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品德課

2021-04-03 19:21:15 字數 3038 閱讀 4726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乙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情為學生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引發共鳴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

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課,有關星星和爸爸媽媽逛商場吵著買東西的一段情節,就可以讓學生以模擬的百貨商店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媽媽和星星,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

讓學生演了後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

再如教學《父母的疼愛》一課時,可以讓學生來扮演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關愛自己的。以劇本的形式,進行親身體驗,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充分體會到父母之愛的偉大與無私,深切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從而使學生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組織辯論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唇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創設道德認知衝突,為學生營造有利於開展課堂辯論的環境。例如教學《心中的110》一課時,我借助多**創設了這樣乙個情境:

放學路上,從一輛汽車上走下來乙個陌生人對小紅說『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帶我去見你的班主任嗎?』小紅應該跟陌生人走嗎?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回答,而是讓同意走的同學坐左邊,不同意的同學坐右邊,座位調整使課堂成為辯論會場,在對抗辯論中,使學生得到啟發,明白生活中許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著危險,不要忘了撥打心中的110,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道德思辯能力和認知水平。

再如上網,這是目前在學生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活動方式。對於它的利弊,社會上的看法眾說不一。但在家長和老師看來,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因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擱學習。

那麼學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還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於屢禁不止。

為此我在教學《哪些地方不能去》時,有意安排了學生辯論賽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彼此的唇槍舌戰來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進行總結和正確引導,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於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開展實踐知行結合

思想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而大部分家長是只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的勞動無感激之情,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著;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再如教學《請到我的家鄉來》後我安排了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家鄉的工廠、街道、名勝古蹟。通過參觀,使學生親眼目睹家鄉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激起對家鄉、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激起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而學習的積極性。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

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促進兒童由「知」向「行」的轉化,從而知行統一。

四、換位體驗內化認識

換位體驗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而引起共鳴的一種情感體驗。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採取換位體驗方式,以促成有如親身感受的體驗,增強學生對道德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內化為道德認識。例如在《有多少人為了我》一課中,有一組名為『你能為他們想一想嗎?

』的漫畫。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還有哪些只圖自己方便,給他人添亂的事;然後讓學生設身處地想想:假如這些勞動者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態度會怎樣?

假如自己是這些勞動者,會有什麼感受?從而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對勞動者的態度,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使學生懂得凡事不要只為自己著想,只圖自己痛快,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接受道德知識,進一步指導行為實踐。

再如《同學之間》一課中,有這樣乙個故事:王輝的父母離婚後,王輝由爸爸撫養。他的一些同學知道後,在背後議論他是乙個沒媽的孩子。

教學時,我讓學生換位體驗王輝的心情,即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如果你處在這樣的情境中將會怎麼想?同學們將心比心,真正感受到離異子女已經夠痛苦了,別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戲弄,就使他更難過了。

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就會自覺地去同情和幫助離異子女。這樣的換位體驗,無疑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起著積極作用。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通過創設豐富的、靈活的、直觀的、開放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大量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既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提高了主體參與能力,從而增強了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

怎樣教好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課

作者 王越紅 讀與寫 下旬刊 2013年第02期 摘要 著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也就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最基本的特點。當然,著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也應該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關鍵詞 小學生 思維品德 道德 中圖分類號 g623.1...

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課

作者 張惠平 新課程學習 上 2013年第08期 一 學好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本課程的特徵和要求是備好課的前提 1.課程標準的內涵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 教學 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

如何讓思想品德課

如何讓思想品德課 活 起來 思想品德課的教改經驗 申集初中李大洋 以前我教政治課以為很容易教,只要畫出知識點,學生背過就行。這種方法我認為效果並不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掌握乙個知識點所需的時間較長。怎樣解決這一問題我通過這幾個月的摸索中總結我的課堂改革的經驗如下 一 我採取讓學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