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7-09 09:31:30 字數 2005 閱讀 7502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教學目標: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梯形各個部分名稱。

2、操作中認識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3、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的畫法。

教學重點: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是無數條的。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梯形底不在水平方向的高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誰願意起來說一說什麼樣的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什麼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梯形?

師:好,我們這節課繼續來研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畫兩條垂線,拿出老師給你們的練習,完成第一道題。

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大家覺得怎麼樣?恩,畫得真棒。誰願意起來說一說畫垂線的方法?(生匯報)

師:看來大家對畫垂線的方法掌握的很不錯,那接下來老師要提高難度了,拿出你們的練習卷,看第二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上的點和邊)現在按要求畫出它的垂線,你們覺得有難度嗎?

來,動手畫一畫。

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大家覺得他畫的對嗎?(學生可能在標直角符號的時候會標錯地方)

二、 認識新知

1、 直接揭示新概念。

(1)出示平行四邊形,學生說一說各部分名稱。(高、底)

1 介紹高和底;

2 觀察高地表示方法。

(2)出示梯形,學生說一說梯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1 介紹上底和下底是平行的一組對邊;

2 不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底。

2、 教學高的畫法。

(1)學生試著說一說如何畫高。

(2)教師演示課件,認真學習畫高的步驟。(強調幾個注意點:三角板的直角邊與底重合,另一條邊和對邊的線段的點重合。)

(3)學生作高。(根據學生作的高,問:「像這樣的高你還能畫嗎?能畫多少?為什麼?)

(4)小結:雖然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但是我們通常是從乙個頂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

3、畫梯形的高。

師:梯形高的畫法和平行四邊形的畫法是一樣的,不過我們要注意,畫梯形的高要在上底和下底之間畫,而不能在兩腰之間。(生畫高,並進行匯報)

三、 練習反饋

(一)判斷題

1、平行四邊形只有兩條高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3、電動伸縮門是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穩定性

(二)指出下面平行四邊形中的底和底邊上的高。(詳見課件)

(三)完成課本p73第一題。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畫高》教學反思

今天執教《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畫高》時,本以為在畫垂線的基礎上,學生是很容易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畫高的方法的,可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會出現各種錯誤:(1)畫的高與底並不是完全垂直,許多學生為圖簡便,用肉眼看覺得垂直了就用直尺隨意一畫;(2)當梯形和平行四邊形變換乙個方向時,學生就不能很好掌握了,還好許多學生很聰明,想到可以把書轉一下在畫,當然這種方法在現學習階段也是值得借鑑推廣的;(3)學生會出現把垂足標錯的情況,我想原因就是沒能區分誰是底,經過糾正「畫的是那條邊的垂線段,誰就是底」,學生基本已經糾正過來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強調把畫高抽象成「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這樣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變化方位時,學生不會出現不會畫的情況。

最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發現學生不愛回答問題了,課堂不活躍,我想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與學習知識難度加大有關,趣味性不在如低年級;二是與我的教學方法有關,我不太會懂得激勵學生,學生覺得課堂無味也在所難免,我想這就需要自己設計有趣的教學環節。如在教學「過直線外一點向直線多畫的垂線段最短」這一知識點時,我改變課本上的問題為「小雞找水喝」:

有乙隻小雞,旅行渴了,它想到附近的河流邊去喝水,你們能不能幫小雞設計一條最近的路線呢?這樣學生課堂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學生反應很快「直著走」,基於已有的生活經驗,這個問題比單純的問學生「怎樣經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與已知直線距離最短的線段」要簡單明瞭的多。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及時加以延伸「你的直著走實際上是過點向直線畫的一條怎樣的線?

」這時「垂線段」的答案昭然如揭。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也學會解決了實際問題,以後在碰到類似的修路等問題就得心應手了。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畫高》教學反思

胡楠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畫高,這部分內容是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及學習了畫平行線和垂線的基礎上,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和應用。但是學生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依然是錯誤百出,學生對給出底畫對應的高,老是掌握不好,亂畫高,而不是用圖中給出的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會出現各種錯誤 1 畫的高與底並不是完...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70 71頁 教學目標 1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 正方形的關係。2 培養分分析觀察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3 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信心,感受數學價值。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各...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說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70 72頁,平行四邊形和梯形。2 教材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作用及前後聯絡。數學第七冊分七個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第四單元第二部分的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