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剝開教育的責任》有感

2021-03-04 00:57:29 字數 2774 閱讀 7225

祁智先生在「序言」中講了這樣乙個故事:

到乙個班級,發現乙個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中,有一項是把「辜負」寫5遍。問為什麼要把「辜負」寫5遍,老師解釋全班36個學生有10多個同學都把這個詞寫錯……交流中作者指出這種抄寫對於沒寫錯的同學是負擔,也沒有意義,而純粹抄寫對那些已經寫錯的學生也未必達到矯正錯誤的目的……老師承認,卻說:「我這也是對學生負責任,也是增強了我的工作量。

」「我這是對孩子(學生)的負責呀。」這話聽起來很熟悉。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可能在某些時候迸出這句話。

但是,我們是否認真想過,有些時候,我們實際上是在「好心」辦著「錯事」,而更遺憾的是我們自己還覺察不出自己的這種站在「責任」高度上的行為對學生甚至自己造成的傷害。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不妨一起來以下情形:

1、對班級事務事無鉅細的親力親為

班主任工作瑣細,尤其是小學班主任,繁雜是事實。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有的班主任的繁忙是因為自己對班級事務一一過問,凡事親力親為:

地上一片紙屑、黑板沒擦乾淨、座椅沒擺整齊、上課學生偶爾走神、下課學生間嬉笑、午休有人講話、跑步佇列不齊、放學某個同學磨蹭沒按時出教室,週末和哪些同學外出了幾個小時……

諸如此類的小事情,都會成為一些班主任心頭上的疑雲,口頭上的提醒,你說,他不是要比總理還累了嗎?還有的班主任「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學生出現一點點差錯就揪住不放,反覆「管教」。要知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小小的錯誤很正常,要允許學生犯錯,提醒他們並給他們自我糾正的機會。

不可救藥地追求完美的班主任,可能累壞了自己,管傻了學生。

實際上,有些事情是可以不用親力親為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放一放的,還有一些事情也是不值得細究的。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智慧型的班主任應該能不管就不管,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假如班級事務事無鉅細,都由班主任乙個人操心,結果是班幹部能力沒得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沒得到加強,而自己還可能累出一身病,著急上火影響心情,直接影響個人乃至家庭的生活質量。

你說,這種「負責」值得推崇嗎?

2、家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

在《剝開教育的責任》書中有兩篇文章涉及「家庭作業」問題,文中指出了乙個現象,是當前很多學校學生的家庭作業,已經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演變成為「家庭」作業,「家長作業」。對此,我與文中作者的觀點有一點不一樣。現在確有老師為了減輕作業批改量,讓家長代批孩子的家庭作業的現象。

但作為一線教師,我認為這畢竟是很少數。

只要明白作業的真正目的的教師,是明白學生作業情況直接反饋出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通過批改摸底便於調整教學。假如家長提前全批了,縱使學生的交上來的作業全對,卻失去了作業的應有之義。因此,很多老師讓家長方便的時候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個字,目的是讓家長協助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完成了當天的作業,態度是否認真,而不是讓家長逐題批改。

反倒是有些家長自己不容許孩子的作業有一丁點兒錯誤,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有些家長甘願「陪讀」,孩子作業時始終守在孩子身邊,寸步不離,孩子完成了作業幫他整理書包,收拾書桌……生活上更是體貼入微,孩子上了學,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不承擔任何家務,包括自己生活起居,也都是家長給他照料的周周到到。

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誰不承認他(她)的辛勞付出呢?但是這種在家長自己看來負責任的行為,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

3、對孩子的過於「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上述情形下的老師和家長,都過得很辛苦,很疲累。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的疲於應付,往往導致精神世界的荒蕪甚至坍塌。而乙個精神不豐厚、心靈不豐盈的人拿什麼走近學生?

靠什麼走進學生的心靈?這種單向度自以為然的好心「付出」不單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乙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作為一名老師,當你白天把自己當成「監工」和警察一般,時刻密切關注著班裡每名學生的每個舉動(關注點是誰犯了錯誰違了規,而不是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精神高度緊張的勞累一天,回家,你還有多少情緒和精力做一餐好飯菜溫暖一下自己和家人,還有多少時間和體力讓你在工作之餘有心情去鍛鍊一下身體或者進行讀書學習和思考?時間久了,身體垮了,業務能力難以提公升,家庭關係緊張了……你說,這樣,是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而乙個家庭不和諧、身體不健康、心靈缺失的不完整的人能夠帶給學生全人教育嗎?

很多媽媽也一樣。當你成了孩子的「保姆」,一心圍著孩子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全心付出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可能影響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遺失了自己,總有一天,你會驚愕地發現自己老去的不僅只有容顏,還有心靈。失去的不只是韶華,可能還有孩子的心。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也需要成長,需要學習,需要進步,假如我們生活裡只有柴公尺油鹽醬醋茶,只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穿和睡的時候,我們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到頭來自己熬成了「黃臉婆」「老媽子」,把自己整個奉獻給了家庭,奉獻給了孩子和愛人,卻挽留不住他們向外的心……

所以,無論是做老師,還是做母親,我們都需要追問一下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為了孩子的一切」這個帶著崇高「責任」高帽的口號,不但經常出現我們的視野裡,也經常迴響在我們的耳膜裡。

到底怎麼做才算是對學生負責,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值得我們每個人深刻反省。

做真教育需要傾情投入,但是不是一味的失去自我的全力付出。只有把握住了教育的本質,我們才有可能接近真教育,也才可能擔當起教育者的「真責任」,才可能在對孩子的同時也對自己負責,才可能給孩子幸福生活的同時讓自己也感覺到幸福。

我們不妨跳出教育之外看教育,跳出自己的生活看看我們在生活中擔負的角色,或許會有一些獨到的收穫。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關於教育責任的反思。如一聲炸雷,驚醒了那個被司空見慣、自以為是的表象蒙蔽了雙眼的自己。

書中內容條分縷析,像剝核桃一樣,將責任的核剝開,案例針對課堂教育、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偽責任」的現象和現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我想,只要真正走進了書中的故事,讀懂了作者、編者的話外之音,我們的心靈就可能被一種聲音所喚醒,那就是:教育者需要時刻不忘去追求教育真諦,時刻不忘去追問自己是否擔負起了教育的真責任……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

之 不妨來點 狼性教育 有感 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中心小學孟艷娟 學生是民族的未來,而教師則擔負著教育學生的偉大使命,教育倡導的是全面的教育,而我們的教育還有失偏頗,更多的是 羊 的教育。其實,在教育過程中引入一點 狼性教育 對學生的一生發展很有必要 作為教師,我們應將 狼 的長處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

讀《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有感

責任對於北師大教授肖川這個名字,我早已耳熟,前幾年曾讀過他的隨筆。所以這次在推薦的書目中選擇了他的教育隨筆 教育的使命與責任 渴望從中學到新的教育思想,感受一下教育真正的使命與責任。近段時間的匆忙閱讀未能體會其真諦,只是簡簡單單的有點感思與大家一起分享。沒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沒有責任擔當的教育是...

讀《工作就是責任》有感

讀了 工作就是責任 這本書之後,感覺受益匪淺。這本書與我以前看過的有關銷售方面的書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它不是一本簡單的培訓書,作者用的語言淺溼易懂而所闡明的道理卻很深刻,而且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更是增強了說服力,讓我更加懂得責任的意義。可能我們經常把責任二字掛在嘴上,但責任二字的解釋我還真的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