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課程教學反思

2021-07-11 02:18:01 字數 4353 閱讀 8195

擬寫人:趙遠儀

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賴課堂。學生對物理的認識、興趣、愛好的培養,對物理規律的掌握都離不開這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教師對學生智力的開發,物理方法的傳授,研究分析物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實驗能力的提高等也大都在課堂內完成。課堂教學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結果,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教師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預想的目的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該教給學生什麼?該如何去教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自我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充分注意情感的激發,做到形象生動、和諧協作,奇異多樣、幽默風趣,使物理課能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物理的「相思性」,使學生熱愛物理、喜歡物理,進而學好物理!素質教育其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選擇最好的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利用多種手段,使課堂充滿生氣,提高教學效果。

那麼,該如何去啟用我們的物理課堂,如何使我們的教學效果得到更好的優化呢?

一、建立健康的師生情感是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動力源泉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愛生和學生的愛師是師生間心理互補的基礎。

這種相互儲存的關係決定了師生關係的和諧,並成為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礎。師生關係一旦形成,具有永續性,它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師生關係融洽,它能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學生才會親近老師,老師才有機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心理上,乃至生活上的一些困難,與學生一起研究學習物理的方法,消除高中生對學習物理的心理障礙。

中學物理課「觀察—實驗—指導—討論」教學不僅是以全方位的資訊傳遞為渠道,在民主、寬鬆、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交流,而且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最微妙、最細膩的情感交流過程。教師對學生「情之所至」,學生對教師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正所謂金石為開。可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直接影響教改課堂教學活力。

在中學物理課「觀察—實驗—指導—討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同學生擴大接觸,增進了解,加深友誼,關心和愛護學生,對學生多乙份同情、理解,少乙份指責、批評。這樣,課堂上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就會縮短,以至於親密無間,教師的表揚,學生會以為是鼓勵,教師的批評,學生會體會到愛護。同時教師要學會容忍、支援不同的意見,允許學生在學習上犯錯誤,要學會容忍學生在學習上的錯誤。

容忍是人生一道最美的風景,它能驅散「頭」的陰雲,融化眉宇的憂傷,喚回迷失的良知,敲醒沉睡的愛心。容忍像一把密鑰匙,隨時都可以開啟心靈的鏽鎖,消除衝突、矛盾和偏見。學生心理的不產生恐慌感。

即使見解偏激完全可以理解。容忍,給他們嘗試錯誤的經歷,他們體驗失敗,從失敗中崛起、體味、總結、奮進,從而達到追求探索的目的。這樣教師的一切教學手段都將化作學生求知的動力,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心態,達到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相反,如果師生關係緊張,表揚學生會以為是哄騙,批評學生則以為是整人,從而造成對抗情緒,破壞課堂氣氛,這將影響課堂教學的組織和進行。

二、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可以拉近你和學生的距離,可以讓你和學生一起營造寬鬆、互動的課堂氛圍

一堂物理課,從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看,都要求我們不能只注意體現物理的科學性、嚴密性,只體現物理學的難、抽象等等,更應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使用一些相聲藝術,充分利用漢語言文學的寶庫,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課堂鬆馳有序,使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調節,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在藝術的氛圍中學習物理,使他們聽得輕鬆,學得自然。同時能使學生感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對物理教師的親切感。物理學的許多內容已給我們提供幽默風趣的材料,我們應當充分的加以利用。

例如:牛頓第三定律可以用成語「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語言來表述。楞次定律可配以成語:

恩將仇報、以怨報德等。自感現象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電功的計算公式:

,可說成是你(、我(i)、他(它)的乘積。類似這些可舉出很多,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均可自由發揮,這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中由於各種原因,隨時會發生變化,有時乙個意外或乙個錯漏,也可以成為我們充分發揮教師語言藝術的機會。

在語言藝術方面,還應包括必要的形體語言的配合,教師的乙個點頭,乙個微笑,乙個轉身,乙個停頓,乙個徒步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語言魅力是無窮的,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它,使其能充分發揮其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啟用物理課堂!

三、我們要創造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精髓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方面,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有其動機。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動機和教學效果是成正比例趨勢,即教師教的動機和學生學的動機如果正確,那麼教與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就高,課堂氣氛就顯得活躍,教學效果就好;反之就不好。但教學動機與教學效果間的一致性不是絕對的,當教學動機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教學效果不僅不能同步提高,反而會使教學效果超低,其原因是過強的教學動機導致了師生情緒過於緊張,可能使師生眼界狹窄、思維侷限,教學受到阻礙,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因此,在中學物理課「觀察—實驗—指導—討論」教學中起引導作用的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動機,輕鬆上陣,讓課堂充滿活力。

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只注意幾個尖子生,應尊重熱愛所有學生,對每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滿懷期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說話,而不是偏愛一部分,嫌棄一部分,這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把我們的教學活動跳出昔日單純劃一傳授知識的窠臼;才能摒棄「師尊」則「生卑」的僵局;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活動的民主和諧。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讓課堂充滿活力。

(二)、用貼近生活的事實,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

學習物理,重要理解,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使物理概念和規律具有深刻的「物」的基礎。在重視對概念和規律得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枯燥、難理解的過程。如在講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時,先用多****楊利偉乘坐載人宇宙飛船公升到太空中環繞地球運動時的情況,**他在飛船中的姿勢和動作,給學生提出問題。

搬一把台秤到教室,讓學生站在上面測體重,並觀察當人在上面突然下蹲、突然站起時,指標示數有什麼變化。再利用已學的牛頓定律知識,從理論上驗證,使學生認識超重的概念。對於完全夫重的概念,學生最容易混淆,認為物體沒有重力。

用紙杯實驗,在杯底挖一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裝滿水,讓杯自由下落,手指鬆開,可以明顯看到水不從小孔漏出來。讓學生體會水在下落過程中重力是存在的對杯底完全沒有壓力。

(三)、充分挖掘物理自身的美,重視物理學史的教育,在課堂上滲透人文教育。

物理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之美。教師要努力去發掘出來,並通過自己的教學將它藝術地展現給學生。如果教師不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欣賞物理的美的話,物理學仍只是一堆事實和公式的堆砌,物理學習也只會讓學生望而卻步或索然無味,學生最終的體會也只是物理難學。

只有教師通過立美活動,在知識教學中融合美的發現、美的表演、美的意境,使學習在一種主動**的愉悅心境中進行,使物理教學成為求真與立美的統一。物理課堂教學就是要充分去展示這些美。

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凝聚著許多物理學家的心血,而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的研究過程及物理學家的小故事,學生很感興趣。例如新編高中教材中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進行介紹,通過從第谷、克卜勒、到牛頓和卡文迪許,展示了萬有引力定律發現的全過程,讓學生了解了牛頓所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所包含的意義。教師在課堂上既對學生進行物理探索方法的教學,又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同時物理學史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在物理概念、規律、原理的講解中,滲透大量的健康的人文教育精神,能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多介紹一些如愛迪生是怎樣發時燈泡的,倫琴是怎樣發現x射線的,麥克斯韋是如何建立電磁場方程的等等物理學史;在講到放射性元素鐳時,講解居里夫人的一生都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不怕放射性對人體有害,因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而死於白血病,但她那崇高的精神對學生是有感染力的,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指導學生探索方法。

(四)、充分利用現代多**技術,既錦上添花,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的出現,給我們又增加了一些現代教學的藝術,如利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的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某些小設計,小發明直拉展示給學生,可提高學生學習物理成功感受,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某些定律定理用計算機做出來在展示在大螢幕上就更加形象直觀,對物理量的變化和分析學生就非常好理解,學生說一看我就更清楚了;某些生活現象用多**動畫展示,再配合聲音的效果,就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能維持學生學習熱情,學生配合教師,主動參與分析,效果很好。大大方便了物理教師,再不用口乾舌燥的去講解,而且效果還不是很好,學生理解起來還是存在障礙,運用多**技術輔助教學,才真正做到了現代化的教學,做到了新課程理念的真正精髓所在!

綜上所述,作為物理教師可以多範圍、多渠道地去開發、啟迪學生,課堂教學更應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戰場。從每一堂課入手,大膽的改變教學觀念,更新課堂管理、創新課堂結構,採用課堂完全「開放」的辦法,讓學生在完成自我中去獲的知識,去促進創新意識的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取得較好的效果,最終達到物理教學的優化!

新課程物理教學反思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新課改的實施,給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對高中物理教學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通過一年的高一物理課堂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很多,下面對新課程物理教學進行反思。一 培養學生方面的反思 1 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才會更加尊...

新課程物理教學反思

進行開放性物理教學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避免物理課堂的枯燥乏味,課本上比較抽象的知識點,要以校內資源為主,積極開發利用當地高校 工廠等單位的資源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此外,教師自製教具,合理開發身邊簡易器材進行課堂教學,同時可以調動學生自製學具,發動學生 收集資料 豐富教學資源,這樣可以充分發揮...

新課程教學反思

一 備課時要體現 三備 的思想 在教案裡面,要體現備教材 備學生 備方法的思想。設計的具有梯度的,環環相扣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以及興趣愛好來設計問題。通過設計問題和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的具體過程,實際上就實現了教材上的知識和技能目標,在學生回答問題 討論問題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