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共同成長

2021-07-10 20:58:24 字數 2952 閱讀 2651

數學石門縣皂市鎮中心學校李宜紅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實際中,我通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進行反思和研究,開展創造性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適合學生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得到了發展。

一、師生在問與答之中共同成長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疑問。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鼓勵學生提問,歡迎學生提問,強調「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對於學生的疑問,我或疏導,或引導,或指出錯誤,或指點迷津,或互相研究,互相**,盡量使學生心中釋然。

當然,這其中也有我一時半刻不能解釋的疑問。這時,我會坦然地面對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敢於向學生說對不起,並答應一定幫他解決疑問。回去之後,學生的疑惑促使我不斷思考,學生的需要成了我學習的不竭動力。

我開始反覆研讀資料,認真思考問題,最終還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有學生問:在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如何估算總體平均數?

當時我心中一愣,一時語塞,因為教材中根本沒有提及到這個問題,我壓根兒也沒有想到學生會有此一問。後來,我翻閱了新課程標準和其它相關資料,但均沒有找到答案。這時我不得不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最後想出了一種獨特新穎的計算方法。

告之學生,學生獲益匪淺。應該說,我得益於學生的提問,而學生受益於我的思考,就這樣,我與學生一道奏響了共同成長的旋律。

二、師生在探求規律中共同成長

有些規律對教師來說是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未知的。教師可讓學生經歷乙個再發現的過程,讓他們經歷發現的一般歷程,掌握探求規律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如:探索四邊形的中點四邊形時,教師及時拋磚引玉,啟發思維,引導學生探求更深層次的規律,找出呈現這些規律的根源;而有些規律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未知的,這就需要師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如:在學完菱形面積公式

s菱形 =ab(a、b分別表示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後,有學生問:如果四邊形不是菱形,這個公式還能不能用?這個學生的提問雖然很意外,但卻很有見解。

我在高度評價這個學生之後,再引導學生一起進行探索,最後得到乙個重要結論:這個面積計算公式可以推廣到更一般的範圍,即只要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時(不一定非得是菱形),公式s菱形 =ab就可以運用。這份意外的收穫,對學生來說是驚喜,對教師來說是成熟,師生共同成長就這樣蘊含在不知不覺的探索中。

三、師生在甄別錯誤中共同成長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時,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些錯誤其實是很寶貴的反饋資訊。長期以來,我在作業批改和考試閱卷中養成了乙個習慣,即隨時把學生的錯誤例項記錄下來,形成錯誤集。

然後,我會將這些錯誤及時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判斷錯誤,尋找錯誤的根源,並及時矯正錯誤,無論大錯還是小錯,無論現在的錯還是將來的錯,一律都不能放過。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以免學生再犯同樣的錯誤。對於典型性的錯誤,我在全班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認識錯誤,自覺糾正錯誤。

與此同時,我還要求每乙個學生建立自己的錯誤矯正集,收錄相應的錯誤,隨後糾正錯誤。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學生不僅增強了判別錯誤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矯正錯誤的能力。

四、師生在教學反思中共同成長

師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是重要的。對於教師來說,通過經常的教學反思,可以對教學的設計過程及預期的效果進行不斷地分析和**,反覆體味新觀念的滲入是否合理;通過經常的教學中反思,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不斷調節與修正;通過經常的教學後反思,可以深入細緻地**整個教學活動的長處和不足,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形成自己的風格,讓新的觀念、方法更好地指導今後的教學工作。如:

我在講兩圓的位置關係時,學生對五種位置的判斷十分凌亂,條理不清,學生普遍感到困惑,如何讓學生學得輕鬆呢?我經過反思後找到了乙個好辦法:設兩圓的半徑分別是r和 r(r>r),圓心距為d,利用數軸上的數量關係來判斷圖形的位置關係,非常直觀易懂,如圖所示。

在實際教學中,不僅我自己注重反思,我還經常鼓勵學生也進行學習反思,不斷總結經驗,以昇華他們的學習。有一次,我發現學生經過反思,並通過相互交流,總結出「雙垂直圖形」的性質共有

七、八條,從中找出的關係式多達三十多個。這樣一來,同學們的思路像開啟閘門的水一樣奔騰活躍起來,思維十分開闊。

五、師生在實際應用中共同成長

眾所周知,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數學在生活中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因此,我意識到只有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數學的應用,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學生才會對所學的知識加以理解,得到鞏固。

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行數學分析和數學處理,嘗試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如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策劃商場盈利方案;測定當地電視塔的高度;設計美觀的園林圖案等等。在此過程中,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參與教學研究的一般歷程,了解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背景,領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取新知的體驗。

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提高了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的能力,從而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願望。

六、學生思維的差異錘煉著我的思維的成熟性

人的思維是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也不例外。有時候,學生能想到的,我卻想不到。從這一點來說,學生是我的老師。

因此,我學會了不斷轉換教師的角色,從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轉換成學生的合作者,更是學習者。例如,在解數學題時,有些題目的解決可能不只一種,常常是一題多解。作為教師,很可能想得一種、兩種甚至多種,但也有可能無法窮盡所有的解法。

而學生思維的差異性往往折射出解題的多樣性,有的解法因為獨到精闢而精彩絕倫,恰好彌補了教師思維上的不足,因此博得老師們的喝彩與稱讚。然而我的思考卻沒有就此而止,讚嘆之餘,對學生的解法加以判斷、修改、完善和總結,然後及時反饋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地訓練,思維品質也不斷提公升。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通過對一題多解的研究,使得數學思維不受一解、一法、一式的限制,因而大大拓寬了思路,養成了多向思維的習慣,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並且通過新解法的再思考,問題的再推廣,往往又會發現新方法、新技巧和新知識。教師和學生的思維互相補充,逐漸豐富,相得益彰。

我與學生共同成長

作者 吳芳珍 文教資料 2012年第03期 摘要 本院實行自主招生已有兩年,這些 特殊 學生身上的種種表現和點滴成長都引起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作者從班主任的角度,就自主招生學生的特點,結合班級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踐,為學院自主招生學生培養方案提供幫助。關鍵詞 自主招生成長專業實踐 2010年9月我帶了...

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體驗快樂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造輕鬆快樂的教學環境,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需要。快樂教學 能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引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覺得學習 樂在其中 如何使學生輕鬆 快樂地學數學,有主動學習願望,教師就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體驗快樂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造輕鬆快樂的教學環境,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需要。快樂教學 能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引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覺得學習 樂在其中 如何使學生輕鬆 快樂地學數學,有主動學習願望,教師就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