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P評價模式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中的運用

2021-06-15 08:04:06 字數 6501 閱讀 3226

基礎教育研究2023年1月·a

自新課改以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中小學的

實施效果與制度完善方面均獲得了一定的發展,而

在評價模式上卻長期困擾著廣大教育工作者。

cipp評價模式自20世紀60年代末由美國著名教

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比姆(stufflebeam)及其同事

提出以來,無論在教育領域內部還是在其他領域,

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得到

了廣泛的採納和應用。[1]cipp評價模式的發展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

一、cipp評價模式的基本理論及其發展

cipp評價模式又稱為決策導向或改良導向評

價模式,[2]由背景(context)、輸入(input)、過

程(process)、成果(product)四個評價環節組成。

cipp即為四個評價環節的英文縮寫,是在泰勒

(tyler)的目標導向模式不能滿足教育實際的發展

需要時應運而生的。cipp模式在21世紀初又有了

新的進展,斯塔佛爾比姆在他的新著《cipp評價

模式》和《國際教育評價手冊》中將評價的四個

環節變成七個環節,[3]進一步把成果環節分解為

影響(impact)和成效(effectiveness)兩個環節,

並新增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可推廣性

(transportability)兩個環節。以下就每一環節的內

涵作明確的闡述。

1.背景評價。背景評價是在特定的情況中,

評估需求、問題、有利條件(assets)和機會。[4]

需求是指為實現目的所必需的、有用的事物;問

題是指為滿足需求所要克服的重重障礙;有利條件

主要包括為完成任務可以利用的一切專門知識和專

家服務;機會主要指滿足需要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時

機。背景評價主要回答的問題有:所需服務的背景

情況是怎樣的?方案的受益者是誰,他有哪些需

要?方案的領導者和受益者為滿足需求存在什麼問

題或障礙?所需資源和時機是否具備?評價方案、

教學和其他服務目標是否明確?背景評價的主要功

能是診斷方案實施前的準備狀況,以輔助決策。

2.輸入評價。輸入評價即評價備選方案、計

劃或服務的策略及其相關工作計畫和執行所需預

算。輸入評價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對哪些方案進行

了比較、抉擇?選擇了哪個方案?所選擇方案的計

劃、程式和預算具備哪些合理性和可行性?成功的

機率有多大?輸入評價要充分考慮方案所需人力、

物力、財力的分配,努力形成乙個最優的方案,避

免無謂的失敗或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

3.過程評價。過程評價的本質是對方案實施

過程進行監督、記錄、反饋,以不斷調整和改進實

施的過程。該環節主要回答以下問題:方案實施的

狀況如何?方案實施中的事件、問題、費用是否得

到合理解決?評價過程的結果有哪些反饋資訊?方

案實施的過程是否需要調整和改進,如何改進?本

環節是cipp模式區別於目標模式的主要標誌,強

調過程評價的重要作用,在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及

時作出調整與改進。

4.影響評價。影響評價即對方案到達、影響

目標受眾的程度作出評價。該環節要回答如下幾個

問題:方案實際服務的物件與計畫受益者是否一

致?受益者對方案的影響有何看法?方案何種程度

上服務了預期受益者?方案何種程度上服務了非預

期的受益者?

5.成效評價。成效評價即是對方案實施成果

的效用性進行評價。與影響評價相比,該環節更加

強調方案對受益者長久利益的影響。成效評價主要

回答:主要利益相關者對方案結果的利弊評價如

何?能否鑑別方案對受益者所產生成效的程度?與

別處同類方案相比,本方案的成效如何?成效評價

是全方位地考察與鑑定本方案的效用性,是判斷該cipp評價模式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中的運用

朱丹教研園地

18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1月·a (

下轉第22頁)方案能否推廣的關鍵一環。

6.可持續性評價。可持續性評價即判定某一方案是否可以制度化的迴圈使用。評價者主要弄清以下問題:

方案的領導者與受益者認為方案的哪些成功之處會可持續地實施下去?哪些問題制約著方案的可持續性實施?

7.可推廣性評價。可推廣性評價是指方案在可持續實施的前提下,在何種程度上可以被應用於其他地方。本環節主要回答:

本方案的關注者中,有多少是方案的實際和潛在的採用者?本方案與意圖推廣之地情景的相關程度如何?如果意圖推廣,是否需要對本方案作出適當調整?

可推廣的程度如何?

二、cipp 評價模式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中運用

cipp 評價模式的基本觀點是:「評價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

」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只要與學生生活相關聯,是學生自主提出或自主選擇的,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或內容。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也是開放的,學生可以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活動形式,如**、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等多種形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也決定其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活動的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進。

這也是該門課程與cipp 評價模式的契合點。而且,cipp 評價模式屬於一般方案評價的範疇,它理所當然地也適用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背景評價。背景評價是在特定的情況中,評估需求、問題、有利條件和機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是學生、社會和學科發展的需求所決定的,如果活動方案對學生、社會和學科的發展沒有價值,也就沒有開展的可能與必要。

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活動方案仍然經受巨大的問題挑戰,如有些地方不予實施,學校、教師不予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素質沒有專業化等等;在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和時機,以及專家、資源和經費。因此,在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背景時,要努力回答如下幾個問題:學生、社會、學科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需求如何?

活動的開展遇到了哪些問題?專業教師、物質資源、經費等條件是否充分?有關活動的開展學生和教師是否喜歡?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輸入評價。分析比較每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方案,評定其目標是否包括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幾個維度,它的主題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活動的方式是否多樣,最終學業結果的評價工具或方法是否編制等等。在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輸入評價時要回答如下問題:

輸入的設計方案,即目標、內容、方法、學業評價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哪乙個方案最佳?輸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否足夠?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評價中,要求評價者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的實施進行監督、記錄,如果發現問題及時作出反饋性資訊,並商討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在本環節,評價者要回答:

各學校是否正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比例?教師指導是否適時、適度、適當?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的實施狀況如何?

評價過程中有哪些反饋資訊?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是否需要調整和改進,如何改進?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影響評價。顯而易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學生。那麼,活動對學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也是本環節需要回答的主要問題之一。

另外,學生是否意識到這種影響?活動對學校和教師產生了什麼影響?都是本環節要討論的話題。

5.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效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教師或者學校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質變,是成效評價環節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本環節主要回答:

學生、教師對活動方案的優缺點作出怎樣的分析?活動方案產生的影響範圍和深度如何?是否達到開展活動方案的目標?

與其它方案相比,本方案成效如何?需要強調的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性學習活動不是以掌握系統的知識為目的,而是以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所以,在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效時應牢牢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精髓。

6.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可持續性評價。乙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如果成功地被執行之後,是否可以迴圈使用,是每乙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和專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如果可以迴圈使用,就能編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或者教材,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逐步走向常態與有效實施,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制度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綜合實踐活

動課程可持續性評價主要回答:教研園地

19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1月·a (上接第19頁)學生和教師對活動方案的可持

續實施有何看法?哪些問題制約著活動方案的可持

續性實施?活動方案可持續性實施的概率有多大?

7.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推廣性評價。要使每

乙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發揮其更大的價值,就

要試圖將其推廣到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學科。綜合實

踐活動課程可推廣性評價主要回答:其他學校或者

地區對本活動計畫方案態度如何?本活動方案與意

圖推廣地的生活情境是否類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方案能否遷移到其它學科?能否對可推廣的程度進

行估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難,評價更難。這或許

是每一位熱衷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者的共同心

聲。借用cipp評價模式不僅可以系統地解釋綜合

實踐活動課程方案,增強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

的可操作性,還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提供了

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增強了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科

學性。cipp評價模式必將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評價更進一步的發展。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參考文獻:

[1]stufflebeam d l,shinkfield a j.evaluationtheory,

m odels,&applications[m].usa:jossey-bass,2007.325.

[2]肖遠軍.cipp教育評價模式探析[j].教育科

學,2003,(3):42.

[3]馮生堯.課程評價含義辨析[j].課程·教材·

教法,2007,(12):4.

[4]斯塔佛爾比姆.評估模型[m].蘇錦麗譯.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31.

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言這一重要的工具,

同時培養學生健康的精神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質。

但隨著語文課程人文思想的凸現,我們時常看到

一些游離在語言文字基礎上,在異化的多元解讀

中去搜刮所謂的創新思維、人文精神的現象,這

就偏離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性,使語文課被異

化成思品課、**課、美術課等。強調語文教育

對學生心靈品性的陶冶滋養,並不排斥語文的工

具性作用。語文教育中的「道」與「文」是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文精神是依附於語言文字

這個中介來實現的,人文精神教育則要植根在這

一豐厚的土壤中,在聽說讀寫等多項語文能力的

培養實踐過程中去傳承發揚。

得「言」的途徑有很多,誦讀、複述、仿寫、

續寫、歸納、概括、造句、寫作等都是學生語言實

踐的有效方式。但我們還要關注兩點:一是要引導

學生學會「推敲詞的語感,品味語言質感」。學習

推敲詞的語感,對提高語言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到了「語感」一詞,如:

「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

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

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如教學《記金華

的雙龍洞》一課中「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

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

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

傷鼻子」一段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擠壓」、

「稍微」、「準會」等詞進行揣摩品味,體會詞語在

表達上的作用,從而感受語言的質感。第二是要注

重引導學生去「領悟文字的表達方法,體會語言的

表達效果」,尤其是在高年段的閱讀教學中。《語

文課程標準》在闡述小學高年段目標時有這樣幾

段話:「初步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

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

法」,「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

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其鮮明地指出

了小學高年段學生在學習表達上的目標要求。如

教學《天遊峰的掃路人》一課時,在引導學生聯

系天遊峰的高、險、玄和遊人登山時的艱難體會

老人熱愛工作之後,可以這樣問學生:「這篇課文

是寫老人的,可課文卻用了一定的篇幅寫了天遊峰

和遊人,是否沒有必要?你是怎麼看的?」通過這

一問題的**引導學生體會這兩段內容的表達效果

以及作者運用「襯托」的表達方法。如學習《船

長》一課,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典型事件在

典型環境中表現典型人物」的寫作方法。學習《廣玉

蘭》、《安塞腰鼓》要體會大量修辭手法的表達效

果。通過這樣的教學,我們就能將「文」與「道」

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語言的知

識,領悟了語言的妙處,歷練了語言的能力,而且

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思想、信念的教

育,同時也明白了語言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內容是

依附於精妙的語言來傳遞的。

(作者單位:常熟市任陽中心小學,江蘇常熟,215539)教研園地22

CIPP評價模式在CATTI參與式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cipp評價模式在catti參與式翻譯教學中的應用作者 陳惠斯張映先 文教資料 2018年第10期 摘要 高等院校catti參與式翻譯教學是指catti 考試內容與翻譯專業本科教育相結合,其目的是將翻譯本科教育的職業性和育人性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以考促學 以學促用。同時,如何科學有效地評價catti...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式

認知目標 了解乾電池的主要成分及其對環境的危害性。三 活動內容及安排 四 活動準備 在每次活動之前,要向學生介紹相應的方法,例如 怎樣進行調查 訪問 實驗?以及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特別是安全問題 五 活動過程 活動設計一 調查消費者如何處理廢乾電池以及對其危害性的認識 調查內容 1 ...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必修課程,既是全新內容,又是課改的亮點,由於它的目標 內容 活動方式均不同於學科課程,因而,它的評價也有其特殊性。一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理念 1 評價的整體觀 要求在評價中把課程教學和評價統一整合,使它們融合為乙個有機整體,貫徹到活動中去進行。一方面將學生在活動中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