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反思 小烏龜的蘋果樹

2021-07-11 21:47:06 字數 2657 閱讀 9351

小班數學活動:小烏龜的蘋果樹

1、設計思路

當主題進入《蘋果和橘子》之中,小朋友從家裡帶來了各種水果,其中帶來最多的是蘋果,但是蘋果長在**?又是怎麼長出來的?這些都將是寶寶們在新主題《蘋果和桔子》中共同討論的話題。

借用《學習》書上的故事《小烏龜看爺爺》的前半部分的故事情節,因為這則故事非常生動有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後半部分我們進行了改編,將原本是語言活動的乙個素材,變成了數閱讀的繪本,將數的元素貫穿其中,深受孩子的喜歡。

再說在上次的《小雞捉蟲》數活動中,小朋友已初步嘗試了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了比較多少的活動,但是在物體排列的方式上有所變化時,孩子們就搞不清楚到底誰多誰少了,因此,通過今天的活動《小烏龜的蘋果樹》,讓幼兒嘗試一一對應、數數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並能手口一致點數說出總數的方法。

二、教學活動反思與調整

1.教學活動的目標調整與反思:

在活動中,我立下了這樣兩個目標:

● 學習手口一致點數並能說出總數,嘗試一一對應、數數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 初步體驗在幫助別人中而獲得的快樂。

在活動過後,我發現,對幼兒的目標確立還需要更加的具體化,根據《學習》書上的要求,應該對幼兒明確學習幾以內的點數,這樣,對於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能夠有乙個更具體化的目標。

調整後的目標:

● 在幫助小烏龜撿蘋果的情境中,學習5以內手口一致點數並能說出總數,嘗試一一對應、重疊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 初步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以下是我設計的在實物操作上的環節:

● **ppt,觀察情景圖:小烏龜家的蘋果樹

● 幫助小烏龜撿蘋果(幼兒操作練習):教師示範撿蘋果,並根據撿到的蘋果數量找到對應的點子卡片。

● 幫助小動物解決困難:根據小動物撿的蘋果數,分別用數數,一一對應和重疊的方法來比較蘋果數的多少。

● 活動結束:烏龜爺爺感謝大家的幫助。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在實踐操作中我還是遇到了許多我之前沒有預設到的問題。

1.如何使在完成活動目標的同時又不脫離故事情節的發展?

在第一次活動結束以後,我和指導老師仔細的回顧了一下我的上課錄影。站在乙個旁觀者的角度,雖然無法很透徹的做自我剖析,但是乙個非常大的問題,我清晰的發現就是我在每個環節的銜接上做的不是很好。例如在數完了小動物們一共撿了幾隻蘋果以後,我馬上就跳到下個環節,要求幼兒去幫幫小烏龜撿蘋果,顯然,情節的轉換上略顯生硬。

還有在最後幫助小動物解決好困難以後,直接跳到烏龜爺爺吃到蘋果後心裡很高興這樣乙個最後環節。環節與環節之間的處理使得原本生動活潑的故事變得有些模式化。於是我想,在這之間簡單的加一些過渡語是否更好呢?

畢竟,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故事情節的生動性是誘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在幫助小烏龜撿蘋果前,我可以加一句:「蘋果掉的滿地都是,小動物們都忙不過來了,那寶貝們一起也去幫烏龜撿蘋果好嗎?

」這樣的一句話不僅使得環節與環節之間鏈結的更流暢,也更能夠使孩子們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2.在幼兒操作前的示範環節是否應該由幼兒自己示範效果更好呢?

在幼兒操作前,我安排了乙個示範的環節,意為根據我的示範,能讓幼兒能夠更明確自己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其中的重點我在示範中亦會一一的再做強調。但在實踐中,我發現,幼兒並不「耐煩」於看你的示範,而是乙個個有點躍躍欲試的樣子。

所以在第二次的活動中,我安排了由幼兒自己來示範,顯然,幼兒比第一次要耐心多了,似乎也聽的更仔細了,彷彿就像在等著示範的幼兒出錯一樣的,乙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看他做的對不對。所以,我認為,在這個環節換上幼兒自己示範更好,如果做錯了,那麼在集體的糾正中又是做了一次示範,對幼兒接下來的操作又是一次經驗的加強。

3.如何用更適合幼兒的語言來表達?

在最後乙個環節中是要傳授給幼兒一一對應和重疊的方法。這顯然是我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乙個難點,如何用適合幼兒的語言成為了乙個我的困惑。如果用過於說教的口語,顯然並不適合小班的孩子。

那麼怎麼在枯燥的說教中加入趣味的元素呢?在指導老師的提點下,我發現,其實加入一些幼兒話的情節,把孩子們平時交談中的用詞用進去就好很多了。例如在告訴幼兒什麼是一一對應的方法時,在第一次活動我只是簡單的說:

「小狗撿了乙個,長頸鹿也撿了乙個,我們用一條線來連起來。」在第二次活動中,我換了一些詞,變成:「其實我們可以用一條長長的線來幫助我們比一比誰的蘋果多。

長頸鹿沒有蘋果可以和小狗的蘋果用長長的線連起來了,所以呀,是小狗撿的多。原來用一根線把兩個小動物的蘋果連起來也可以幫助小動物。」既不脫離情節又生動化了,效果也非常的好。

所以在數學活動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話語能使教學的效果更好。

4.如何抓住幼兒的語言做積極且恰當的回應?

一樣是新教師最怕遇到的「課堂回應」問題。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的,就算老師預設的再多,還是難免碰到一些你想不到的回答,如何應對這些回答,這不僅是要靠平時課堂經驗的積累,也要靠平時自己細微的觀察。例如在問到孩子們:

「小動物們在看到掉落的蘋果是會怎麼做?」時,預設的答案是幫助小烏龜撿蘋果,但是就是有孩子回答:「去吃蘋果。

」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我不能假裝自己沒聽見,其次我也不能說孩子說錯了,於是我想了想就說:「對啊,小烏龜家的蘋果又大又紅,人人都想吃,所以烏龜爺爺也想嚐一嚐呢。」這既回應了孩子的答案,也將孩子的思路引向了幫助烏龜爺爺。

同時在回應孩子的時候,要抓住孩子說話的乙個點,例如,同樣的問題,有個孩子回答說:「幫小烏龜拿地上的蘋果。」我認為必須換成「撿」這個詞更適合,於是在重複幼兒的回答時我用了撿,這樣也是對幼兒乙個動作詞經驗的豐富。

所以,如何回應幼兒的問題是要靠我們平時的觀察和積累,同時也是我最需要提高的方面。

男孩和蘋果樹的故事

那是關於乙個男孩和一株蘋果樹的故事。有一棵蘋果樹,好愛乙個男孩,男孩每天都會跑來,收集他的葉子編成皇冠,扮起森林裡的國王,男孩會爬上樹幹,抓起樹枝盪鞦韆,吃吃蘋果,累了就在樹蔭下打盹兒。他愛這顆蘋果樹,蘋果樹也愛他,看到他很快樂,蘋果樹比他還快樂。時光飛快的過去。小男孩變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蘋果樹玩...

一棵蘋果樹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蘋果樹。乙個小男孩每天都喜歡來這兒玩。他有時侯爬到蘋果樹上吃蘋果,有時躲在樹陰下打個盹兒 他愛那棵樹,那棵樹也愛跟他玩。時光流逝,小男孩漸漸長大,不再來樹下玩了。一天,男孩回到樹旁,一臉憂傷。樹說 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 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樹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

我愛家鄉的蘋果樹

我的家鄉在河北,美國和美國,美國和美國。我的家鄉有高大的楊樹,有優雅的柳樹,但我最喜歡的是蘋果樹。春天,春雨後,蘋果樹出新枝,長出綠葉。起初,葉子很小,後來葉子長大了。幾天後,蘋果樹開花了。那朵花與白色粉末,可以美麗!一陣微風吹來,花枝在跳跳舞快樂的舞蹈,吸引了一群可愛的小蜜蜂。後花,熊乙個小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