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心理課的反思

2021-07-10 03:18:35 字數 960 閱讀 7322

天已漸黑,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開始了第一節心理課。

站在講台上的是乙個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梳著油光鋥亮的小背頭,一身黑色的休閒裝,很是時髦。我眯著眼用很不屑的眼神看著他,對我同桌說,一看就是流氓。他給我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糟糕。

他和其他老師一樣先是做自我介紹,重點是把他所有的榮譽和成就從頭到尾的顯擺了一下。我是最討厭這種人的,自大狂,厚臉皮,臭顯擺,反正就是很不喜歡他,這節課他讓我很不愉快,不過,他的課我到是極其認真的在聽,受益匪淺。

師問:「概括這本書講的內容,也就是說什麼叫心理學,研究什麼的。」

答:心理學是通過人的語言動作來**人的心理

師問:「學習的生命線是什麼,怎麼能獲得牢固的知識?「

答:「問題是學習的生命線,只有**才能得到牢固的知識。」

啟迪教育

這節課我學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啟迪,教育乙個孩子,不能像趕鴨子一樣,把所有知識都一股腦的趕進孩子的腦袋,而是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的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

說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參考西方的教育模式,相對於中國的應試教育,西方的教育更具創造性和開放性。如果把我國和西方的教育之路看做是爬山的路途,那麼前者在旅途中必須不斷翻過一坐坐的高山才能到達山頂,欣賞美景;。但是,在現實中,並不是每乙個孩子都能到達山頂的,成才的畢竟是少數,他們大部分是因為筋疲力盡而半途而廢。

而後者卻是一邊向上爬一邊欣賞美景,景致的吸引增添了他們的興趣,興趣又指引他們不斷前進,在到達山頂的同時也欣賞了美景,對比來看,是不是西方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長久發展更加有益呢?

談了這麼多西方和中國教育的不同,我最想說的就是最大的不同點

在於西方通過啟發和引導使學生獲得知識,而中國是通過書本和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然後用考試檢查知識。我們總在自問,為什麼中國沒有出乙個愛因斯坦?我們不如換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不去培養乙個愛因斯坦?

我個人認為,西方的學生獲得的知識是活的,而我們獲得的知識死的,他們可以用知識創造,大到潛艇太空梭,小到電燈泡;而我們卻只能死守著知識,永遠是文字,理論和書本。

小公升初第一節課

做好小學與初中數學學習的銜接過渡 同學們 大家好 接觸到的初一的學生,常聽一些學生說 這題怎麼這麼難啊 一類的話。對於剛剛公升入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同學只學了一段時間的數學,怕苦怕累,再加上對知識不理解能力的欠缺,產生畏難情緒。結果導致對數學的學習熱情不高 失...

第一節《力》教學反思

7.1 力 教學反思 這是初中物理 人教版 第一堂涉及到力學的課。通過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其達成了以下三個主要目的,一是了解並熟練運用力的基礎知識,二是鞏固並突出了物理實驗的 過程,三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力學部分的興趣和熱情,為之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前的物理課,多以簡單的實驗室器材作單一演示...

第一節浮力教學反思

從新課程 從生活中走向物理,從物理中走向社會 的理念出發,設計本節課時主要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著手,例如 輪船 天鵝浮在水面等現象,進而從 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 的疑問進一步提問,讓學生根據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出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規律。在設計時讓學生動手實驗 貫穿整節課,從而對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