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評估報告

2021-03-11 06:00:14 字數 4863 閱讀 2209

「現代資訊科技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課題

草寺小學現代資訊科技研究課題組

【內容摘要】探索出資訊科技與學科內容的整合模式,設計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以資訊科技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實施方案。

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的課堂教學必定是和某種學科進行有機整合下的一種教學。所以制定好資訊科技與課堂學習整合的有效教學設計方案,是順利開展課堂學習與資訊科技整合教學的前提條件。這種有效教學設計方案,即有一般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程式,但更具有利用資訊科技學習的基本特徵:

主要包括學習的有效性、開放性、選擇性、自主性、互動性、豐富性、形象性等。如何充分吸收一般學科教學的優勢,巧妙利用資訊科技的特點,在豐富的教學個案中歸納出小學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有效整合的學習模式,這是本課題需研究的範疇與重點。

一. 課題概況

(一)課題名稱:現代資訊科技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

①研究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有效措施。

②研究在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新的教學環境中,從教學目標、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方式等多方面**資訊科技對課程的影響力。

③通達探索,樹立新的教育技術觀念,融入學科教學之中,使**成為教師創設情景,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和幫助學生探索知識,延伸自身潛能的工具(主要觀點)

④找到能合理有效的在恰當的時候,使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措施,達到現代資訊科技或校園網路與小學學科的最佳整合。

(二)課題週期與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23年2月~2023年6月)

1、收集有關資料,進行可行性調查論證,準備有關研究實驗材料,申報、立項。

2、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確定子課題研究骨幹成員名單,形成具體的研究工作網路。

3、完成開題報告,組織開題論證,制定子課題實施計畫(方案)。

〖負責人:張梅〗

第二階段——實驗研究階段(2023年9月——22023年1月)

1、根據各子課題實施計畫、方案展開研究

(1)定期召開實驗教師會議,開展研討活動,交流經驗,探索規律。

(2)有針對性、遞進性地聘請專家作專題講座,提公升教育理論水平,以理論為支撐,拓展研究思路。

(3)定期(多次)開展多項有層次性的教研活動,展示階段性研究效果,提高課題研究的影響力與輻射度。

2、收集、整理研究過程中各種案例,有針對性撰寫研究文章,彙總階段性研究成果。(如時機成熟,進行中期匯報)

〖負責人:李燕、宋美英、李燕〗

第三階段——總結匯報階段(2023年2月~2023年10月)

1、各子課題小組提交研究報告,進行實驗總結。

2、彙總本課題研究**並彙編成冊。

3、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結題匯報。

〖負責人:張梅、杜光利〗

(三)問題的提出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教育技術在擴大教育供給、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教育資訊化擔負著神聖的歷史使命。可以說,教育資訊化推動著教育現代化。對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將面臨教育資訊化的猛烈衝擊和掌握現代技術的巨大挑戰。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對本校而言,全面推進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和資訊化,是關於到我們教育改革發展全域性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本實驗是教育現代化的需要。

目前,隨著我區教育現代化工程的全面實施,我校校園網已建成,學校聯接「資訊高速公路」,並實現了 「室室通」,基本達到了《江蘇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施(示範)學校硬體配置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加強管理、優化手段、提高質量,即落實現代資訊科技與小學學科教學有效整合,深化素質教育上。因此,本實驗是學校工作發展的需要。

(四)問題的背景

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 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巨集觀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還是微觀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最終都將因之而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同時,一方面,高度資訊化的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飛速發展的資訊科技及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資依賴的技術平台和科學的理論依據,從而使資訊科技廣泛應用於學科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成為可能、成為必然。

在高度資訊化的時代,重新形成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學習者的多種能力如學習能力、資訊處理技術、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即是我們不但要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各學科知識,還要著力培養、提高學生應用資訊工具獲取、處理、應用、生成、創造資訊的能力。在此意義下,把資訊科技廣泛應用於學科教學,勢必成為最佳途徑,使學生在獲得具體的學科知識的同時,其學習潛能得到激發。

綜上所述,運用資訊科技,激發學生潛能的研究,體現了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必將成為教育改革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

(五)研究現狀

教育專家們指出,資訊時代的教學活動不應以開發人的記憶為主要目標,而應以開發人的潛能為主要目標。為此,人們嘗試了許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其中重要的乙個手段就是將以多**計算機為工具的資訊科技引進課堂教學。

國外許多國家在小學階段開設計算機操作學習,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在小學階段把計算機學習當成普通文化知識學習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英國還較早開發了適合各種教學或與各科教學相關聯的教學軟體,它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國外重視把多**技術引進小學教育,重視讓兒童自主的人機互動學習,製作生動的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教學軟體輔助教學等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在我國,把資訊科技應用到小學教育中,成為為兒童少年開發潛能,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育手段的乙個重要突破口。現代化的資訊科技能把各種教育因素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形成最優組合,可以使課程實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隨著多**輔助教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現在人們意識到利用多**輔助教學並不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它與任何教學改革一樣,關鍵在於人,即教師。資訊科技的使用者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但教師的指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多**技術環境、網路環境下學生、教師和多**教學軟體這三個教學體之間的互動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習潛能的問題,這是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取得成功的難點和關鍵。此外,學會建立和利用資訊資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也是本課題在國內外研究的趨勢之一。

(六)研究目標與研究策略

研究目標:通過實踐建立起資訊科技環境下學習為主體的自主性、研究性、協作性學習模式,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優化、整合、設計教育教學過程,達到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應用、開發、管理學校資訊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同時通過資訊科技環境下優化教與學的評價。

研究策略:利用資訊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創設情境,包括問題情境以及虛擬實驗環境,以培養學生觀察及思維能力;利用資訊化的學習環境和資源,借助其內容豐富,多**呈現,擴充套件鏈結等特點,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學習能力;利用資訊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借助人機互動技術和引數處理技術,建立虛擬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探索精神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利用資訊化學習環境和資源組織協商活動,培養合作學習精神;利用資訊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借助資訊工具平台,嘗試創造性實踐,培養學生資訊加工處理和表達交流能力;利用資訊化學習環境和資源,提供學習者自我評價反饋的機會;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與人共處的能力。

(七)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本校各班應用現代技術的現狀,適當組織問卷調查。

(2)、分析法:按實驗要點、內容,作好科學分析。如:分析現代技術手段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影響,可按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進行。

(3)、其它:實驗中可相機運用觀察法、個案法、文獻法等。

(八)研究物件

全校1-6年級全體學生。

(九)研究組織機構

1、總負責人: 李敬祖

2、具體負責:

語文教育: 李燕

數學教育:杜光利

英語教育:張芳

3、 課題主持:張梅

4、 理論指導、材料整理:杜光利

5、 後勤保障:李保遠龐佔芬

6、 資訊科技指導:劉成劉長恩劉謙榮

(十)課題研究工作進展

在2011-2023年度中,課題按照預定的開展計畫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主要的研究、實驗和實踐工作有:

1、2023年7月份,開展資訊科技的應用在本校實施過程中的優勢、缺點及對策研究。

2、2023年5月份,討論開展教師有關資訊化應用的培訓工作。

3、2023年7~8月份,在全體中青年教師中開展與本課題相關的資訊化應用培訓。

4、2023年9月份,結合課題研究,討論研究對學生骨幹培訓的工作。

5、2023年11月份,組織各教研組及骨幹教師製作個人主頁並進行評比。

6、2023年12月份,進行市級資訊科技公開展示活動。

7、2023年3月份,結合本課題研究,討論開展爭創南通市教育資訊化先進學校的相關活動。

8、2023年5月份,進行市級資訊科技公開教學活動。

9、2023年6月份,課題組討論開展暑期學生培訓事宜。

10、2023年9月份,課題組討論制定學校新學期資訊化工作計畫。

11、2023年10月份,開展網路課的實踐與研究。

12、2023年11月份,開展整合課「百分數的認識」的實踐與研究。

13、2023年11月份,討論學校**建設中對於課題研究的可行性與欄目設定。

14、2023年12月份,開展教師資訊化應用的調查與分析。

15、2023年2月份,舉辦一線教師網路培訓學習;課題組教研工作會議。

16、2023年3月份,承辦的區第三次電子白板數學互動教學觀摩活動。

17、2023年3月份,參加區「雛燕杯」教學競賽活動。

18、2023年3月份,開展第二期現代資訊科技普及培訓。

19、2023年4月份參加市第9屆教研活動

二、實施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目標

1、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條件

(一)、轉變觀念是前提。隨著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許多學校已配備較為先進的多**教室和多功能教室。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學校配置如此優良的計算機裝置,僅僅只是用來教授一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進行基本的操作技能培訓,並沒有真正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要解決此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改變舊的教育觀念,重新審視計算機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隧道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一 業主制定的風險管理方針及策略。xx工程指揮部下發的 標準化管理辦法彙編 二 國家 鐵道部頒布的現行鐵路工程設計規範 施工規範 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等。1.鐵路隧道噴錨構築法技術規範 tb10108 2002 2.鐵路隧道施工規範 tb10204 2002 3.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

階段評估檢測 六

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滑鼠滾軸,調節合適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後。關閉word文件返回原板塊。選修6 120分鐘 150分 第 卷第一部分聽力 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 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後有乙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 b c三...

中壩隧道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敘大鐵路公司制定的 標準化管理辦法彙編 1 鐵路隧道噴錨構築法技術規範 tb10108 2002 2 鐵路隧道施工規範 tb10204 2002 3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範 gb50086 2001 4 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17 2003 5 鐵路隧道鑽爆法施工工序及作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