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使用多種教材教學之心得

2021-03-03 22:57:58 字數 5330 閱讀 5290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於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

」英語教材雖然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教材仍然是英語課程資源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課程資源。」《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對教材的使用上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且可以對教材的內容及編排進行適當地取捨和調整。在英語課堂中,同時使用多本教材,並不是通過增加學生時間,增加學生學習負擔來完成教學,而是要求教師在分析多本教材時可以取教材之長,根據不同的教材所具有的不同特色,在備課中尋找教材間的切合點,給予學生大量的英語語言形式和內容的浸潤,從而尋找和總結英語特有的語言現象和表達習慣。

多種教材同時使用的原則,目的是要通過教材之間的互補優化教學資源,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成都眾多外國語中學所推廣使用的教材與普通中學大相徑庭。外國語中學在初級階段很少採用「人教版」教材,而普遍使用上海外語音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看聽學》(look, listen and learn!)。

此教材系《新概念英語》(nec)作者l.g.alexander為非英語國家中、小學生學習英語所編撰的教材,共四冊。

翻開《看聽學》教材,教師立刻會發現此書在結構編排上與人教版教材風格迥異。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生用書每冊有60單元,共120課,每兩課為乙個單元。其中單課為課文,雙課為句型課。

此教材主要採用以句型為綱,以句型操練為中心,著重培養聽說能力的外語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訓練的學生容易學到比較自然的外語語音和語調,口頭表達能力強. 在我使用這套教材後我也發現了它的很多不足。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在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反覆鑽研實踐,總結出了一些靈活運用該教材的心得體會。它們構成了多教材教學的環節特徵。

二、多教材教學的環節特徵

(一)分析教材特點,採各教材之所長

從2023年在外語學校從事英語教學之始至今,我一直遵循多種教材同時使用原則,從而達到教材之間的語言知識等方面的互補。七年來,我在各年級段使用了多種與學生年齡特點相符的教材。

1. 一年級時使用了《看聽學》和《新目標 》。這兩套教材的每乙個單元均有核心詞和基本句型結構以及簡單的對話,學生易於模仿。《看聽學》這套教材,眾所周知,語言地道、淺近、實用、有趣、**並茂。

教材以「情景教學法」為編寫原則,體裁以對話為主,內容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易懂易記,學了就能活用,語言坡度較小。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沒有壓力,由於語言重複率高,學生又能理解,所以不知不覺中就轉變為輸出(即說、寫)的能力。但該教材把語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一反應」的過程,忽視了語言運用的創造性。

過分強調機械性的句型操練,脫離語言內容和社會場景,忽視語言的內容和意義,不利於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形式恰當地交際的能力。有些學生能把句型背得滾瓜爛熟,但在交際場合下不會運用,或用得不恰當,甚至出錯。而且機械性的語言操練比較單調,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造成課堂氣氛沉悶。

針對這個缺點我借用了《新目標 》中的語言素材和語言環境,希望學生能學會在一定的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反覆操練,靈活運用。

2. 為了使二.三年級能平穩過渡到使用《展望未來 》。在一年級時涉及的詞彙量和句型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有意識的在平時教學中補充日常交際用語。由於《看聽學》教材和《新概念英語》在課文的設定及安排上有一定的交叉性,所以我本著擴大知識面和鞏固複習提高的原則使用《新概念英語》。而且《看聽學》並沒有考慮到對學生寫作方面的訓練.

為了彌補這個缺點使學生寫作能力從一開始就能夠得到鍛鍊, 我特別參考了《新目標 》中寫作內容。如第一單元寫 school id card,第二單元學習如何寫尋物啟事和招領啟事,第三單元練習介紹某人,第四單元寫便條,第六單元學習列購物清單,第七單元學習如何寫英語購物廣告,第十單元寫招聘啟事,等等,使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不是像以前的英語教學形式那樣,學啞巴英語,或是所學的英語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相差甚遠。

3. 從二年級起,在使用《展望未來》的同時,我仍然使用《新目標》。《展望未來》注重於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語言的靈活運用,語言偏重於英音和其他共和联邦國家的口音,是目前在世界上英語教學方面模式最新的教材,內容編排豐富,富於情趣,語言使用上貼近生活實際,尤其是對訓練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方面更為實用,詞彙量大,學生全掌握的話,單詞量可達到4000至5000個.它可以彌補《新目標》課本的閱讀量少這個缺點.

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有良好的熱愛學習的習慣,把英語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用以豐富學生的課堂知識。

(二)對教材進行修改、調整和補充

雖然《看聽學》和《展望未來》有很多優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這兩套教材沒有專門涉及音標和字母的教學,而且對語法知識的講解也不是很適合我們的教學實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中考要求對知識進行及時補充。舉個例子,在講an和a的時候我做過乙個比較。

如果寫出音標詞,判斷名詞的第乙個字母發音是母音還是子音,然後總結得出規律:母音前面是an子音前面是a,就比單純的死記硬背記憶效果要好得多。英語學習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記憶力,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記憶。

讓他們不僅記得牢而且還要記得巧。畢竟中學生的記憶模式正在產生變化。他們會越來越多的傾向於記憶有規律的東西,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東西。

其實教師也沒有解釋什麼東西,只是做了乙個歸納整理。這種有目的的整理有助於學生對各種語法現象的梳理。再如「現在進行時態」在《go for it 》教材中出現後,如果繼續灌輸專業性的語法術語和強調動詞形態的變化,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

此時《看聽學》lesson67-76單課課文《a puncture》《a game of hopscotch》《father』s telescope》等一系列出現著以現在進行時態句子為主的故事無疑向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生動有趣的語言材料,吸引著他們自發的產生閱讀的興趣,而雙課課文中也是配有**的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子,從而以保證新的語言材料能結合實際,在實踐中反覆操練,靈活運用。的確,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喜歡接觸新事物,如果讓他們抱著一本書同乙個單詞今天講讀音,明天講短語搭配,感覺教得很紮實,但同樣的教學過程反覆出現,一成不變,學生必然覺得索然寡味。如果同乙個句型經過一次學習後,又在另一種教材中出現,學生會覺得雖然眼熟,但圍繞這個句型的對話還是有些區別的,好奇心就會驅使他們要去弄個究竟,他們就會逐漸發現句型在不同場合下的變化,發現不同句型之間的相似性,進而對句型進行分析,此時教師便可以順水推舟將他們的學習視線在不同的教材之間交換。

在接觸不同形式的語言材料中,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和實踐,逐漸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三年的學習,我幫學生梳理出一套完整的語法系統框架,不僅有利於他們初中階段的學習而且為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師對教材的取捨和調整實際上是通過對教材的解讀,正確理解課程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教材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這三者之間不斷「對話」的過程,其中主要是教師與教材編寫者的「對話」。

教師一方面要解讀教材預設的目的和功能,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經驗、認識及具體的教學情景對教材進行調整和取捨。當然,「對話」不僅限於教師與教材編寫者之間,學生與教材編寫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存在「對話」的空間。教材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也不是被動的傳授者。

學生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走進課堂的,教師要善於傾聽他們不同的聲音。這樣,學生才能在課程實施中真正從「邊緣」走向「中心」。

(三)對教材進行文化意識滲透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等。當代美國語言學家克拉姆斯基說「語言教學就是文化教學」。

「文化教學」 也即跨文化教學(intercultural teaching )簡單地講,它主要指配合語言形式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語句、語篇學習外語,同時也在習得一種思維習慣、一種世界觀、一套價值觀念。跨文化教學不僅是掃除那些引起語言理解困難的文化障礙,也不等同於西方文化或是英美文化的匯入,跨文化教學的重點是「提高意識」,實現心理深層的調整,幫助學生形成對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確態度和信念。

在英語已成為國際通用語的今天,我們只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才能暢通無阻地與世界各民族人民進行交流。

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知識的傳授,一是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涉及了文化的內容,沒有文化教學的英語教學是不完整的。

所以,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總是積極挖掘課文內部蘊藏著的西方文化,適當拓展,使學生能夠從教材中感受到英語文化的存在,避免語用失誤。如在講顏色時,我會比較中西方文化對顏色含義不同的理解;在講食品名稱時可以介紹西方的飲食文化。在《看聽學》的lesson 13 中出現」what 『s for tea?

」 我告訴學生這裡的」tea」 指的是下午茶(low tea).它是英國17世紀時期的產物,是西方人休閒生活的一種習慣。並告訴學生下午茶的起源以及一些基本禮節.

除次以外我還讓學生多閱讀一些適合自己的水平英文書籍、英文報紙、國外的兒童**,舉行英語手抄報比賽,開闢英語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在布置校園和教室的時候,適當增加一些英文警示語、名人名言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高學生跨文化的意識。

三、多教材教學的實施原則

在靈活使用教材過程中我一直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1、以課標為本。對教材進行取捨調整時,首先要依據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對教材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出取捨調整的具體方案。

2、以學生為本。取捨調整教材時應考慮學習者的興趣、接受能力、認知規律、知識水平、終身發展的需求等。

3、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教師不僅要胸中有「課」,而且要目中有「學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把課標的共性要求與學生豐富的個性有機結合,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以效率為本。教材取捨調整決不是隨意地增加或捨去或調整,而是本著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程結構為準則的。

5、本土化。教材的取捨調整,應更好地滿足特定教學情景的需要。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的內在動力。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低年級英語至關重要的因素,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活躍有生機,但自制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把教材上「活」了,才『會使學生自然而然喜歡上英語,愛開口說英語。

我想通過對教材的研究,吟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自己對教材的開發理念,樹立從「教材」擴充套件為「課程資源」的概念,突破「教材」的概念侷限,對照英語課程標準,理性審視教材內容,選擇和有機整合適合學生英語學習的課程資源,使學生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感,優化自己對教材的使用和再設計,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和初中英語教學的水準。

傳統的教材觀使我們更多的是聽憑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來進行教學,認為教材是無法替代和神聖不可侵犯的「聖經」,盲目崇拜和迷信教材,師生都成為教材的「奴隸」。這不僅忽略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實際需求,而且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我想通過此文章,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認知水平來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做適量增刪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嘗試,從而試圖**一條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的新途徑。

使用點讀筆之心得

外研通 點讀筆是採用國際最新的光學識別技術和數碼語音技術開發而成的新一代智慧型閱讀和學習工具。該產品具備了即點即讀 同步翻譯 跟讀對比 單獨錄音 和點讀查詞六大核心功能,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學習外語使用。每次教研活動,我和同事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談論起點讀筆,說起給我們帶來的方便,不難感覺到同事們言語中...

使用外研通點讀筆之心得

臨清市逸夫實驗小學六年級六班鄭珂 外研通 點讀筆是採用國際最新的光學識別技術和數碼語音技術開發而成的新一代智慧型閱讀和學習工具。該產品具備了即點即讀 同步翻譯 跟讀對比 單獨錄音 和點讀查詞六大核心功能,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學習外語使用。每次使用,我和我的夥伴都會不約而同的談論起點讀筆,說起給我們帶...

小學語文活動教學之心得

作者 朱國兵 教書育人 教師新概念 2014年第12期 小學語文教學與活動的關係密切,但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還不夠明顯,這從語文教學的常態可以看出來。雖然說經過了十多年的課程改革的洗禮,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講 做 練依然是一種常態,而這與活動的要求有著比較大的距離。一 活動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