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21-03-15 19:16:09 字數 4721 閱讀 8870

隨著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不良風氣和市場經濟負面影響的挑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逐步完善的階段,思想觀念、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及社會行為方式等方面正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傳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受到衝擊,特別是現實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在社會上某些人心中滋生蔓延,崇尚「等價交換,按照市場法則做人」,人格商品化扭曲,重金錢、輕道德修養,人生追求庸俗化,跟著個人慾望和流行時尚走。在這種形勢下,部分大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和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政治觀念和道德觀念淡化,自私自利和享樂思想蔓延,自我觀念增強,紀律觀、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體意識弱化,這都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高等教育改革帶來的挑戰

首先,高校收費和分配制度改革使學生和學校關係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學生不再是被動和無條件地接受學校的教育服務,而對學校、專業、師資、教學設施和生活條件有了更大的選擇權和更高的要求。為此,學生管理者必須由單純的重教育和管理,轉變為服務、教育和管理三者並重。其次,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連續幾年擴招,加上取消對考生的年齡和婚否的限制,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及校外租房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學生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情況。

首先,在校學生的年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多樣化;第二,在校大學生結婚,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學生本人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同時對其他同學和校園學風建設產生影響;第三,大學生校外租房居住,雖有利於解決高校學生公寓不足的問題,但改變了過去學生管理只侷限於校園之內的模式,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創新。

第三,高校按大類招生和學分制的實行使以班級為載體的學生管理模式面臨新的挑戰;學分制下的彈性學習條件,使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增多,擴大學生的活動空間,接觸社會的機會增多的同時,使學生工作面臨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必須探索出跨專業、跨年級、覆蓋面廣的學生集體活動新載體和思想教育新形式。

三、高校貧困生增多帶來的挑戰。

目前普通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佔在校生總數的15-30% 其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佔10%左右,部分貧困生對大學生活適應困難,以及由貧困產生的心理障礙,都影響到學業的順利完成,儘管國家構築了多元化幫扶體系,讓他們放下「經濟包袱」。但由家庭貧困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常常令他們困惑,同時就業的壓力,使部分貧困生的學習生活面臨更大的挑戰,這都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的課題。

四、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帶來的挑戰。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使後勤職工由學校的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學生成為他們的顧客,由此帶來盈利意識增強,育人意識淡化,物業管理者與大學生之間的思想和文化的差異,使日常管理中的溝通變得困難,從而導致學生宿舍的安全受到影響。

五、大學生心理問題增多的挑戰。

由於應試教育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同時溝通少而強制多的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鬱焦慮、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其二,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使大學生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其三,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不適應,對人際交往的不適應,導致在心理健康上出現問題。

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化解心理矛盾,養成良好心理素質和提高生活質量是新形勢下學生管理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

六、資訊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學生管理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資訊化的迅速發展,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發生著廣泛和深刻的影響。inte***網路和手機簡訊和網路正極大地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一方面網路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陣地和領域,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另一方面,網路也給傳統學生管理帶來了極大的衝擊。首先,網路資訊的快捷性、豐富性和開放性特點,使得從學校獲取知識的權威性受到懷疑。在網路普及的社會條件下,大學生能夠借助網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捷地獲取資訊,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和有關幹部教師在獲取資訊的渠道、時間、數量上已不佔明顯優勢。

數量巨大的網路資訊,「淹沒」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資訊,尤其是**、色情等不健康資訊的衝擊,使學校教育者所要傳達給學生的資訊很難在學生頭腦中沉澱,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其次,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使得網路成為有害資訊的孳生地和傳播地。一部分人利用資訊科技參與社會政治,一些虛假、不健康甚至反動的資訊汙染了學生思想教育的環境,使得大學生難以判別和抵禦,有的上當受騙,還有的沉溺於網上虛擬世界不能自拔,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高校學生工作,是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內容,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高校學生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圍繞高校育人目標,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法、保持旺盛活力、體現工作實效,是當前高校學生工作要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此,我認為應樹立以下理念。

堅持以生為本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努力實現培養目標的共性要求與個性優化發展的協調統一。尊重是基礎,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生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的工作載體,實現平等溝通,民主交流,相互理解,和諧統一。

要進一步改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管理傳統,摒棄教育管理中的「長官意識」和形上學,建立最大限度發掘學生內在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生動活潑的工作新局面。

遵循教育規律教育規律是教育同其他社會現象或教育內部各構成要素之間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間的內在聯絡。要遵循教育規律,必須把握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目的是培養人,是「育人」而非「製器」;教育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主體,以精神提公升人,高度重視人的創造性;教育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因此,高校學生工作要在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學生思想、靈魂、智慧型的培育和塑造,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意志鍛鍊和行為訓練。

適應時代變化要在不斷更新工作觀念,創新工作措施,改進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機制的同時,從內外兩方面做好「功課」。外部環境上,要時刻把握時代發展的趨勢與特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工作,用國際化、時代化、現代化的視野審視工作。內部環境上,要認真分析總結新時期大學生群體的變化特點,包括他們的思想動態、學習特點、生活特點、業餘愛好、興趣專長等,確切把握工作物件的特性,並形成科學系統的認識,以此為基礎設計工作,制定措施,落實任務,實現目標。

注重思想引領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尤其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發展的意識,善於運用科學理論辨析社會現象,夯實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礎。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大學生,找準統一大學生思想、凝聚大學生力量的著力點。

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探索系統的、有理論說服力的、有實踐支援的結合方式。要引領大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和對現實生活深刻的觀察分析來促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會用正確的價值觀堅定理想目標、磨練意志品格、思考現實問題、判斷是非曲直、明確發展規劃。

創新體制機制要建立以適應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為中心,以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為導向,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基本內容,以「黨政配合、教管融合、校院整合、專兼結合」為原則的學生工作機制,輔之以決策溝通、資訊共享、考核評價、激勵約束、應急處理等制度和措施,努力用制度規範管理,使學生教育管理體制能與培養目標、形勢變化、學生特點和成長需要相適應,為實現教育目標創造條件。

貼近學生實際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物件是「90後」青年群體。他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興趣愛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要做到細處、做到深處、落到實處,在現實的情況下,在一點一滴中,獲得學生的理解和認同,最終實現工作效果。

溝通了解是關鍵。開展多種方式的動態調研,以他們的視野和角度觀察、體驗學校生活、社會實踐,了解他們關心、關注的問題,掌握第一手情況,有的放矢,做好工作。

保持蓬勃活力大學生在從現實走向未來的過程中,還沒有成熟的意志和品格以及充分的閱歷,這需要學生工作為他們提供成長的平台和條件。符合學生特點和成長需求的工作創新,是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徑。理念要與時俱進,方式要多種多樣,機制要更新變革,內容要豐富多彩,隊伍要富有激情,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工作形勢中把握發展動態,保持蓬勃活力,保證工作實效。

說到底,活力的源泉在創新。

豐富活動形式組織大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校園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有利於他們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鍛鍊技能,有利於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社會交往能力。要善於用大學生喜歡的話語體系來創新活動內容的表達方式。要善於運用校園網路、部落格、微博、bbs、手機等新**,不斷創新引導的手段和途徑;要善於把時尚元素注入到引導工作中來,增強校園**的時尚色彩;要注重活動的思想性、娛樂性和時尚性的結合,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努力實現思想性和趣味性、娛樂性的統一,真正為學生所喜愛。

要注重活動的品牌塑造。

服務成長成才要積極創造機會和條件,服務於學生參加實踐,其中建立實習基地、組織公益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引導社會體驗等都是很好的方式。積極改變「就業服務工作只是在畢業時開展」的觀念,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豐富和拓寬就業渠道,提高服務質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同時指導學生做好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規劃,圍繞專業素養、團隊意識、開拓精神、就業技能、交際禮儀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使學生能在自我發展與社會動態需要之間找準就業的切入點,最終成功就業。

加強隊伍建設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學生工作隊伍的主要組成力量。隊伍建設要遵循梯隊化管理,堅持相對穩定與合理流動相結合。既要完善政策以事業留人,又要彰顯價值以情感留人,同時積極暢通發展渠道,保持合理流動,實現在動態中的相對穩定。

要不斷建立健全隊伍的聘用、考核、評估、激勵和獎懲機制,過程中找準建設的突破點、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努力實現制度體系管人,事業情感留人,建設發展成就人的良好局面,構建一支長期從事學生工作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骨幹隊伍,使每位工作者都成為學生的人生良師。

構建高校學生工作新機制,實現學生工作的內容與方法創新

當前高校學生工作必須有新的理念、新的定位,這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構建科學有效的學生工作機制,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校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而高校改革政策的實施也使高校的內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都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困難 新挑戰。為此,應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加強高校管理隊伍建設,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關鍵詞 高校 學生管理 對策 在21世紀的今天,高等教育的...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者 張麗娟 青年與社會 2019年第04期 摘要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組織基礎,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學生群體中實現的重要戰鬥堡壘。但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日益無法適應大學生群體的需要,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因此,對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改革與研究成為擺在我國高等教育者面前乙個...

學分制下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作者 馮娟蔡小薇 現代職業教育 職業培訓 2015年第01期 關 鍵 詞 學分制 學生工作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7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 2096 0603 2015 03 0037 01 一 學分制的內涵 學分制是高等學校的一種教育管理制度,以學生取得的學分數作為衡量其學業完成情況的基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