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多元評價走進品德與生活課程

2021-06-16 03:24:31 字數 4704 閱讀 4632

一、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

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新課程倡導,兒童既是評價的物件,也是評價的主體,強調兒童的自評,互評等方式和家長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的參與。

1、教師評價

①激勵式評價。人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願望,因此,評價應以激勵為主,應注意情感效應。例如,當學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夠清楚,這時教師千萬不可全盤否定,可以說「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師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說得更明確些,那麼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再試試看」。

如果有的學生的想法出乎老師的預料,但很有道理,教師可以欣喜地說:「好!有創新,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

」當然激勵的語言要注意恰到好處。千萬不要言過其實,給人帶來虛假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單調枯燥。

②期待式評價。任何乙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在發展過程中總有個性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

做到因人而異,對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如有個老師在上《親親熱熱一家人》時 ,課前讓學生完成書中的小調查,課堂上檢查時發現仍有兩三個學生未完成。這時,老師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說:

「這次調查許多小朋友完成得很不錯,沒有完成的那幾個小朋友一定是忘記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補回去的,對嗎?」第二天,這幾個小朋友果真完成了調查任務,且迫不及待地拿給老師看。

③接納式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接納學生的想法,然後幫助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評價的積極效果。

④親近式評價。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情感是左右課堂氣氛的關鍵,教師對學生信任、親切的情感流露不僅能縮短師生雙方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使學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而且學生一旦感受到這種熾熱情懷時,會激起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採用體態語言對學生進行親近式的評價,可以創造一種民主平和的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巡視過程中,教師時不時溫柔地撫摸一下孩子們的頭;又如當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師的意料之外時,老師情不自禁地與他握握手;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回答不夠正確,不夠完整,並隨即改正時,老師輕輕地點點頭,報以乙個會心的微笑,乙個讚許的眼神……

可現在一談到評價,許多人認為就是要把學生往好的方面評價,不好要說成好,不好也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揚、鼓勵。誠然,這種積極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時,否定性評價也必須採用。因此,教師還要用好否定性評價,當然要注意不能打擊積極性,要委婉地否定,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否定性評價,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2、自我反思評價

自我評價往往是縱向的,他人評價往往是橫向的,而學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橫向評價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可以就自己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態度、課堂上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學習的結果等全方位、全過程地進行評價和反思。從而發揚自身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使評價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既發揮鑑別、診斷功能,也發揮激勵、調節作用,使評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近學生的發展狀況。

3、學生互評

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如上《坐立行》時,在學習了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後,可以讓同桌兩人互相評價對方做得怎麼樣,從中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4、小組互動式評價

這是以小組為主體的評價方法,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學習活動狀況作出總體評價。每個小組在共同的學習、評價中,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團隊的力量去競爭。避免了個別學生學習的失敗,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楊振寧博士曾經指出,進入資訊社會以來,沒有人們的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發明創造都是不可能的。未來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小組評價法倡導的合作精神是與學生的未來生活相適應的。

5、家長評價

讓家長參與學生的日常過程性評價。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師、兒童、家長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

如學完上超市一課,可以請家長陪同孩子到超市購物,暗中觀察,如實予以評價。

家長評價表

二、注重評價方法的多元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主要採用的方法有觀察、訪談、問卷、成長資料袋評價、作品分析等。

1、觀察:教師觀察並記錄兒童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以此對兒童進行綜合評價。

2、訪談:教師通過開展與兒童各種形式的談話,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資訊,並了解兒童思想觀念的變化。

3、問卷:教師設計問卷和組織兒童回答問卷,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資訊。

4、成長資料袋評價:用成長資料袋或活動記錄冊等方式收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資料。這是評價兒童成長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

還可以用成長小檯曆、成長樹等等,強調過程評價。現在,我們學校也準備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方方面面的資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師、同學和自我評價,各次的作業,自己滿意的作品等。如樹葉貼畫、小調查、收集的一些資料等。

每個月評價一次,展示一次,期末則讓學生帶回家去。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現自己的不足,並通過成長記錄加強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

5、兒童作品分析:通過對兒童各種作品、活動成果的分析,了解兒童活動過程和發展狀況。

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實施中,我認為要注意綜合運用。

三、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

本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其具體內容如下:

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

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思考、表達的能力;蒐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

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

四、注重評價形式的多元

1、過程評價

各種評價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在活動中評價,在評價中學習。教師和學生要形成過程性和動態性評價的意識和能力,在教學活動中自覺地開展評價,發揮評價的作用。

(1)教師在學生進行活動以及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即興評價。鼓勵學生與自己的過去比較,從中發現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建立自評、互評、小組評價的動態管理。

(2)教師自始至終注重語言的鼓勵評價,施行賞識教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乙個孩子,讓他們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會評價自己,學會評價別人,學會做人的道理。

(3)評價有時在遊戲中,有時在小組討論中,有時在家裡,由於評價多了幾把尺子,不用乙個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更關注每乙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

如上《感受秋天》一課,課前老師讓學生分組合作,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研究,如秋天的天氣、秋天的蔬菜、秋天的水果、秋天的動物活動等,課堂上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交流匯報。結果有的組準備得很充分,匯報形式也很有趣。如有個小組研究的是秋天的動物活動,他們在匯報時動足了腦子,戴上了在秋天有特殊活動的動物頭飾,邊演邊介紹這些動物的活動特點。

不用說,在小組評價中,該組獲得了最佳合作獎。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其他組的組員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

2、階段性評價

經過乙個階段的學習,教師要及時給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階段性評價,一般以學完一單元內容為乙個小階段。評價的重點是學生的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如上完第二冊《品德生活》第一單元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張評價表。

品德與生活階段性評價表

3、期末評價

為了使學生看到自己在本學期的收穫與進步,我們根據課程目標和內容要求設計**:先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對照評價表內容對自己進行評價,然後小組成員共同對他進行評價。最後,老師通過自己平時的觀察、訪談、問卷調查,分析兒童作品和成長記錄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發展評價,並給予激勵性的評語。

最終採用等級+評語的反饋方式。

五、注重評價功能的多元

1、注重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教師可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採用即時的口頭評價、談心式的評語激勵每乙個學生,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更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評價語言的措辭上非常謹慎,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進步,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爭取通過評價讓每乙個學生都能夠體驗成功和學習的樂趣,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可採取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激勵形式,如笑臉、花朵等,學生上課積極發言、主動收集資料、小組合作**都能夠得到相應的鼓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一味的表揚、激勵使得學生往往對自己沒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認識,反而不利於他們進一步的成長。所以,不能認為說好不說差才是激勵,在對學生有全面和客觀認識的基礎上,使學生認識到優勢和進步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才是成功的激勵。

2、注重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提出了新的人才觀和教育觀,其中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我們的評價與考試改革體現了這一理念。很多學校都將考察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作為評價與考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3、注重發揮評價的反饋功能

有評價就有反饋,有反饋就有努力。在反饋中,學生能夠認識自身的優缺點,能夠正視自己組與其他組的差距,從而為自己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六、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教師採用即時的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非學業內容進行評價,沒有在學科目標的指導下形成規範和有效的紀錄,難以形成對學生整體和深刻的認識,削弱了評價對學生發展的指導作用。

2、教師在多主體評價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這種評價的實效性很難評估;其次,同學、家長評價往往目的和標準不明確,使評價散、大、空,難免流於形式。

3、成長記錄亟待改進

我們在使用成長記錄袋的過程中可能也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成長記錄沒有很好地與學科相結合,其中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變成了沒有條理的資料的容器。那些紛亂的資料由於缺乏目標和針對性,無法清晰地反映學生乙個階段在某個領域成長的軌跡和發生的變化,喪失了成長記錄對學生發展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另外,成長記錄中生硬套用了多主體評價,由於評價目標不明確,一些成長記錄中學生給自己的評價連續幾次都是「我要好好學習」,同學的評價也多是空洞的語言,不但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而且效果也不好。

讓品德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三 引導參與實踐,促進道德發展。道德的本質在於實踐。首先從德育目標看,既包括對學生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的培養,也有對學生道德心理 道德行為的鍛鍊,而歸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的統一,所以德育目標本質上是實踐的。其次,學生的道德是在活動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動和交往的本質是實踐的,所以德育過程本身應該是...

讓品德教學走進學生生活

作者 王婭 江蘇教育研究 2011年第32期 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 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學生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和現實生活自然溝通起來,使得教學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不能從心靈深處產生影響。有效的教學,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

1 t品德與社會課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

1.品德與社會課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答 品德與生活 課程標準指出 本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展與生活能力提公升。品德與社會 課程標準指出 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積極促進學生發展。從這兩個表述來看,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含義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