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第1周教學反思

2021-07-09 01:42:27 字數 2116 閱讀 4418

香山小學張波

多讀,複述,出感悟

在上學期的學習和實踐的基礎上,我開始嘗試「開始滿堂讀,之後大家議」的教學模式。和上學期一樣,我讓學生在預習時,寫生字字頭,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決定課堂需要指導的生字。由於有了一學期的基礎,大多數學生寫生字都能一次全對,也把對他們書寫的指導挪到了課下個別指導為主,由此壓縮了課上的寫字指導時間。

更多的時間留給他們讀課文。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現代文很淺顯,用不著老師過多地分析講解;學生讀多了自然就理解了。」也是針對班級學生朗讀水平較低的現狀,我採用了這種策略。

和以前抓重點段的分析語言形式不同,這學期更多是讓學生讀過之後,嘗試複述。這學期的閱讀教學重點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我想試著多讀後,以聊天和講述這種輕鬆的方式,更容易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以複述來完成整體感知。

經過《奶奶最喜歡的鈴兒》和《平分生命》,我已經能初步看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以前深多了。

如教學《奶奶最喜歡的鈴兒》時,我以閱讀結構段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前三遍遍先讀通句子,因為有幾個同學朗讀水平確實較低,課下又不得要領,只能由朗讀較好的學生示範過後,他們再練習讀。讀熟以後,就讓他們試著說說整個結構段的意思。開始有學生嘗試背誦,有學生適當省略,對於兩者,我都進行了鼓勵。

分層次叫三四個學生複述之後,再給他們兩分鐘左右和同桌複述的時間,我每次都走下去聽他們複述,看到同桌之間為了乙個詞的取捨而爭執時,我有些感受到了「書聲琅琅,議論紛紛」的氣氛了。由於兩課時用了大量的時間讀書、複述,我就重點詞方面提到了「眼睛一亮」,想引導他們理解,沒想到他們竟然能結合後文奶奶收藏鈴兒之多聯想到奶奶喜歡鈴兒,因此「眼睛一亮」是因為奶奶聽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在我的引導之下,他們進一步了解了襯托的作用。

在講《平分生命》時,我還是採用這種多讀,讀後複述方式,讓他們直面文字。學生們竟然說上了癮,爭先恐後,到後來,劉琪在讀過兩遍之後就能基本上背誦下來後三自然段,一向讀書背誦方面較差朱王松主動舉手並在大家的提示下能夠完整複述乙個意義段。朗讀和背誦是一種技能,能夠在不斷運用中得到加強,儘管不是同一內容,但能力卻是相通的。

在此基礎上,我引出了去年執教此課時乙個較難的問題:「為什麼男孩開始願意犧牲自己救活妹妹,後來卻只把自己的生命分一半給妹妹,都給妹妹不更顯得偉大嗎?」好幾個學生都能聯絡到前文「相依為命」來表現兄妹的關係。

由此,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男孩的「猶豫」,有學生竟然說出了:「在只有乙個人活的情況下,他願意犧牲自己,把活的機會留給妹妹;在兩個人都能活下來的情況下,他願意照顧妹妹一輩子,不讓妹妹孤單受苦……」我想,我當時差的就是讓大家為他鼓掌了……

通過這周短短的幾次課,我意識到了除了言語形式的分析,除了老師提出重點詞讓學生多讀以外,讓學生試著複述課文內容,更是一種讓學生多讀的途徑和目的。而在複述的過程中,提取資訊,組織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都能得到鍛鍊,還能把形式和內容在學生頭腦之內進行有機的融合。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提到:現在說「和內容分析式的教學說再見,以後會說和言語分析式的教學說再見……語文課,總歸是『讀』佔鰲頭……」我想,這學期進行這種複述練習,也是有層次的讀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吧。

再多給孩子們一些空間

按我的習慣,為了讓學生較快從假期狀態進入學期狀態,會在正式上課第一天就進行容量較大的教學和作業。心理學研究表明,這有利於激發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所以,我講課比劉老師快了一課時,在講《買文具》時,我又犯了把學生置於什麼都不懂的狀態,結果發現不少學生都走神、做小動作,我意識到肯定是我的教學出現了問題。

於是,一堂課鬆鬆散散地下來了,我反覆強調的知識點,大家也都是拖著聲調說下來了。自己都覺得很沒勁。

第二天,調開課,聽了劉老師講這課。我發現她講得並不是很多,大概十五分鐘就在提示學生說的情況下,把知識點講完了,然後讓學生擺學具,說練習,做筆頭練習,一堂課學生都很積極。課後,我想,我的問題就出在總覺得他們不懂,實際上對於元角分,他們已經很熟悉了,他們能從對角和分的理解上很好地認識到小數,甚至包括之後比較大小:

先比較「元」的部分,在逐一比較「角、分」的部分。加減也是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我才意識到自己真是太古板了……

寒假看到乙份特級教師的成名課實錄,老師開門見山第一句就是:「關於××,誰知道什麼?」非常簡單的乙個問題,就足以調動學生的思維,也能因此了解到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認知水平。

在自己失敗和聽課之後,回想起這個問題,真是太高明了。於是,我在意識裡,復現一下如果我在單元開始時,能這樣提一下,那麼整堂課可能會是另一番效果了。

對比語文課,我現在開始嘗試讓學生活躍起來了,數學也該如此吧。

張波 第7周教學反思

通過這幾次課,我認識到學生不愛寫作文,根本原因並不是他們寫作技巧 詞彙儲備方面的問題,而是最初的選材方面,他們不知道寫什麼。這也是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說的是活動作文的優缺點,其中有觀點認為活動作文並不利於激起學生觀察生活的積極性,會讓學生感覺只有在有特定活動的時候,並只為寫這個作...

張波 第4周教學反思

香山小學張波 單元整組教學再嘗試 我去年曾就讀書單元展開單元整組教學,結果由於不能較好地掌控學生紀律,加之大多數學生並不熟悉課文內容,所以很失敗。今年這班至少是從表面上來看,比較聽話,我又動了單元教學的念頭。上週學習了第三單元,由於有過上學期講 翠鳥 和 海底世界 的經驗,我講說明性文字還是相對順手...

張波 第2周教學反思

而且,我在寫字課上,給他們講解的頓筆也許不太適合基礎較差的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也許首先做到基本的橫平豎直 結構勻稱更重要些。還有一點,就是我自己也時常有板書隨意的問題,這沒有給學生起到乙個好的示範作用,這點也要盡力避免。我想,也許寫字和朗讀一樣,起步時很慢,但經過幾次耐心的指導後,就會有較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