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及克服

2021-04-03 01:56:43 字數 3249 閱讀 9107

人際交往是指人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和需要的過程。一般來說,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一些困難或不適應是難免的,但如果個體的人際關係嚴重失調,人際交往時常受阻,就說明存在著交往障礙。大學生常見的交往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一)、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表現突出而常見,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點所決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開始了主動交往,但其社會閱歷有限,客觀環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夠全面接觸社會,了解人的整體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際交往中常又帶有理想的模型,然後據此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知己,一旦理想與現實不符,則交往產生障礙,心理出現創傷。

另乙個是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的目的在於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諒互讓,以誠相見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而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自吹自擂、裝腔作勢、盛氣凌人、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需要,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二)、情感障礙。情感成分是人際交往中的主要特徵,情感的好噁決定著交往者今後彼此間的行為。交往中感**彩濃重,是處於青年期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大特點。

情感障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嫉妒與自卑。嫉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表現為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報以嫉恨,乃至行為上冷嘲熱諷,甚至採取不道德行為。

嫉妒容易使人產生痛苦、憂傷、攻擊性言論和行為,導致人際衝突和交往障礙。如有的同學在戀愛的競爭中失敗,轉而惡語中傷他人。

自卑是一種過低的自我評價。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體驗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

遇到一點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別人的恥笑與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氣吞聲。實際上,自卑並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過高,不切實際,在交往中總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懼怕丟醜、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絕與恥笑。這種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將社交圈子限制在狹小的範圍內。

2.自負與害羞、孤僻。自負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傲氣輕狂、居高臨下、自誇自大,過於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

與同伴相處,高興時海闊天空;不高興時大發脾氣。與熟識的人相處,常過高地估計彼此的親密程度,使對方處於心理防衛而疏遠。無論是自卑還是自負,都是導致交往障礙的兩個極端。

害羞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常表現出靦腆,動作忸怩,不自然,臉色緋紅,說話音量低而小,嚴重者怯於交往,對交往採取迴避的態度。過多約束自己的言行,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也無法與人溝通,造成交往雙方的不理解或誤解,妨礙了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

孤僻也會導致交往障礙,具體表現為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結果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愛則無朋,與人不合群,待人不隨和。或是由於行為習慣上的某種怪僻使他人難以接受。這樣從心理上與行為上與他人有著屏障,自己將自己封閉起來。

(三)、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另一種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所謂人格,是指人在各種心理過程中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包括氣質、性格等。

人格的差異帶來交往中的誤解、矛盾與衝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際衝突。如不同氣質型別的人對同一問題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膽汁質的人性情急躁,言談舉止不太講究方式,這會使抑鬱質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雙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滿。而相同性格型別的人(同是內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難相處融洽。

二、常見人際交往障礙的克服

每個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係,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

(一)、提高認識,掌握技巧。

要注意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一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而不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爾虞我詐。同時加強交往技巧的培養,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為此,在人際交往中應盡可能地做到:

1.肯定對方。人類普遍存在著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滿足的情況下,他才會產生最大程度的愉悅,才會對人際交往中對方的態度、觀點易於接受。

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自尊心極強,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須肯定對方,尊重對方,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2.真誠熱情。人際交往中,若對方感到了你的真誠與熱情,顯然會得到對方肯定的評價。

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熱情,同時又坦誠言明自身的利益,顯得真誠而又合情合理。這樣,自然會得到對方的接納,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橋梁。

(二)充分實踐,改善交往措施。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在交往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學生從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強交往的實際鍛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會形成。

初入校門的大學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時,可以從一般的寒喧開始,之後轉入中性話題。如來自哪個學校,姓名,有哪些業餘愛好等,而後再轉入雙方感興趣的,觸及個人利益的話題,如工作、學習、身體等,最後,即可隨便交談起來,這種交往能鍛鍊自己使對方開口的本領,尋找相互感興趣話題的本領。同時,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有賴於相互的了解。

相互了解有賴於彼此思想上的溝通。因此要注意常與人交談,交換看法,討論感興趣的事情。這樣,可籍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降低內心壓力。

在溝通中求得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平衡,有益於身心健康。但在溝通時,語言表達要清楚、準確、簡鍊、生動。要學會有效聆聽,做到耐心、虛心、會心,把握談話技巧,吸引和抓住對方。

此外,乙個人在不同場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學生,在閱覽室是讀者,在商店是顧客。在交往活動中,如果心理上能經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對方,了解一下自己處在對方情境中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體會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會理解別人的感情和行為,從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態度,這種心理互換也是培養交往能力的好辦法。

(三)、培養良好的交往品質

1.真誠。"人之相知,貴相知心"。真誠的心能使交往雙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膽相照,真誠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誼地久天長。

2.信任。美國哲學家和詩人愛默生說過:

你信任人,人才對你重視。以偉大的風度待人,人才表現出偉大的風度。在人際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誠,從積極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動機和言行,而不是胡亂猜疑,相互設防。

信任他人必須真心實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3.克制。與人相處,難免發生摩擦衝突,克制往往會起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效果。

克制是以團結為金,以大局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與利益受到損害時也是如此。但克制並不是無條件的,應有理、有利、有節,如果是為一時苟安,忍氣吞聲地任憑他人的無端攻擊、指責,則是怯懦的表現,而不是正確的交往態度。

4.自信。俗話說,自愛才有他愛,自尊而後有他尊。

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際交往中,自信的人總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談吐從容,而決非孤芳自賞、盲目清高。而是對自己的不足有所認識,並善於聽從別人的勸告與幫助,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培養自信要善於"解剖自己",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在社會實踐中磨鍊、摔打自己,使自己盡快成熟起來。

5.熱情。在人際交往中,熱情能給人以溫暖,能促進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靈。因此,待人熱情是溝通人的情感,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質。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及克服

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但在交往過程中,有的交往順利,心情舒暢 身心健康 有的交往受挫,便心情鬱悶,身心受損,產生各種不良後果,這在大學生中極為常見。據某諮詢中心統計,大學生...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及其除錯

不良情緒障礙 由於人際交往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及心理距離的遠近,所以情緒情感成分是人際交往中的主要部分,並會影響到認知和行為。常見的情緒情感障礙有 憤怒 自卑 嫉妒 自負 恐懼 冷漠等。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憤怒時,體內調動了所有的能量儲備,能發出比平時大的多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在這種衝動的情緒狀...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調適 一

一 猜疑心理的調適所謂猜疑心理,是一種由主觀推測而產生的不信任的複雜情緒體驗。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大都免不了猜疑,只是程度不一。猜疑心理產生的原因主要有錯誤的思維 個性中缺乏自信 客觀的流言蜚語等。猜疑心理是大學生人際交往間的蛀蟲,和諧人際關係之大忌。怎樣克服呢?首先需要培養理智,切忌感情用事。當出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