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2021-06-09 23:05:25 字數 2960 閱讀 7359

新授課 1課時 2013.2.27 週三

1、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過程,了解土地兼併、租佃關係、商品經濟之間的關係,培養整合教材主線及深入挖掘歷史名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案和多**相結合,巨集觀整合與案例分析情境創設相結合,師生合作**,從他土地制度的發展變化中把握人與土地的關係。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生產關係變革的根本原因,從土地制度的角度了解中國古代人們的基本生活狀況,培養對本民族農業文明的溫情。

2、學習重難點

重點: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變化,土地私有制確立的原因及表現

難點:土地兼併的原因、危害,尤其是對商品經濟的阻礙作用,統治者的措施、目的。

3、教學方法

史論結合、創設情境、講授法

4、教學過程

複習回顧:1、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2、中國的原始農業最早出現在什麼地域,其中南北各具特色,分別以種植什麼作物為主,有無交流?

3、商周時期的主要耕作工具?鐵器出現的時間?牛耕出現及普及的時間?耦犁出現的時間?曲轅犁出現的時間、地點、意義?

4、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及水利設施?

5、自耕農經濟/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含義、最主要的特點、評價?

匯入:第一課主要從生產力(工具、技術)的角度介紹了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情況,第二課則主要是從生產關係的變革(土地制度)的角度出發,現在請大家閱讀導言部分,找出裡面所包含的歷史資訊,這就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主線。

土地制度的變化

土地兼併

租佃關係

(1)、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公有制生產力水平低下

2、商周時期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

材料二:井田的土地名義上為國家所有,由周王將全國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貴族。

通過以上二段材料結合教材分析商周時期土地制度的名稱、性質、特點並分析井田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1) 性質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2) 特點公田——貴族占有,農夫耕作,收穫全部歸貴族。

私田——分授勞動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方裡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想一想材料一: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

材料二:「千耦其耕」、「十千維耦」的集體勞動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個體勞動取代。

結合以上材料,依據生產力原理,你能否**井田制發展前景?

3) 瓦解表現在教材中找出兩個表現概括為「公田拋荒」「私田私有」

原因 1)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生產力水平提高(根本原因)

2)春秋時期,各國的稅制改革。。客觀上承認

3)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等…確立

聯絡2023年高考題:山東自古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這裡的經濟方面指的是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初稅畝。2023年我國取消了農業稅,那這項皇糧國稅開始的時間是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初稅畝。

3、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 井田制瓦解後土地私有制形式有哪幾種?(時間)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導)

自耕農土地私有制

2) 佔主導地位的地主私有土地**有哪些?你認為它不斷發展後,會導致什麼情況出現?(閱讀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公田私有、軍功賞賜、土地兼併

北魏:「均田」、「限田」

隋唐:「均田」、「限田」

宋代:「田製不立」、「不抑兼併」

明清:「田製不立」、「不抑兼併」

動動腦: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古者稅民不過什一……除井田,民得買賣。

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漢書食貨志》

結合材料和課本知識回答:

土地兼併的原因、帶來什麼危害?如果你是統治者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有沒有**的「靈丹妙藥」?

3) 土地兼併

原因土地私有、允許賣賣

危害國賦稅收入減少(以明星偷稅漏稅為例),社會矛盾激化,動盪不安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實行

土地兼併不能抑制的原因(參考)

1.均田制實行的基礎是國家擁有大量土地資源;

2.土地自由買賣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併不可避免。

(2)中國古代主要的土地經營方式

1、自耕農經濟

2、租佃制(以白毛女的故事匯入)

1) 含義:農民租種地主土地,向地主繳納一定地租,由此,地主與農民通過租佃契約形成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2) 原因:土地私有和兼併,無地、少地農民的出現

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3) 租佃方式的產生與發展

1 戰國時期,租佃方式產生

2 漢代,「或」的現象已比較普遍。

3 宋代開始,租佃經營成為僅次於自耕農形式的重要經營方式

4 明清時期,租佃制普及全國,成為農村經濟中的主要形式

4) 租佃制普及的意義:

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相對減弱,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促進農業的發展。

5、小結(ppt)

6、作業布置

周四晚自習完成第一課學案及活頁卷

週六自習完成第二課學案及活頁卷;自主完成第三課的學案填空

整理背誦筆記

7、板書設計

板書見ppt,黑板設計部分副板書

8、反思

第一課是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談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狀況,第二課是從生產關係的角度出發,土地制度的演變實質上反映了生產關係的賓格,根本原因則在於生產力的發展。學生經過乙個學期的學習,文言文功底有了較大進步,能讀懂原始材料的基本意思,問的問題有價值也很明確。從生活角度來看,學習本課可以培養我們對本民族農業文化的溫情,對於我們的現代文明,希望同學們看到身邊的例項,「幫助別人可以讓我們變得優雅」,歷史的學習也需要我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教案

生 商代。師 對,是商代。這就證明了商代就有了井田制,而西周是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時期。周朝的時候流行這兩句口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跟今天的房地產口號似的,它強調了國家的土地的歸屬問題,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的,個人無權擁有,有錢想買也沒有,只能由周天子將全國的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諸...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四 西晉時期的土地制度 根據門閥政治的需要,西晉王朝在經濟上實行了佔田制。所謂佔田,是指國家准許個人占有的土地數量,並不是由國家授田。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對百姓佔田的規定。普通百姓,男子佔田70畝,女子50畝。一是對 佔田的規定。品官一至九品可佔田50頃至10頃。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實行均田...

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課程標準 自讀 1分鐘 了解井田制從出現到廢除的歷史過程,了解封建社會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多種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與農民的租佃關係與土地兼併 商品經濟發展的關係。學習重點 難點 自讀 1分鐘 重點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幾種形態。難點 土地兼併與租佃關係的普遍化。自主學習 一 廢井田 開阡陌 土地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