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高》教學反思

2021-07-04 08:35:27 字數 1001 閱讀 7137

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後,我沒有按照傳統方式直接介紹三角形的高——從三角形的乙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做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然後進行辨析應用。

這樣的高的概念是老師建立起來的,是老師在忙著包裝。這樣的過程只能產生知識的累加,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提公升。老師替代了學生經歷過程,學生難以內化。

總之,這種替代現象導致學生難以形成數學思維方式。

從知識結構上分析三角形高的形成過程:三角形的高是怎麼定義的?它與誰有關?

我們就著重研究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我們先來研究其中的一條邊bc,讓學生經歷了bc邊的研究過程,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研究其他邊了。今天研究和bc邊相交的線,以後要研究和bc邊平行的線。

讓學生一起畫一畫和bc邊相交的線,數量要多。

教學中教師要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教師要起到引領的作用,概念的教學就是從亂到不亂的過程,學生玩清楚了,就形成了概念。

學生畫出了通過bc邊的很多條線。讓學生找找這些線有什麼特點?能否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分出了與bc邊垂直和斜交的斜線兩類。

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著重研究和ab、bc、ca垂直的線,研究方法掌握了,以後就可以研究和各邊斜交的線了。

這就是教思維方法、學習方法。

和bc邊垂直的線有那麼多,能否再分分類?哪些位置的垂線太一般了,就不研究了;哪些位置比較重要,我們要重點研究。

學生分出:有在邊上的,有過頂點的,有不過頂點的。

留下通過頂點的三條垂線,這三條垂線哪些可以度量,哪些不可以度量?

可以度量的是垂線段。其他兩條邊上有這樣的垂線段嗎?

學生說:每條邊上都有。

你能把剛才分類的過程說一說嗎?

教學三角形的高關鍵不是高這個名稱,而是形成過程。學生說分類的過程就是三角形高的形成過程。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了豐富的、內涵的三角形的高。

這樣為將來學生學習中線、角平分線奠定了基礎。

讓學生在相同中找不同——分類,在不同種找相同——聚類。

整個過程是學生在經歷三角形的高的形成過程,不是老師經歷的替代。

三角形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包括三角形的認識 特徵和畫三角形的高,在教學中,我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利用多 課件,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讓學生來發現新問題,認識新知識。本課的重點我認為是畫三角形的高,所以在課堂上的時...

三角形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反思 任元漢學校程彥平 我班學生總體來說思維活躍 個性較強,我針對這一實際,對教學進行了這樣的安排 在揭示課題後,我讓學生自己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兩次操作 第一次,把三角形拼成以前學過的會計算面積的圖形,並從拼擺中使學生明白只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才能拼...

三角形的內角教學反思

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類之後的乙個內容。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是三角形的乙個重要性質。它有助於學生理解三角形三個內角之間的關係,也是學生下一步學習三角函式的基礎。通過前面的摸底,我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沒有仔細研究過。學生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對教師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