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工資管理制度

2021-04-05 00:11:28 字數 1835 閱讀 4955

一.員工工資一律實行結構工資,其結構工資組成如下:

1.基本工資

2.出勤工資

3.全勤工資

4.企齡工資

5.崗位津貼

6.加班工資

7.餐補津貼

其餘可能的獎金獎勵:

8.月績效獎金

9.年終獎金

10.優秀員工評選

二.員工試用期工資:

所有員工進廠第乙個月為試用期,在每月25號之前(含25號)進廠者算當月

進廠,第二個月起工資按結構工資核算;25號之後進廠者算下個月進廠,

當月工資與下月工資一併核算,第三個月起工資按結構工資核算。

試用期工資普通員工按2元/小時,質檢按2.5元/小時,倉管、組長按3元/小時,乘以實際上班工時核算。

從普通員工提拔為裝配質檢在培訓期(培訓期是指裝配質檢人員上崗之日起計滿乙個月)工資按員工對待, 培訓期規定為乙個月。

三.基本工資、出勤工資核算:

1.裝配員工:底薪(300元)+出勤工資(1.3元/小時)

2.裝配質檢:底薪(350元)+出勤工資(1.3元/小時)

3.質檢:底薪(400元)+出勤工資(1.5元/小時)

4.倉管:底薪(450元)+出勤工資(1.5元/小時)

5.線長:底薪(450元)+出勤工資(1.5元/小時)

四.全勤工資(30元/月), 全勤工資的核算:

1.當月份請事假半天以上(含半天)者,本月全勤工資全部扣除。

2.當月份請病假1天以上(含1天)者,本月全勤工資全部扣除;請病假半天以上不足1天者,本月全勤工資扣除一半;請病假半天以內者本月全勤工資扣除1/4。(須有醫院證明方視為病假)

3.當月請事假或病假超過1天者(不含1天):按缺勤時數*(基本工資+企齡工資+津貼)/208小時扣除基本工資。

4.當月份遲到或早退者:

五分鐘以內,一次扣全勤工資10元;

5-20分鐘,一次扣除全勤工資20元;

乙個月遲到或早退累計達三次者當月全勤工資全部扣除,並按曠工半天扣除基本工資 。

五.企齡工資:在每月3號之前(含3號)進廠者算當月進廠;3號之後進廠者算下個月進廠。滿三個月加企齡工資20元,滿一年加企齡工資50元,滿兩年加企齡工資100元。

六.崗位津貼:

裝配自檢,質檢,焊工、搬運工、倉管員:崗位津貼50元/月;

線長崗位津貼:100元/月。

七.加班工資:當月工作小時數超過正班208小時(即26天)視為加班。加班工資核算標準:

員工2.6元/小時,質檢以上3元/小時。加班超過12:

00,則補加乙個鐘作為夜宵補貼。

八.週六工資:週六工資核算標準:員工2.6元/小時,質檢以上3元/小時。

九.餐補津貼(4元/天) 按實際出勤天數計算。

十.待料補貼(0.5元/小時):因物料未到齊或是其它原因須待命等通知上班視為待料。

待料工時核算:當月正班工作時數208小時-出勤工時=待料工時。

十一.月績效獎金:試公司整體運營情況和部門完成工作整體情況而定。

十二. 年終獎金:試公司整體運營情況和部門完成工作整體情況而定。

薪資核算有關說明:

1.辭工、辭退、開除員工的工資結算見《辭手續辦理程式》。

2.出勤工時的核算:一般正常下班打卡未滿30分鐘者不計;滿30分鐘者計半小時,未滿60分鐘者,計半小時。

3.房水電費:每月用水、用電沒有超出公司規定額度,房水電費每月扣18元,超出公司規定額度另計。因進廠或辭工原因末住滿乙個月者,按18元/30天*實際住宿天數計算。

4.薪資差異查詢:凡對薪資核算有疑異者,須在發工資之日起兩日內向部門負責人申報查詢,查詢後確有差異者,當月或下月予以補發。

本制度自2023年12月份起執行

財務部2007-11-26

裝配車間工資管理制度

目的為不斷完善企業的工資管理體系,建立公平 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勵裝配車間員工潛能發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按勞分配的原則,特制定本制度。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裝配車間所有操作員工。核算規則 實行分段承包 計件工資制度。裝配車間所有員工按所處崗位分為合套 鉚合 包裝三個工序。按照本企...

公司工資管理制度公司工資管理制度

公司工資管理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按照公司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國家有關勞動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它有關規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全體員工 試用工和臨時工除外 本制度所指工資,是指每月定期發放的工資,不含獎金和風險收入。二.工資結構 第三條員工工資由固定工資 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

工資管理制度

一 總則 1 為了公司可持續發展,體現公司能者多勞 勞者多酬的分配原則,進一步規範員工工資體系等有關事項,特制定本制度。2 方針 鼓舞每個員工承擔起職務工作的責任,按職業化的要求努力工作,使所擔當的職務價值充分發揮起來。3 宗旨 通過工資槓桿,吸引優秀人才,留住關鍵人才,激發人力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