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

2021-07-09 04:33:07 字數 430 閱讀 8396

2、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教材是提供給學生學習內容的乙個文字,教師要根據學生和自己的情況,對教材進行靈活的處理。教者對本節教材進行了再思考、再開發和再創造,真正實現了變「教教材」為「用教材」。這節課中,將例題和習題有機的穿插和調整,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讓學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說一說中理解了比例的意義,知道了比例從生活中來,進而認識到了數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情感。

此外,教者還大膽地組織學生開展**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活動,沒有根據教材上所提供的現成問題「分別算一算比例的兩個外項和兩個內項的積,你發現了什麼?」機械地執行,給學生暗示思維方向,設定思維通道,縮小探索的空間,使學生失去一次極好的鍛鍊思維的機會,而是大膽放手,用「四個數組成等式」這一開放練習產生新鮮有用的教學資源,再通過教師適當、精心的引導,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體驗了**的成功,增強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老教材裡面的一節概念課,往往是很多老師在選擇公開課 教研課時迴避的乙個內容之一,理由是 看看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用書上的有關內容,與那些時髦的 生活化 動手實踐 合作學習 演算法多樣化 情境化 多元智慧型 等等一系列的詞彙都掛不上邊,很難體現出新課程的理念。其實這些都是老師們心裡的大實...

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

執教者 朱開華 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繪製地圖需要比例知識,在生產和生活還經常用到兩種量之間成正比例關係或反比例關係。比例的知識還是進一步學習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的基礎。另外,通過對比例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量關係的認識,使學生初步了解一種量是怎樣隨著另一種...

《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

比例的意義是在學生對比的意義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有了較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掌握這部知識將為進一步學習正 反比例的意義,用比例的方法解應用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比例的意義時,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情景圖,思考 根據上面的資訊你能提出哪些關於比的數學問題?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