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之表達技巧

2021-04-10 09:32:07 字數 4815 閱讀 8409

古詩詞鑑賞導學案之閱讀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難以窮盡。概括起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

[清江引]( 秋懷 )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試分析這首詩中景與情的關係。

作者用「西風」「紅葉」「黃花」「芭蕉」 「秋雨」這些富有季節特徵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襯托出自己濃濃的思鄉之情。詩歌借景抒情,融情於景。

3、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涵的真理,也就是自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

小松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這是不難看出來的。但作者借「小松」究竟寫什麼樣的人呢?託「小松」諷刺什麼呢?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寫它的生活環境和生命力。剛出土的小松樹生活在「深草裡」,但它不屈服,不示弱,而是「刺頭」——長著松針的頭雖細但直而硬,乙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

「蓬蒿」是較高的野草,而今小松衝出了蓬蒿。這裡的「出」與上句「刺」相呼應,很有力度。「漸覺」用得有分寸,既寫出「出」的過程,又是愛護小松的細心人觀察所得。

不關心小松的人對它的「出」則是視而不見的。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感慨:「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第一句的「凌雲木」指小松,後一句的「凌雲」是指長成參天大樹的松。 「時人不識凌雲木」,是說世俗之人沒有眼光,沒有見識,不知小松將來要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一直等到它長成「凌雲」大鬆以後才說「這樹真高」。

原來詩人寫小松實際是寫不被人所識的年少而有發展前途的之人,寫出他們的不幸命運,諷刺的是那些 「不識」人才的人。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

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1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2,魚傳尺素3,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4去?

1.桃源:即桃花源,原屬武陵郡(今湖南省武陵縣)。宋干德中置桃源縣。典出陶淵明《桃花源記》。詞中似虛實並用。

2.驛寄梅花:典出《荊州記》:「吳陸凱與范曄善,自江南寄梅花詣長安與曄,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詞中少遊蓋以范曄自比。

3.魚傳尺素:語出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尺素,指書信。古人書寫多用素絹,長約一尺,故名。

4.瀟湘:瀟水與湘水的合稱,二水交匯於湖南省零陵縣境內。

這首詞便是作於徙居郴州期間,時在紹聖四年,秦觀已屆四十九歲。三年後秦觀即在遇赦放還途中溘然長逝於藤州。 詞中抒寫了作者流徙僻遠之地淒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鄉的悵惘之情。

寫桃源實是虛實並用的,暗喻了理想遁失的悲哀。 「可堪」二句仍是寫景,但視點收縮,因桃源望斷無可尋覓而回寫孤館況味。 下片三句連用兩個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直揭「恨」意,極寫思鄉懷舊之情。

煞拍兩句謂郴江本與郴山相守,而週繞之下,仍復流走,自喻被謫心情,最為淒切。

5、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如劉禹錫《石頭城》諷喻現實,借六朝的滅亡來抒發國運衰微的感慨,希望當時的統治者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台城台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六朝陳後主在奢華的臺城裡營建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仗的樓閣,整天倚紅偎翠,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不料笙歌未徹,隋兵已臨都門。樓上燈火,樓下戰火,連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這靡靡之音中結束了。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6、敘事抒情:在古風作品中常見。如杜甫的《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

二、描寫手法:

1、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於藝術創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以「微雨」「暮鐘」「漠漠」「冥冥」 「浦樹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種離別時的傷感的氣氛。

2、烘托: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 烘托包括正襯和反襯兩種。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鮮明地烘托出了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中寫出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南唐李後主亡國入宋以後寫的一首詞。這首詞通篇不對當時的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寫夢境,寫夢中游上苑的熱鬧景象和「花月正春風」的美好景色。為什麼這樣寫?

用夢境來反襯現實。夢境寫得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後的悲哀越顯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便越顯得今日處境的淒涼,「恨」的含意便表達得越充分。

3、白描: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純用線條勾畫,不用渲染烘托的寫法。

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寥寥數語勾勒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築糧倉的畫面,表現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

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首詩寫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試簡要分析。這首詩寫法上的最大特點是借助於生動的細節描寫傳遞人物的思想感情。

詩中「復恐匆匆說不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 「臨行又開封」是人的行動細節,也是人物心理活動的反映。詩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對親人的深切懷念。這種生動的細節使抽象的思念變得具體可見。

4、動和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於烘托手法。後者如:

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前兩句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是靜景;後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湧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靜。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

5、虛和實:在國畫技巧中,虛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給人以想象的空間

詩歌中的「虛」指直覺看不見、摸不清,卻又能從字裡行間體味出的那種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在國畫中,「實」指圖畫細緻豐富的地方。在詩歌中,「實」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曉出淨慈寺送林方子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前兩句泛寫西湖六月的風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後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豔紅和諧的搭配著,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除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詩歌第三句運用了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試簡析之。詩人客居他鄉,油然而生孤寂的思鄉之情,但詩人撇開自己,從對方入手,想像故鄉親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6、欲揚故抑:不從正面平鋪直陳,先從反面著筆,加以貶抑,而後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

次蕭冰崖梅花韻

冰姿瓊骨淨無暇,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的早,有誰風雪看梅花。

詩中三四句忽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會衝風踏雪顧及梅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欲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三、修辭手法

1、誇張:有用誇張手法單獨描寫自然景物的,也有用誇張手法單獨描寫社會生活的,更多的情況則是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擬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

新晴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餘。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詩中將南風人格化,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久雨初晴後寧靜恬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只情。

3、對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別的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醜。

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4、對偶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問:這首詩的

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這首詩的第

三、四句修辭方法是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古詩詞鑑賞表達技巧

古詩詞鑑賞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考題試做 1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春日五首 其一 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請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問 這首小詩別具一種清新婉麗的味道,十分受人喜愛,是什麼原因使得詩歌具有這種藝術效果呢?請結合詩句,對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作簡要分析。答案 ...

古詩詞鑑賞技巧

一 整體把握全詩的內容。要鑑賞詩詞的形象 語言 表達技巧,要評價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首先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詩意。詩詞鑑賞題大多設兩道題,從不同的側面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要對問題做出準確的評價,就要從整體上把握詩詞,做到整體理解和區域性理解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結合。例如陸游的 詠...

古詩詞鑑賞之形象鑑賞

考點解說 高考對古詩詞形象鑑賞的考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人物形象的鑑賞,要求鑑賞詩人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徵以及分析詩歌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技巧和體現的詩人情感等,比如2011年四川卷,要求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徵 二是分析景物形象,要求鑑賞詩歌中使用的意象以及意象體現的情感 作用和營造的意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