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反思

2021-07-11 21:53:25 字數 1330 閱讀 6029

《孔雀東南飛》是一首漢樂府敘事長詩,被沈德潛譽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全篇357句,1785個字。作品為詩歌卻包含了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賦比興手法、互文等大量的文言文知識。雖講過幾次,考慮到突破過去的教學侷限,再次遇到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從內心有牴觸心裡,在教學順序上,自然的把這篇文章放到了最後講解,想用更充分的時間來設計構思,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以往對這首詩的教學偏重於知識性,對故事大意簡單介紹之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次多意等諸多知識點上,完全忽略了這篇文章的文學性,總覺得花很多時間來欣賞閱讀太浪費時間,現在看來確有因小失大、顧此失彼的感覺。

對於同一篇文章,不同時間的處理教學思路會有不同。作為對口公升學班語文拓展模組的最後一篇文章,總有種特別的願望,想把這篇壓軸作品設計的更加精彩,試圖淡化詩歌知識性,突出它的文學性,由唱獨角戲,變成開放性的欣賞大戲,所以第一課時把時間勇敢的讓給了學生,第二節課我再去強調知識點 。

首先,讓學生課下充分預習,借助網上資料查閱和課文相關的愛情悲劇至少三個,利於理解課文悟出主題。學生參考了大量的資料,既有利於對本文的理解,也擴充了知識儲備。

其次,利用課上時間,讓同學們結合注釋默讀文章,很多同學在讀完第一遍的時候就能複述故事的全貌,大家互相比看誰說的更詳細生動,誰的表達更加流暢,其餘同學新增補充。即使個別同學基礎差些,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也能理解全文大意。

第三,學生分較色朗讀後,課代表帶大家畫出重點掌握字詞,(主要是讀音,前提充分的預習),出現知識性錯誤我進行指正。

第四,班長主持,就劉蘭芝、焦仲卿兩個人物開展一場討論會前提必須以課文內容為依據,不能沒有根據泛泛的說。

第五,讓學生自己感受美,欣賞美,領悟文學美,而不失讓老師代替去欣賞,掰開揉碎了得東西是沒有味道的,只有自己琢磨品味才能悟出真意。

一篇文章由老師的「一家言」變成了「學生言」,老師由前台走到了幕後,從「表演者」變成了「導演」,進而變成了「觀眾」和顧問,雖是一節課的時間,這麼大膽的設計是以往沒有採用過的,效果如何呢?忐忐忑忑地按著自己的設計上完了課,覺得還是有很多收穫的。

第一、 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到能動,參與性大大提高,吃、等有所改觀。

第二、 學生主持,大家參與,大大激發了學生興趣,增強了語文的趣味性。「情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由「苦」學,變「樂」學。

第三、 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有所提公升,角色的轉化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當然還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一點是:把時間給學生後,計畫性,時間安排性不強,雖說也完成了學習任務,但感覺倉促,重點內容不夠突出,也不乏有學生趁機起鬨的現象,原因在於任務還不夠明確,組織有些散,有待需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

《學記》曰:「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知困,才能補不足,對於我們教師而言,就要求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 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 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 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 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 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 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 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 幸復得此婦 ...

孔雀東南飛

序曰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

孔雀東南飛

原文解讀 漢末建安 中,廬江 府小吏 焦仲卿妻劉氏,為 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 投水而 死。仲卿聞之 亦自縊 于庭樹。時人 傷 11 之,為 12 詩云爾 13 句解 詩前序言,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 地點和人物 情節,交代成詩的經過。遣 逼 二字,集中表現了故事的矛盾衝突,全詩圍繞 遣 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