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案

2022-12-13 00:24:07 字數 4774 閱讀 9814

第一課時

一、寫作背景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並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裡,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於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漢代的民歌,是當時國家**機關樂府所採集的,配上樂曲來歌唱,入樂的歌詞便稱為樂府詩(「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機構。它的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蒐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今天所能見到的大部分是東漢時期的作品。這些詩篇不為儒家詩權所束縛,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較真實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生活,傳達出社會底層人民的心聲。

這首詩最早見於《玉臺新詠》,可能從建安以來,在群眾中流傳已久,而到六朝才寫定的。雖然經述文人加工,但民間文學的特點仍很顯著。

二、作者簡介

徐陵(公元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南朝陳朝人。幼聰慧,八歲會寫作,十二歲就懂得莊、老的道理,長大以後,更博涉史籍,縱橫有口辯。

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08年)官東宮學士。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以兼通直散騎常侍出使到魏。**陳為王兵尚書,歷任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等職。

後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卒,年七十七歲。

《玉臺新詠》中「玉台」一名的取義,從徐陵序文裡「周王璧臺讓,漢帝舍屋之中」看,它的語意應是指說「後庭」,所謂《玉臺新詠》,是說這是一部供給後庭歌詠的新詩集。

三、《孔雀東南飛》簡介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開頭一篇小序,敘述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但成詩時間可能稍後一些。

本詩選自南朝陳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全詩357句、,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

四、情結結構

依照情節發展,給每乙個部分擬一簡短標題,即思考和練習一。

托物起興(1段)→蘭芝自訴(2段)→仲卿求情(3-6段)→決心自遣(7-8段)→拜別阿母(9-10段)→夫婦明誓(11-12段)→蘭芝見母(13段)→蘭芝拒婚(14-19段)→阿兄逼嫁(20-24段)→生人死別(25-27段)→仲卿別母(28-30段)→兩人殉情(31-32段)→化鳥雙飛(33段)

五、課文分析

全詩是按仲卿、蘭芝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的。

六、人物形象

認識劉蘭芝

1、詩中焦母遣歸劉蘭芝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2、對此劉蘭芝是如何辯解的?

明確:「事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3.你認為劉蘭芝是個怎樣的人?結合文字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結論:

勤勞能幹(「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多才多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有禮有節(嚴妝辭母「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

堅強自尊(「徒留無所施」、「及時相遣歸」)

不慕富貴(拒絕與縣令家為婚)

忠於愛情(「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黃泉下相見」)

小結:堅強、持重,不為威迫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她明白婆婆要驅逐她,就主動要求「遣歸」,對仲卿說「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對婆婆說「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很有教養。阿兄逼婚,她說「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外柔內剛,自有主意。劉蘭芝還是個善良溫順的婦女。

她對仲卿體貼諒解,一方面忠於愛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一方面設身處地,「同是被逼迫,君爾妾毅然」。這樣乙個有著美麗外貌和美好心靈的女子就這樣被焦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驅譴回家,封建家長的蠻橫**由此可見一斑。

焦仲卿:他是蘭芝向封建家長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鬥爭的夥伴,有正義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剛強的一面。但也有懦弱的一面,對母親的責難默默無聲,鬥爭無力。

沒有蘭芝鬥爭徹底,它也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

焦仲卿:他是蘭芝向封建家長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鬥爭的夥伴,有正義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剛強的一面。但也有懦弱的一面,對母親的責難默默無聲,鬥爭無力。

沒有蘭芝鬥爭徹底,它也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焦母、劉兄的言行再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這一特點。

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出體現焦母、劉兄**蠻橫的句子,注意讀出人物的性格

焦母:突出的反面形象。他是乙個極端蠻橫無理的的女性。

對於蘭芝和仲卿的美好愛情,毫無認識和同情,一意專行。對仲卿軟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蘭芝,以維護他的家長威風,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表。

劉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趨炎附勢,醜態畢露,典型的市儈形象。

小結:焦母蠻橫無禮、獨斷專行,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劉兄性情暴戾、趨炎附勢、冷酷無情,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他們正是憑著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拆散了這對對愛情有著美好追求的青年男女。

認識劉、焦反抗性和對愛情的執著追求

劉、焦二人並未屈服在封建家長的淫威之下,看看他們是怎樣執著於自己的愛情、維護自己的愛情的?(讓學生結合課文中人物語言回答)

出示:「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小結:美麗的誓言體現了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舉身赴死的行為維護了愛情的至高尊嚴。雖然在現實社會裡他們是被摧殘致死的失敗者,但在精神世界裡他們是無可置疑的勝利者。

化鳥雙飛,鴛鴦和鳴的浪漫結尾既寄託了人民群眾對自由愛情的嚮往,又昭示了這對青年男女在精神上的勝利。在封建禮法日益嚴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時代氛圍裡,他們敢於舉起反抗的旗幟,堅決地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這無疑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道閃電!

拓展聯想,進一步認識作品社會意義

1、在你所知道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還有哪些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下,為維護自己的愛情而痛苦掙扎?

學生應該能說出梁山泊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牛郎與織女、張生與崔鶯鶯、賈寶玉與林黛玉等等。

2. 小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有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甚至生命遭受無情的摧殘!

雖然他們大都進行過激烈的抗爭,但在封建勢力相當強大的時代,他們根本無法擺脫被吞噬的命運。魯迅先生說過,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隨便翻開一頁都是血淋淋的。《孔雀東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就在於,通過焦、劉二人的悲劇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的吃人本質,熱情歌頌青年男女忠於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寄託人民群眾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熱切嚮往。

第二課時

一.表現手法富有民族特色了解漢樂府民歌常用的賦、比、興手法

1.關於「賦」

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1.出示「賦」的詮釋:

「賦者,鋪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詩集傳》)

即鋪陳直敘。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是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鋪陳、排比手法,誇張、渲染地寫盡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態。它實際上也就是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只是受漢大賦的影響,描寫更加細膩更加淋漓盡致,往往一氣貫注,渲染某種氛圍和情緒。賦,一般分為三類,賦景觀物象、賦事態情狀、賦人物形象。本題兩處賦人物形象,我們從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賦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手法,如《沁園春長沙》上下闋均用了賦,平時要注意鑑賞並運用。

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於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2. 你能從詩中再找出幾段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並說說其作用嗎?

第二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繁瑣?(引導學生了解「賦」的特點及作用)橫向鋪陳:2段——「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明確:——按時間順序,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幹,多才多藝,很有教養,為被逐作鋪墊。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

橫向的鋪陳——9段詳寫蘭芝離家的打扮:「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明確: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誇張性的鋪陳,意在表現蘭芝被逐離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定自若,突出「精妙世無雙」這一點。這既是對蘭芝的讚美,也是對扼殺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譴責(魯迅: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摘自《再論雷峰塔的倒掉》)。21段「府君得聞之……鬱鬱登郡門」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

第21段,鋪敘太守家迎娶劉蘭芝的熱鬧隆重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劉蘭芝的身價,說明她確實是個「精妙世無雙」的女子,反襯了焦母的獨斷無知,讓讀者為劉蘭芝鳴不平。

總結: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於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在我們學習過的樂府民歌《陌上桑》、《木蘭辭》中,這種手法也有運用。能否想起來幾句?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課後同學們注意體會比較。

2.精彩的比喻

關於「比」(即比喻)

出示「比」的詮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詩集傳》)

從詩中找幾個運用「比」這一手法的句子,並說說其表達作用。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 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 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 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 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 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 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 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 幸復得此婦 ...

孔雀東南飛

序曰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

孔雀東南飛

原文解讀 漢末建安 中,廬江 府小吏 焦仲卿妻劉氏,為 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 投水而 死。仲卿聞之 亦自縊 于庭樹。時人 傷 11 之,為 12 詩云爾 13 句解 詩前序言,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 地點和人物 情節,交代成詩的經過。遣 逼 二字,集中表現了故事的矛盾衝突,全詩圍繞 遣 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