體練習,逐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肌肉的興奮性與適應性,使之達到為即將來的運動做好生理我心理的準備。其作用有:

1)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使之處於興奮狀態,喚醒神經的暫時聯絡,提高腦的分析、綜合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整個人的適應能力。

2)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從生理角度分析:支配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傳導速度較慢,並且經過的突觸聯絡多,這些均構成了內臟器官自身的生理惰性。

3)加速血液迴圈速度,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同時帶走代謝產物,防止過早出現疲勞。

4)使氧合血紅蛋白分解,釋放出大量氧氣以增強運動時肌肉的供氧能力。

5)體溫公升高,這樣,使細胞的代謝過程以較高的速度進行.因為,溫度每增加一度,細胞的代迅速度增加約13%.在較高的溫度中,神經傳導活動會更迅速的使你對即將進行的訓練或比賽有躍躍欲試的感覺。

6)減少肌肉粘滯性並搞高肌肉的機械工作效率。因為肌肉內部的肌維之間存在著磨擦,特別是氣候寒冷時,這種粘滯性磨擦加大。

7)搞高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預防肌肉拉傷和運動損傷的出現,提高肌肉工作的效果。

8)不僅能使學生身體全面活動開,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站立、走步的姿勢。

9)把學生注意轉移到本節內容上來。

10)學生自帶的準備活動更能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準備活動的內容

準備活動其內容按其性質與目標,可以分為組織教學所需要的教學常規活動,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其具體的內容則十分豐富,通過總結歸納如下:

1) 徒手操練習包括各種形式的慢跑,單人、雙人徒手操,武術操,以及依靠支架、牆壁、地面等進行的練習。

2) 器械操練習包括棍操、繩操(個人或集體跳繩)、帶操、火棒操,藤圈和啞鈴等。

3) 球類運動如籃球(球性練習或比賽都行)、足球、橄欖還需等等,但時間不宜過長。

4) 舞蹈目標練習它是配以**舞曲而進行的一種新型的身體練習。

5) 佇列隊形和專門性、誘導性練習

6)遊戲可以參考一些遊戲專著進選擇。

教學常規活動是指每節課開始所需的一些基本活動,主要包括全班整隊、檢查人數、宣布教學目標與要求、檢查服裝、布置見習生活動內容、佇列隊形練習等。一般性的準備活動,是採用那些促進全身各部分主要肌肉群、關節、韌帶都得到全面發展和充分活動的練習,具有內容有走、跑、跳、投練習、徒手操、遊戲或持輕器械練習、傳統專案基本動作、舞蹈等。專門性準備活動,所採用的練習在性質和結構上與基本部分教材的性質和結構相類似,大都是一些模仿練習,輔助練習或誘導性練習,以及大綱所規定的掌握該項教材所必須發展的相應的身體素質練習等。

準備活動的內容應在繼承以往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發展,更加注重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漸進性、針對性、趣味性和新穎性,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四、準備活動的教學組織形式

一般採用以班為集體的形式,為避免學生對其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應堅持「形式多變,妙趣橫生」的原則,教師要認真備課,不能敷衍了事,只是走乙個過場,不管教材的內容,性質,氣候、物件特點,總是用固定的形式,內容迴圈往復。根據實際合理科學要安排新鮮內容,使學生每次上課時都有新鮮的感覺,這樣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精力,做好充分的心理與生理的準備上好體育課,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準備活動發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內容的變化: 一般包括隊形變化和動作的變化,日本有人主張「自由式隊形」做準備活動,但這做法又易造成紀律鬆散的現象,所以,我們提倡以「變」代「散」,如圈形隊形、四邊形隊形、三角隊形等進行做各種徒手操或器械操,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興奮與趣味。動作的變化是內容變化的主要主面,因此,周而復始一味做幾節徒手操,這樣學生厭煩,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就必須動腦筋,積極創新。如在教學中,我們非常注意準備活動的內容變化,幾乎每一節都有一套新的準備內容,包括隊形、花樣的變化,除動作、身體部位、路線、方向和節奏效率等主面進行變換外,還研究了雙人操、器械操、拍手擊掌操等,這樣對以前準備活動的充實和發展,一些新興的體育運動專案往往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街舞等,就可以吸收到準備活動中來,充實準備活動的內容,提高準備活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也有利於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而安排專門性準備活動,我們要採用模仿練習,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以及規定內容的教學比賽等等,在全面多樣化的基礎上,要有其針對性。

如排球比賽可先做傳球,墊球,扣球和發球的練習;如標槍課的準備活動應結合標槍運動的專項技術特點,有針對性地選用與投擲標槍相似的專門性練習,標槍的技術主要包括握槍、持槍、助跑(包括投擲步),最後用力緩衝等技術環節,其助跑技術中,投擲步技術是助跑技術的關鍵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助跑和最後用力相結合的關鍵,因此可有針對性的選用扶助木做原地轉髖練習、行進間交叉步練習等。

2).年齡的變化:準備活動的內容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內容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注意區別對待,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兒童、少年所建立的條件反射相對地少,他們的中樞神經興奮性高,靈活性大,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對準備活動的內容安排簡單易學、節奏分明、生動活潑,動作速率較快,重複的次數少些,變化適當多些。

如模仿操、活動性遊戲等是他們所喜歡的。另外,根據他們在學習中坐得多、活動少的特點,在準備活動中多加強他們的胸、背、肩、腰和大腿後部肌肉群的練習,培養他們正確的身體姿勢,預防和矯治脊柱彎曲,促進身體正常發育。青年人則應選擇結構複雜、剛強有力、積極快速、幅度大的動作進行練習。

技術水平高的,準備活動的動作應複雜些,難度應高些。

3.地點的變化:學生練習環境的變化,在場地和時間的允許之下,我們可以採用不同地點和不同環境地進行練習,充分利用學生對環境的選擇而提高其興奮和練習效果。

4.帶操人的變化:改變體育課上只由教師或體育委員帶操的做法,可以讓學生輪流帶操。這樣就以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好地區性鍛鍊學生。

但教師不能只分配任務,還要在學生帶操之前進行指導和幫助,避免出現學生帶操帶不下去或草率結束、流於形式的現象。

5.分組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班一起做準備活動的組織方法,讓學生獨產地或自由分組做準備活動,這樣更有利於學生養成做準備活動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進行準備活動的方法,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學生碰到問題時能隨時予以指導和幫助,才能保證準備活動的效果。

6。聽覺的變化:乙個體育教師除了具備口令清楚、聲音巨集亮的條件外,還應利用各種不同的口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論是聲音還是哨聲,都應注意其音量、節奏、音調、韻律之變化。

另外可以用**代替口令,提高練習的節奏感和動作的實際價值和健身效果以,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興奮性(優其對女生),使練習過程活躍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聽覺上也是一種享受,讓學生在愉快的樂曲中完成準備活動,何樂而不為。

五、準備活動的時間

我們知道各器官的機能都有它的生理惰性,肌肉的惰性最不,從安靜到發揮最大能力只需

二、三十秒。心和肺惰性最大,需要

二、三分鐘才能發揮較大能力。在準備活動與正式活動之間的休息時間

準備活動對機休的能量有一定的消耗。準備活動的適當休息,可以使物質重新再合成,使機體活動的能力得到提高。這樣,投入正式運動時,才能更好地提高成績。

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運動之間的休息間隔以二至三分鐘為宜。 課時

準備活動時間

常規練習

一般性準備活動

專門性準備活動

45'10'—12'

2'6'

4'90'

16'—18'

4'8'6'

時間也是決定運動負荷的乙個重要因素,準備活動總的時間應根據季節、溫度、學生的身體狀況等因素略有增減,不能太教條。專門性準備活動的時間更需要根據所學的技術動作的難易程度而調整變化。

六、準備活動的強度

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大小,體質強弱,訓練強度而定。如用心率表示,十五歲到十七歲的學生安靜時的心率為70—80次/min,而運動員只為50—60次/min,這個年齡的學生在做大強度運動時心率為170—180次min ,而同年齡的運動員則可達200—220次/min。大強度運動都是在無氧代謝的情況下進行的, 全訊網|不可以長時間地進行,只能在短時間或間歇時間運用。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運動強度可以分為**:高強度、中強度、低強度。高強度心率在170—180次/min,中強度在150—160次/min,低強度在120—140次/min,

準備活動不能盲目,也不能呆板,必須根據人體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科學地確定負荷量。負荷量過小, 起不到準備活動的作用;過大,又會使疲勞早出現,不利於體育學習。因此,從教學實際,準備活動的負荷量以不超過基本負荷的1/3,心率110~130次/分為宜。

準備活動的運動量,取決於正式練習或比賽的強度和性質。同時,也取決於人體現有的機能狀態和客觀外界環境的條件等等。時間短、強度大的劇烈專案的比賽,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強度要相應加大,使身體充分活動開,避免使肌肉韌帶突然處於極度緊張狀態,突然被拉長而受傷。

在天冷的情況下,準備活動的運動量要大大提高肌肉濁以以免造成肌肉拉傷,在身體感到疲勞的情況下,進行難度較大的動作練習和比賽,準備活動的量要加大,注意充分動員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克服人體惰性,這樣,才能避免受傷。值得特別重視的是準備活動的內容安排,也同正式訓練的原則一樣,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小幅度到大幅度。

總之面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新的課程理念,在研究和**體育教學方法的同時,不能忽視準備活動;在備課程資源,備老師,備學生,備器材,備場地的同時一定要在準備活動上多下功夫;體育教師應善於運用組織準備活動,全理的科學的安排準備活動,必須十分重視這一環節,以保證體育課獲得良好的效果;同時也要重視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訓練、比賽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樣才能預防和避免受傷,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訓練水平,運動水平創造優異成績,促進人體器官和系統的正常發育和全面發展,增強體質。

準備活動及其在體育訓練中的作用

關鍵詞 準備活動體育訓練作用 體育訓練前做準備活動,目的是使人體能夠有準備地從相對安靜的狀態逐步過渡到運動狀態。人體在相對安靜狀態下各機能活動水平較低,而在運動時,各器官系統為了適應較緊張的工作狀態,必須提高自身的機能活動水平,人體機能活動水平的這種調整就能通過準備活動實現。另外,運動損傷是影響運動...

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幾個問題

人們在從事比較劇烈運動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準備活動,目的就是使學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克服神經機能惰性,加快運動神經傳導作用和反應速度,使人體盡快地由安靜狀態進入工作狀態,作為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小學體育教師一般都比較重視,但在實際教 用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對準備活動的意義認識不足 運動生理...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申繼亮教授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教師為了成功實現教學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支援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 假設,進行積極 持續 周密 深入 自我調節性的思考。教師的教學反思是乙個能動的 審慎的認知加工過程,也是乙個與情感和認知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