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揚生命讀後感

2021-03-04 00:03:15 字數 1626 閱讀 4222

泰興市濟川小學劉燕

冰心老人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寒冷的冬日,靜坐桌旁,細品郭思樂教授的教育激揚生命,茶香與書香交織人鼻,書韻緩緩流瀉,心中的那份書情油然而生。郭思樂教授在書中說:

「學生既是教育的物件,更是教育的資源。」是啊,一直以來,在教育者的心中,學生僅僅是我們教育的物件,很少人能夠認識到學生還是豐富的、鮮活的教學資源。郭思樂這一全新教育主張的提出,使我們重新認識了學生,也重新思考了教與學的關係。

書中講了這樣一件事:香港的一位專家在講演中講了乙個故事,有一堂課,老師病了沒來上課,來的是代課老師,同學們很高興,因為代課老師是不上課的,只要關注學生不吵鬧就行,學生玩什麼都行。學生開始很安靜,漸漸地聲浪起來了,這時代課老師敲敲桌子:

喂喂,你們這樣吵,我就講課了。」這樣一來,學生被鎮住了,班裡立刻安靜下來。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玩是兒童的天性,而教和兒童的玩是對立的。教能不能轉化為「玩」呢,很難,而學是可以轉化為玩的,因為它有三個有利的條件:

一、學和玩有同樣的主體,都是兒童自己。

二、學就是要學習真善美。

三、兒童的喜愛活動的天性,其本質上又是學習的天性。教必須轉化為學。一位老師說得好,學校就是學校,而不是「教堂」。

在生本教育實驗中,我們會感到,在基礎教育的範圍內,且不說許多東西不能教,就算是能教,學往往要比教來得順利和容易得多。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而推演到我們,則是「事得一以順」,找到了事情的真正本體,事情就會變得順利。我們找到了學是教學的本體,教原本就是用來幫助學的。

書中,做了乙個類似於思想實驗的想象。如果你想喝水,那麼拿起礦泉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喝下去,因為你對喝水有生命的需要,有生命的本能。現在假定你鄰座的老師對於喝水沒有生命的需要,也沒有生命的本能,都需要你教,於是你把它編成教材,進行講授,最後考查。

教材的第一章第一節想必是「順時針和逆時針」(擰蓋子必備的知識),而第n章想必是水瓶應該舉到什麼樣的高度……,然後,鄰座聽得十分疲勞,考查起來他可能僅僅是60分,並且,可憐的他想用你教的辦法去喝水的時候,竟然不會喝了。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它比喻我們教育中大量存在這種不用教的東西,尤其是本能可以實現的東西,我們許多時候在教本能!聯想我們實際的教學,長期以來,我們對於本能可以實現的事情,卻教得十分認真,做著許多無用功或者有害功。

比如我們科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使小燈泡發亮的連線方法。之前我們會教學生把一根導線的一端連線小燈泡的底部,一端連電池的正極,另一根的一端連小燈泡的螺紋口,一端連小燈泡的負極,一步步,學生似乎毫無自我發揮的空間。生本教育下,老師給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借助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去**和實踐,學生會發現很多不同的連線方法:

如把小燈泡的螺紋口緊靠電池的正極,只用1跟導線連線小燈泡的底部和電池負極,也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可以一次同時讓2個小燈泡發亮;可以同時連線2節電池,可以增加小燈泡的亮度……

你給學生學的機會,而不要認為他不能學,不肯學,他會興致勃勃地學,比教要直接的多,方便得多。為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解放兒童,我們的工作必須是靠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來完成,我們老師要從組織教學轉向組織學生的學習,從設計教學轉向設計學習;變師本的「有為」為生本的「無為」,「貴言」「惜言」。這樣簡單、自然的思考,長期以來我們卻沒有去關注,我們常常太主觀主義了,因此而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壓抑了兒童原應激揚的生命,讓我們在「還給兒童精彩童年」的道路上再努力一些吧!

教育激揚生命讀後感

所謂 生本 即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孩子發展為本之意 也就是將需要或者能夠託付給孩子的教育,託付給孩子們,不加太多的修飾與點綴。生本教育 理念的核心就是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 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把教育和生命連在一起,我也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要在教育中說起生命呢?書中...

生命的教育讀後感

出生在貧困工人家庭中的李申傑是優秀中學生,中學生國際資訊學金牌得主。可他的母親只是初中文化,父親是駕駛員。但他們尊重知識 尊重老師,對待工作認真 嚴謹,說的話句句在理,雖然經濟收入不高,但還是自己省吃儉用,擠出一部分錢為孩子買書,不惜借貸為孩子購買電腦。李申傑的家教故事回答了家庭教育中乙個重要問題,...

《生命生命》讀後感

均來自個人收藏,覺得不錯,上傳到文庫,與大家分享!這星期我讀了 生命生命 這篇課文,是由杏林子寫的。文章主要講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飛蛾掙扎求生 第二件事是香瓜子掉進磚縫茁壯生長 第三件事是靜聽心跳。作者通過這三件事說明了生命是短暫的,但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