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教學反思

2021-07-08 22:17:42 字數 863 閱讀 5294

二、設計有效提問,激發學生思維

有效的課堂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及時地反饋教學資訊,提高資訊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因此,我在引例中的分析階段,設計了兩個體現概念的問題,以此展開活動。

(1)0.15、0.21和0.

18這三個數中,哪個數對總人均耕地面積的影響更大一些?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三個數的權分別是什麼?

你如何計算該市三個郊縣的人均耕地面積的?

(2)若n個數x1、x2……xn權分別是w1、w2……wn,則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如何計算?

在得到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後,在例題的處理中,就缺少有效的問題提問:在此處除了課本中的問題外,還應設計以下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和權的意義。

(1)如果以四項測試成績同等重要的標準進行招聘,你認為合理嗎?

(2)招聘口語或筆譯能力較強的翻譯時,公司側重於哪些方面的成績?給出的比值是否能體現這些方面更加「重要」?聽、說、讀、寫四種成績的權分別是多少?

(3)比較兩個問題的結果,談談你對資料權的作用的認識.

(4)若聽、說、讀、寫的成績分別按20%、20%、30%、3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如何計算應試者的平均成績(百分制)?與(2)相比,資料權的表現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若在此課中出現上述的問題串,圍繞權的實際意義而設計,環環相扣,不僅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權」的意義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了學習的動力使其智力活動達到最佳啟用狀態,促進師生有效互動,提高資訊交流效益,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後在展示「權」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基礎上,生成問題情景,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引發深層次思考,體會「權」的本質屬性.。

平均數教學反思

收穫三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在教學中,我還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融進課堂,引導學生領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發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利用身邊有效的數學資源學習數學知識。在我所選取的四個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所選的內容都與學生生活貼近的題材。第一道題目,三次分蘋果是對平均...

《平均數》教學反思

平均數 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屬於統計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 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在統計中,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物件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乙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資料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資料的比較,以看出整體...

《求平均數》教學反思

統計 平均數 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收集和整理資料能力基礎上,從生活例項出發,讓學生充分產生求平均數的需要,進而自主 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並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實際問題,體驗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教完這堂課後,覺得有以下收穫與困惑 收穫一 情境的成功運用。課一開始,我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