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古詩詞鑑賞策略

2021-03-04 09:59:49 字數 5028 閱讀 9275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3.看技法

從詩歌的技法入手,有時也能迅速地把握詩歌的主題。例如: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詩採用的寫法,一為用典,「朱雀橋」「烏衣巷」為東晉的繁華之地,「王謝」為東晉權貴豪門。一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陽斜」,這些景物讓人聯想到蕭條衰敗;舊時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謝家族的富貴榮華,現在只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從技法入手,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到詩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

在這首詩中,詩人很可能就在感嘆唐王朝的衰敗。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的主觀情意。如「梅」就帶上了清芳高潔、傲雪凌霜的意趣。

從詩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夠迅速地把握主題。例如:

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

茅簷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

催成清淚,驚殘⑴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⑵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釋]①驚殘:驚醒。②故山:即家鄉。

閱讀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游在南鄭(今陝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積極參加抗金戰爭,戰績顯著。正當前線節節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游也被調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離開抗戰前線。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後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

我們知道,與杜鵑鳥相關的有一神話故事: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人們從杜鵑嘴角的紅色聯想到「杜鵑啼血」,從杜鵑的叫聲聯想到「何不歸去」。

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往往與淒涼、哀傷、思歸聯絡在一起。那麼,詩人想回到**去呢?聯絡詩人的生平與提供的背景,可以聯想到,詩人希望回到抗戰前線,報效國家,但主和派當權,詩人於是發出報國無門的悲嘆。

詩歌的閱讀鑑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學生在古詩鑑賞備考中,應熟知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

5.看關鍵語言(標題、結句、詩眼)

古詩中的關鍵語言,例如,標題、結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詩眼的詞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詩歌主題的資訊。請看下面幾首詩:

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從標題中的「秋思」和詩句中的「家書」,即可得知該詩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從本詩的結句,即可得知詩人在此詩中表達的愛情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鷓鴣天·西都⑴作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懶慢帶⑶疏狂。曾批給露支風敕⑷,累奏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⑤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釋]①西都:指洛陽。宋時稱洛陽為西京。

②清都:傳說中天帝的居處。山水郎:

詞中指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懶慢帶:一作「支付與」。

④曾批給露支風敕:一作「曾批給雨支風券」。⑤玉樓金闕:

指汴京的宮殿。

從詞中「幾曾著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該詞的主題:蔑視權貴。

(二)詩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準確地掌握古代詩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詞法,句法,修辭手段,表現手法。

下面,側重談談古代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⑴托物言志

託,寄託,借助;物,客觀事物;言,表達;志,志向,志願,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簡單地說,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體外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聯句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此詩借寫瀑布,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思考:應志存高遠,不畏艱辛,努力實現人生目標。

⑵用典 古典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來表達思想情感,這就叫作用典。例如:

詠懷古蹟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畫圖省識春風面),儘管國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獨留青塚向黃昏」「環佩空歸月夜魂」的人生悲劇——抒發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傑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劇。

⑶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重要標誌。借景抒情,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馬致遠的《秋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一起來。

再如: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其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既是寫景,也是抒情。「無邊落木蕭蕭下」,讓人聯想到一年將盡,韶華易逝,平添鄉愁。「不盡長江滾滾來」,讓人聯想到不盡的愁緒、飛逝的時光、歷朝歷代的優秀人物的不幸遭遇。

杜甫此處明為寫景,實為抒發人生的感慨。

⑷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描寫或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間接抒情。例如: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中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通過寫景來抒發情感;「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通過用典來抒發情感:這就是間接抒情。「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直接抒情。

⑸襯托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例如:

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中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壯闊景象,來襯托「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所營造的的冷寂、孤獨藝術氛圍。

⑹虛寫和實寫

虛寫,不是寫眼前的實景,而是寫想象中的景象。實寫,恰好與之相反。例如:

雨霖鈴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寫,狀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讀者的想象。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

⑺對比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如高適《燕歌行》: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以戰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

2.通過強化訓練,提高把握詩歌技法的準確性與熟練程度。

3.鑑賞技法時,如果沒有規定角度,應選擇作品最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採取此項解題策略,既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23年全國高考試卷)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⑴製毒龍。

[注釋] ①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乙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乙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結合全詩賞析時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請看下面的答卷:

例一: 第三聯上下兩句的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喧鬧的泉聲遇「危石」而哽咽,溫暖的日色因樹林的幽深而變冷。

這「咽」和「冷」充分點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點,烘托出幽靜、悠遠的冷清氣氛。作者融情於景,借景抒情,表現願意遠離世俗欲念的隱士情懷。

【此答案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處】

例二: 第三聯上下兩句的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因為「咽」用擬人的手法寫泉流之聲,以動寫靜,突出禪寺之靜,生動而傳神地寫出泉流過高石時,水聲急變,形象而生動;「冷」字不僅寫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調,更突出了香積寺環境的清幽、靜謐,這一禪院寂靜空靈之感由這一「冷」字表現出來。

【此答案從修辭和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處】

二、 古代詩歌的規範答題

(一)答題的要求

1.符合題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詩歌鑑賞題,一定要符合題目的要求。就2023年全國高考古詩鑑賞題,有一考生這樣作答:

我認為「咽」和「冷」,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地描寫出了泉水從石頭上流過的聲音,給人一種清幽恬靜的感覺,同時表達了詩人對路過香積寺所領悟到的這股自然美景的喜悅的心情。

解題的要求是:「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乙個字?為什麼?

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但是,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將「冷」置於不顧,又沒有結合全詩的意境分析其妙處。這一解答就不符合題目的要求。

2.符合詩歌鑑賞的要求

詩歌鑑賞雖說是開放型試題,但也要求符合詩歌鑑賞的要求。請看下面的答案:

答案一:分別是「危」和「青」字。「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說明了香積寺的偏僻,無人知,快沒人繼承這所寺廟,突出了「危」字。

而「薄暮空潭曲,安禪制屠龍」體現了「青」字,在此環境下,來製「毒龍」,突出了「青」字。

此答案與文字不符。詩眼錯,分析錯,無意境。

答案二:分別是「咽」和「冷」。作者經過香積寺寫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聯中的描寫景物的悽慘、陰涼,從中寫出了當時一種對世俗欲念的不滿情緒,突出世態陰涼、冷漠與無情。

古詩詞鑑賞備考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 要求初中學生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 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古詩詞鑑賞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文學鑑賞功底和語言能力。同時,古詩詞鑑賞也是中考語文複習耗時多,見效少的薄弱環節。為突破古詩詞鑑賞複習的瓶頸,切實幫助學生提高古詩詞鑑賞水平,提高語文複習的效率,我們擬從...

古詩詞鑑賞

考點歸納 3點 鑑賞語言 鑑賞形象 意象 點評內容主旨 思想情感。鑑賞語言題 可能命題的角度 1 哪個字用得做好?請說出理由 煉字 鍊句 答題格式 首先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釋含義 然後把該字放到原句中描寫景物 描景物 最後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說效果 2 對名句的賞析 答題...

古詩詞鑑賞

2014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分類整理 古詩詞鑑賞 嘉祥縣第四中學曹秋紅 2014上海市 二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練6 7題 4分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