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

2021-07-10 21:25:41 字數 2034 閱讀 9380

一、在數學學習中學猜想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教師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就如本節課上,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創造過程應該是鮮活、生動而有趣的。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結論並不很難,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比較容易發現。怎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波利亞的一段精彩論述啟示了我,他是這樣說的:

「我想談乙個小小的建議,可否讓學生在做題之前猜想該題的結果或部分結果,乙個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種猜想,他就把自己與該題連在一起,他會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他便主動地關心這道題,關心課堂的進展,他就不會打盹或搞小動作。」 確實,,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從心理學角度看,猜想又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斷。

如今,它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於是,在教學中,我組織了猜想活動:我多**出示一組大小不同的長方形(長和寬進行變化),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猜一猜: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可能與它的什麼有關係?一組感性學習材料的提供和適當啟發,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

學生憑著對學習材料的直接反應,很有預見性地作出了大膽的設想:長方形的面積大小跟長方形的長和寬有關。學生有了這種猜想,就使接下來的探索過程有了方向和目標,使學生對解決問題充滿了自信。

二、引導參與**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乙個以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所謂學習的過程不是乙個由教師向學生單向輸出、傳遞知識的過程,更不是乙個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資訊的過程,而是乙個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的意義與自我發展的過程。很顯然,這個知識構建的過程是不可能由別人來完成,它必須借助於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的知識經驗之間發生互動作用來完成。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研究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對數學的理解。

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與它的長和寬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接著,我進一步對此進行研究。學生通過擺一擺、量一量、畫一畫等方法知道了作業紙上各個長方形的面積。

又通過填表、計算等方法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這**發現的過程中,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的活動中,使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反思自己的教學流程,我發現本課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課堂提問還需進行錘煉。

在組織學生實驗**「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中,當要求用身邊的學具出各個長方形的面積時,學生因為受到一定的暗示(課前讓學生準備1平方分公尺、1平方厘公尺的學具若干個),在操作活動中方法顯得比較單一(基本上採用面積單位去測量)。如果教師在布置操作時換個問法:你能用哪些不同辦法知道下列圖形的面積嗎?

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同時教師深入小組,進行點撥指導,思維之光定在課堂綻放異彩。

皮亞傑認為:獲得數學知識需要經歷到其中具體操作和形式操作之間有一條鴻溝,需要通過表象操作的訓練才能跨越。這跨越的過程就是將具體操作經驗上公升為數學思維,即所謂「活動內化」的過程。

教學中在學生經過多次具體操作獲得初步、模糊的直觀經驗後,我出示乙個新的長方形(長6厘公尺,寬3厘公尺)讓學生猜一猜「面積可能是多少」本想引導學生把實踐操作中模糊的直觀經驗逐步提公升為清晰的表象,讓學生運用表象操作獲得深刻的體驗、感悟,實現具體動作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飛躍。然而由於資料設計欠考慮(周長與面積湊巧都是18),不能很好地促進部分學生對「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之間關係」的猜想,反而給人以前後脫節、過程受滯的感覺。

2. 提高反饋的有效性。

因為不熟悉多**教室中的裝置操作,為了避免意外,臨時改學生操作演示為課件演示,特別是當學生匯報中出現測量錯誤,沒能通過上台操作暴露其思維過程,有效評價、調控教學。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

太白小學 唐偉 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通過這一堂課我希望學生掌握什麼?如果單純是學會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那麼傳統的式教學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做到,但是這樣的話,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乙個容器,他今後再學習類似知識仍然需要老師的灌裝 而現代的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因此在設計時,...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

4 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通過自主 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後,練習中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籃球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特別是在計算特殊圖形的面積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發揮想象,重新分割或補充,得出正方形或長方形...

《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

吳劉丹陽 今天上完了 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一課,感覺到學生對長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掌握程度還可以,但從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本節課圍繞引導學生 發現 長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學生經歷了 實驗 猜想 驗證 的科學研究過程。即先引導學生嘗試求出長5厘公尺 寬3厘公尺的長方形的面積,逐步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