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之形象景物形象。教學案

2021-03-04 09:59:49 字數 3035 閱讀 5037

華粵高考復讀學校語文教案

課題:詩歌鑑賞之形象(景物形象)

課時:2課時

使用時間:第15周

教學目標:

1、了解考綱對本知識點的要求;

2、熟悉這一知識點考題的命題形式

3、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詩歌鑑賞形象類景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景物形象鑑賞的答題要領和方法。

教學方法:

講評練結合。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基礎回放:(限時5分鐘完成)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海峽兩岸高層人士50年來首次公開、直接的歷史性接觸,開啟了兩岸協商談判解決問題的大門,這一事件必將載入****史冊。

b.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c.這次網路短訓班的學員,除北大本校人員外,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學習。

d.中國**克神奇小子丁俊暉雖然再次無緣世界錦標賽正賽,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堅韌意志均有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會夢想成真。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以2023年創辦的「焦點訪談」、「新聞縱橫」為代表,廣播電視的**監督不僅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聞改革的一大突破,而且成為我國擴大民主的乙個標誌。

b.廉價住房制度建設是住房保障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如何解決當前存在的**不足,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

c.關於課外閱讀,這位教育專家提出如下建議:詩詞、**最好推薦給初中學生比較合適,曲賦和筆記文學則最好推薦給高中學生。

d.2023年網路熱詞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公共事件:「釣魚執法」、「***」、「樓脆脆」……網民對此的熱議,不僅推動了事件的發展,清理了一些藏汙納垢的社會死角,也增加了其社會關注熱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二、《考綱》解讀與命題**

1、《考綱》要求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d級。

2、命題**:

考情回顧

考查點主要涉及形象、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語言(詩眼、煉字)、表達技巧(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等。

① 從選材看,2023年至2023年選擇的都是詩,2010、2023年選了詞,曲還沒有選;7年選了唐宋作品,一年選的是清代廣東詩人的作品;所選詩大多數是律詩,如果是絕句則是兩首,詞的長度也基本上與律詩長度相近。選兩首詩則勢必涉及比較鑑賞。2023年開始所選詩詞逐漸向名家回歸。

②從考查內容看:嚴格遵循和落實《考試說明》的要求,「鑑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成為必考內容,而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則選擇乙個或兩個小點作為考查點,語言尤其注重對煉字的考查。

從分值看:趨於穩定,7分。

2023年詩歌鑑賞題**。

①考綱要點體現明確,試題形式多樣,開放性增強。

(2)命題中體現人文關懷,傾向於對詩詞曲的基本常識的考查。

三、 考點精講

(一)什麼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詩人主觀的「意」(思想感情)與客觀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機統一,即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請寫出你所知道的一些常見意境的特點?

(常見意境特點)常見意境特點舉隅

(二)【常見題型】

1、這首詩歌營造了乙個怎樣的意境氛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三)【答題步驟】

答案組織可分為三個部分:

1、概括意境特點。或點出描摹圖景。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圖景構成,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

2、分析、描摹詩歌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3、剖析作者思想。根據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

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閒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弔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麼而「哀傷」。

(四)典型題例:

【題例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西樓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此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題例2】: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人去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1)選取了哪些意象?

(2)這些意象組合成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答(2)把握畫面,描摹圖景

一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徵。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四是靜態。

【題例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此詩的核心字是什麼?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

答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

【題例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海棠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答四、課堂小結

五、跟蹤演練

【跟蹤演練1】閱讀下面散曲,回答問題。

雙調·清江引(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答跟蹤演練2】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詩歌鑑賞之景物形象

2012級語文專題複習詩歌鑑賞之景物形象 學習目標 1 從景與情的角度了解詩歌中景物描寫的常見設題角度 2 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考點解析 鑑賞寫景詩應注意的問題 一般來說,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中的景和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 山川草木等 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 意 的形象,即 ...

詩歌鑑賞 景物形象

古典詩歌 鑑賞詩歌中的景物形象 導學案 學習目標 讀懂詩歌,歸納答題步驟,學會標清序號,規範答題。考綱解讀 高考詩歌鑑賞的考查角度 形象 語言 手法 情感 答題示例1 這首詩選取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麼?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詩歌鑑賞景物形象教案

學習目標 1 正確理解詩歌中意象的內涵。2 掌握鑑賞詩歌意境的方法。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預習 什麼是景物形象 意象 意境?1 景物形象,也就是詩人的感情載體,也就是景中情 如陶淵明 歸園田居 中的 丘山 羈鳥 舊林 池魚 故淵 李清照 聲聲慢 中的 黃花 梧桐 細雨 黃昏 還有其他詩歌中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