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教學反思

2021-07-09 19:42:21 字數 2424 閱讀 4176

隆回九中:孫平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是《曲線運動》的最後一節,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主要分析了火車過彎道,汽車過拱形橋這兩個案例,通過對這兩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深入理解圓周運動的規律,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體驗,加深物理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本節課基本達到了學習目標。在知識和能力方面:

學生基本學會了分析常見圓周運動向心力的**,掌握了向心力公式的運用;在過程和方法方面:通過合作**,注意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授完圓周運動的案例分析,通過課後與學生交談和自己的思考,現將本節課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本節課的做的較好的方面有:

第一: 引入新課自然流暢,在複習了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知識以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勻速圓周運動物體力與運動的關係: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一定有向心力,且這時,列舉一些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的案例:

火車翻車,汽車彎道、過山車(最高點)等。這些做圓周運動物體的向心力是什麼力,它的大小跟描述圓周運動量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利用問題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學習。

這樣引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流暢自然。

第二: 引導學生思考,拓展知識時,啟發式教學應用恰當。本課在引入新課後對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從供求兩個方面分析,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需要的向心力由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提供;圓周運動是由每一段小的圓弧形的運動所組成的,每一段小的圓弧的運動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圓周運動的一部分, 引導學生思考並拓展出新知識。

為分析火車轉彎時對軌道的側壓力和汽車過拱形橋的中的失重和超重問題做知識準備。在突破難點時分解知識難度,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第三: 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方法得當: 在火車轉彎這個重點加難點問題上,先研究火車轉彎的向心力(給出火車轉彎處內外軌示意圖)和力與運動的關係,然後提出鐵路提速在轉彎處會產生什麼影響?

(給出火車轉彎處鐵軌和輪緣示意圖) 引導學生運用拓展知識思考解決該問題。為了適應鐵路提速,如果調整轉彎處,可以採取那些措施?讓學生進一步熟悉\。

對汽車過拱形橋的問題,首先讓學生分別討論分析過凸形橋時所需的向心力的方向和受力,再通過所需向心力由合力提供分析橋對汽車的支援力與汽車自身重量的關係。讓學生自主分析汽車過凹形橋時對橋的壓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在教學中運用利用例項模擬、理論分析、借助圖形等方法從淺入深,從易到難,層層分解來突破難點。

第四: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設計了一些簡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問題,如:觀察高速路彎道內外側高度有什麼不同,火車在什麼時候容易翻車等問題。

也設計了一些需要思考,團體討論的問題,如:火車如果在水平的彎道上行駛的時候,由什麼來提供向心力;如果讓外側比內側高,能否讓重力和支援力的合力來提供向心力,如果可以,對這樣的彎道上,火車的速度要怎麼規定最合理等問題。讓最先討論出答案的小組來講解,其他小組可以提問,補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本節課教學不足有:

第一: 學生參與不足。首先,雖然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討論的過程中,優生佔據了主要作用,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作業反饋的資訊了解到許多學生對這節知識的掌握並不理想。

這說明他們學的很被動,並沒有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擁有者。他們只有在參與中獲取知識,發展知識,只有讓所有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才能更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解題的規範要求的不夠。在課堂上,學生能夠板書的就讓學生板書,對學生做的不完整的地方,做了補充後,板書不夠規範,有點凌亂。

在解題完成後沒有強調解題嚴謹,規範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第三:在教具的準備上不夠完善,雖然**資料比較豐富,但音訊材料少,學生能夠動手操作的實物材料更是不足。

通過對本節課的教學後反思,我從中得到如下啟示:

第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定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在今後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讓他們多動手多動腦多開口成為課堂的主體。

學生能分析的,讓學生分析,學生能總結的,讓學生總結,學生能板演的,讓學生板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於學生的對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第二:教師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及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在教學中積極了解學生,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通過引導、啟發,使他們走出誤區。成為真正的知識擁有者,並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第三:教學中盡量多引用身邊的物理現象和科技新成果,教學中引用身邊的物理現象,這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好奇感,從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遙遠,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能使他們對物理產生親切感,從而增加學習好物理的動力和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現象、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和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而科技新成果的應用,會增強學生的新奇感,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能動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吸收教研教改新成果,以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要求來組織每一節課。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7.1 行星的運動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基本內容。2 知道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乙個焦點上。3 知道所有行星的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週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這個比值與行星的質量無關,但與太陽的質量有關。4 理解人們對行星運動的認識過程是漫長複雜的,...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1 為了消除火車車輪對路軌的側向壓力,鐵路彎道處內 外軌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度差是根據 和 而設計的.若列車行駛的速率過大,則 軌必受到車輪對它向 的壓力 填 內 或 外 2 洗衣機脫水筒是利用的 機械,將衣服放在洗衣機的甩乾筒內,當甩乾桶高速旋轉時,當 小於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時,衣服上的水滴...

圓周運動教學反思

王榮飛這節課上完以後,坐下來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些想法 從這節課的教學的流程來看,先 地球繞太陽轉動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然後再回顧以前學過的直線運動的知識,如何來描述做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的,引出了速度的定義。馬上提出了如何來描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教師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歸納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