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幾角的認識及使用》教學反思

2021-07-10 07:20:59 字數 793 閱讀 3205

三、課堂教學遊戲化

創設生動情境,調動智障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過程,是乙個充滿心理活動的過程。

如何在教學中,充分調動智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運用課件和在活動中創設生動情境,調動智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智障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創造了有利條件。

運用數學遊戲,營造寬鬆課堂氛圍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是鍛鍊器官,獲取知識,懂得規範和適應社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遊戲在智障兒童的教育中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學生的注意力極不穩定,容易為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他們集中注意的時間大約只有十分鐘左右,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善於運用數學遊戲來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

智力障礙兒童天真爛漫、愛玩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經常要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東西。傳統的教學把這些特徵視為影響學習的缺點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他們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腳,束縛了思維,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上一堂課又苦又累,厭學情緒嚴重。而遊戲教學符合我們培智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特徵。

故我在教學中設計多種遊戲因勢利導,盡量利用學生好動、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學《1元幾角的認識及使用》一課時,我設計了「比一比、賽一賽」的小遊戲,學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很樂意的參與到了遊戲中來。教與學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另外,從生理的角度看,研究表明:當人們精神飽滿時,由於一系列生理反映,整個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提高,在這種情緒背景下進行學習,其效果好於一般情況。我在教學中還多次設計「讀一讀」、「寫一寫」、「取一取」、「買一買」等活動,都有意的引導學生在小小的遊戲中學習、操作,為進一步的學習實踐而「動」起來。

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教學反思

開陽一小 何知英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了解元 角 分是人民幣單位,知道元 角 分之間的進率。重難點是要求學生從量的角度掌握人民幣的單位 大小和進率,並初步學會解答購物活動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人民幣,有時還會使用人民幣,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 ...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1

認識角 本節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於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結合教學前對學生的學習了解,我抓住積累感性經歷。教學時我採用的是先讓學生感知角,豐富學生的感知 二是畫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三是在生活中找角,鞏固對角的認識 四是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與理...

《1到5的認識》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了 1 5的認識 的第一課時,感覺自己在教學中犯了乙個較大的錯誤。課本中把 幾和幾 排在了前面,目的是讓學生熟練的掌握5的分法。在講課時,我拿五支粉筆,讓學生把粉筆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逐步總結出來,並畫在黑板上。然後,我把從2到5的分法全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背下來 我的用意是讓學生在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