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教學反思反思

2021-07-08 21:56:11 字數 5829 閱讀 1768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乙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乙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例如:我們在上覆習課的時候總有乙個將知識做小節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裡認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式——條理性很強。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強,有較強的周詳思維能力,內容包括章節的內容說明,主要運算法則,各種問題的解題方法、注意事項及例題。

趣味式——具體、形象而且生動、有趣表現出製作者有

著**思索不及的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

匯報式——內容豐富、過程詳盡。表現出製作者情感豐富、能夠客觀的剖析自我。包括章節的主要內容,自我收穫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體會式——感受真切、資訊豐富。表現出製作者能夠坦誠道出對學習物件的真實感受。如數學很有趣它與生活是緊密聯絡的,既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使人變得聰明。

可見,單純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們」正面臨的家學物件。學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背景、學習數學的意義、不同的文化氛圍都帶來了影響。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乙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乙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我們教師來說,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乙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乙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

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

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乙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乙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乙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可以「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教學行為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

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特別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意義,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嘆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

題能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借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形成了可以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意義的討論。

4、文獻資料

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理論,我們能夠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作出解釋;能夠對存在與現象背後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學經驗;能夠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學決策。閱讀教學理論,可以使我們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學活動中「熟悉的」、「習慣性」的行為,能夠從更深刻的層面反思題目進而使自己的專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教師的職業需要專門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徑是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而教學反思的物件和機會就在我們每乙個教師的身邊。

第九周教學反思反思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分數和整數相乘。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使我深刻地感到預設與生成的重要關係,總結一句話:課前不用功,上課不輕鬆。

主要反映在教學前教師沒有在教學的關鍵性細節處下工夫,只是做了教學流程的預設,然而,在上課中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教學乘法的意義以後接下來首先想通過從意義上理解分數乘法的方法,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指著板書:

3*2/15=2/15*3=2/15+2/15+2/15,要算3*2/15或2/15*3就是算什麼?(算3個2/15的和)接著完成板書:3*2/15=2/15*3=2/15+2/15+2/15=2*3/15=6/15=2/5(公頃)到這裡,老師以為學生很明白,接著就按照預設走下去。

出示:1/8*2 1/8*3 1/8*4師:下面這些算式各表示什麼?

能像老師這樣算出結果嗎?生板演:1/8*2 =1/4一直都用整數和分母約分。

我一看就不知所措了,如果說著三個同學已經事先學會了,那並不代表所有的同學都會啊!也可以說他們能理解為什麼用整數和分母約分嗎?其他同學如果機械模仿那怎麼能真正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我原本的目的關鍵在於先通過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在此基礎上追問:80000*1/8難道還要用80000個1/8來求和嗎?從而來激發學生觀察整數乘分數的方法,即通過寫出相同加數來求和還不是個簡便的辦法這一教學思路。

下課以後心理很不是滋味,決定到六(3)班再上一次,這次我對以上環節作出了調整。師:1/8*2表示什麼?

生:表示求2個1/8的和。師板書:

1/8*2=1/8+1/8=1*2/8=2/8=1/4,追問:1/8*3呢?1/8*4還能這樣算嗎?

(生說老師板書)此時板書的過程很清晰了。突然出示:80000*1/8問:

還能這樣寫下去嗎?此時學生都搖頭說不能,很麻煩!師:

那也就是說通過寫出幾個相同加數來求和的方法計算整數乘分數還是有一定侷限的是嗎?學生都表示肯定。接下來教師擦去以上的求和過程直接引導學生觀察計算中的特徵,引發學生思考,達到了引導、質疑的學習氛圍

第十周教學反思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

1、分數乘法一單元已經學完,我們往往感覺學生學的很好。應用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決問題,也能列出算式。其實不然,當我們學學完第二單元分數除法時,我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事情不是這樣的。

學生不知道是列方程還是直接去乘分數。學生往往難於判斷究竟把那個數量作為去乘還是去除以幾分之幾。於是乎,我們的教學就又陷入了癱瘓。

富有經驗的老師在多次嘗試失敗以後,在此處,都既無可奈何又順理成章的選擇了五步走的方法。即:一,判斷單位一;二,畫圖;三,寫出數量關係式;四,判斷單位一已知還是未知;五,已知直接乘未知用方程。

教參71頁提出現在採用方程解,化難為易,思路比較統一。所以,五步強調方程先入為主。其實不然,學生由於目前接觸到的都事用算術方法比較簡單的,所以方程的優越性不是很明顯,學生還是選擇算數方法的比較多。

我沒有過多的統一。而是任其自由選擇。

我重點思考的在於新教材與老教材先比,本部分知識簡化了那麼多內容,為什麼還是學起來很費勁呢?我想,我們的新課改目的是好的,素質教育是好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不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認為減少數學知識容量就是素質教育了。

反而,正是因為減少了鍛鍊的機會和次數,我們學生的某些數學功能正在退化。我們都明白,只有加強鍛鍊,我們的身體才能更強壯。數學能力也是如此。

2、現在我寫下這節課的教學反思,目的不是在於從教學內容上去分析。而是從這乙個月來我接觸這個班的些許感想,做一梳理。

本班學生差,這在一**,班主任和上一任數學老師都已經鄭重其事的向我做出了重要說明。我當時蠻有信心,乙個多月下來,我才真正感到事情的嚴重性。特別是第三單元考試成績一出來,我都傻了。

我班90分以上才三人,一班24人。不及格我班17人,一班3人。平均分相差足足20分

我整整幾天都在思考:為什麼差這麼多?還能不能趕上?

怎樣才能趕上不是一般的差,不是一天兩天的差!這個班從二年級就開始差,一直差到現在。我反思了很長時間,決定採取以下措施:

1、先樹立自信心越是這種情況,越是因為他們心裡沒有自信心。自暴自棄。其實造成現在這種情況,不能全怪孩子。

2、要愛後進生。對後進生,要尤其愛護。這聽起來想冠冕堂皇,其實,真是著這樣。

如果你不能做到只一點,最起碼也要做到,不能謾罵和侮辱他們。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也是每個人最難做到的。

3、學習習慣的培養口算心算的習慣,很重要。結果是勤動手勤動腦。腦子越用越靈活。豎式的書寫位置,豎式的儲存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4、 在課堂上下功夫。爭取讓學生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課堂。

第十一周教學反思反思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的教學反思

新課程要求教師首先應該改變教學行為,在教學行為的層面上,呈現出新課程的所蘊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完「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這一課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匯入,提高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本節課一開始,我注重從孩子的身邊挖掘素材,引出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加以複習鞏固,緊接著引導學生回憶這些運算定律曾經運用到什麼知識中,引導到小數乘法的簡算中,為後面的新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達到了「以舊導新」的效果。

其次、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與猜想,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動力。在新授時,我設計的兩個環節,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第一,在複習完後,我讓學生自己說說,你現在最想研究乙個什麼樣的問題?

孩子們表現出空前的熱情,比如有的孩子談到想研究一下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廣到分數乘法?於是我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去大膽的猜想。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極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預料;第二,在**確認上述問題後,我又讓學生大膽的質疑,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中會起到什麼作用呢?

真的能簡便嗎?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們又樂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簡算的**中去。整堂課下來,孩子們始終處在「質疑——猜想——驗證」的學習過程中,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人。

最後、需要改進之處①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應加大評價力度。比如:在開始情境匯入這一環節中,學生除了出現4×(2+3) 4×2+4×3兩種做法外,還出現了4×2×2+4這樣的做法,雖然這種做法與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沒有多大的聯絡,但老師卻不應忽視孩子多樣化的思維方式,應及時給予肯定,並加以合理的評價。

再比如:孩子們在猜想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廣到分數乘法時,有乙個孩子說到她是想到了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可以推廣到分數加法,所以斷定也能推廣到乘法。這裡,我給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夠。

以上可以看出,評價乙個孩子,要適時,適當,決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殺,否則可能會壓制孩子的思維積極性。這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有待加強。②課前對學生的估計過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設計好的練習,沒來得及做完。

這也提醒我,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案,更重要的還是要備好學生,這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八周教學反思

八年級數學第七周教學反思 董紅梅等腰三角形的這節複習課,在學案設計時我按照分類 概念 判定 性質 運用這樣的程式進行,把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定為本節課的重點,把難點確定為分類討論思想的運用。課前交流時我要求學生自己整理好知識要點,在教學的過程,首先請學生回顧知識要點,包括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等...

中心小學第八周校本培訓反思

閆賀留下空白,發揮想象。在教學最後,我啟發學生想象,續寫故事 沙漠旅行後,小紅馬和小駱駝再遇他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上台演一演。讓學生從 靜 的氛圍中解放出來,充分想象。讓學生在想象和說話中內化知識,深化主題,使學生能在情感 態度 價值觀方面有乙個完善。胡娟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加深感觸。本文的教學...

第八周總結

不知不覺在新泰的乙個多月就要結束了,感覺就在一眨眼之間結束了我們在新泰的培訓生活。在實訓中我們,最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訓當中,這也是我們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乙個過程。作為乙個長期從事專業課教授的老師,唯一缺失的就是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這次的實訓學到了很多,這對我今後踏入工作崗位是會非常有益的。除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