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表現手法教案

2021-05-24 18:04:21 字數 4268 閱讀 9421

教學過程

一、複習預習

複習: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詩的常見思想感情。

二、知識講解

考點1表現手法分類

表現手法的樣式多而凌亂,如果沒有規律地去記,就會因為對型別掌握不全面而影響到準確判斷,影響到答題效果。在此,將常見手法歸為三類,便於記憶的同時,也方便了審題和答題。(詳細解析見附錄)

1.修辭手法常考的有比喻、比擬、誇張、借代、反問等。

2.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結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等。

3.描寫手法主要有白描,細節描寫,虛實(虛實結合、想象與聯想),動靜(以動襯靜、動靜結合),觀察景物的角度(遠近高低),景物特點(形、聲、色)等。

考點2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愁緒。這種方式直觀而痛快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態度。

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抒發了女詞人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

(2)間接抒情

①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是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所以要特別注意概括景物的特點。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閒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物件,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複雜的思想情感的意象。

如《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借助於「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的魂牽夢繞之情。

【注意】

(1)「借景抒情」與「觸景生情」的區別: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緣情而選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顏色。「觸景生情」是先見景,自然景物的變化觸發了作者的聯想,引起和觸動了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與「寓情於景」的區別:

「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

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②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詠物抒懷,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抱負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

如虞世南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

③ 借古諷今(喻今、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寄託自己的情感或諷喻當朝。

例如劉禹錫《台城》:「台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④ 用典抒情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能夠更含蓄、洗練、委婉地表達情感,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其次要理解典故與作者的關係(或是自比,或是對比襯托),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達了什麼情意。

例:王勃《滕王閣序》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賈誼、梁鴻等典故;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李商隱《錦瑟》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考點3描寫手法

(1)襯托對比

①襯托襯托分為正襯與反襯。

正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來襯托。如李白的「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遊天姥吟留別》)以極高的天台襯天姥山之高。

反襯用相反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李煜《望江南》一詞雲: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以昔日游上苑時「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繁華美麗景象反襯出羈留汴梁的亡國之君內心的無限悲愴:樂只在夢中。

②對比對比是把相反的兩事物或事物的兩個相反方面放在一起形成反差,進而表現某種情感或意境。比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昔日的繁盛與今日的淒涼形成對比,抒發了盛衰無常之感。

對比與反襯的區別是,對比沒有主次之分,而反襯是用次要事物襯托主要事物。

(2)虛實相生

詩詞中的「實」指客觀世界中實實在在存在的實物實景,即眼前之景。「虛」指作者通過感覺、聯想或想象而虛擬出來的虛象,虛景。包括鬼怪世界,仙府夢境,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往昔未來,如《江城子·一毛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想象對方活動。

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3)動靜結合

① 以動(聲)襯靜。如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② 動靜結合。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4)細節白描

①細節描寫更加具體、生動、鮮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徵及內在本質,增強作品感染力。往往從人物形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入手描摹。例如崔顥的《長幹曲(其一)》「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都是細節描寫的經典之作。

②白描用最精煉的語言粗筆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不事雕琢。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魯迅說,「白描卻沒有秘訣。

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作文秘訣》)

(5)色彩對照色彩對照包括明暗對比,冷暖搭配等,如《沁園春·長沙》。

(6)視角變化蘇軾《題西林壁》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察事物的角度有遠近、高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變化,層次也可以由遠及近,由上到下。

如杜甫《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考點4修辭手法

(1)比喻化平淡為神奇,化抽象為具體,使意象更加生動。

(2)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

(3)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4)反問加強語氣;啟發思考。

(5)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考點5解題三步法

答題步驟:

1.明手法用一兩個詞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說明詩人運用了這種手法的依據。

3.析效果此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刻畫了什麼形象,或表現了什麼主旨 。

基本思路為【敘——析——評】, 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

當然,當考生不肯定為哪種手法的時候,可以將第一步和第二步調換順序,先解析句子含義再總結手法。

三、例題精析

【例題1】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簡析畫線句的表現手法。

答【答案】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詞的抒情效果【敘】。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

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此句以景作答【析】。③「深山」、「夕陽」、「秋雨」三個意象連用,悲涼淒冷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評】。

【解析】解題第一步,判斷劃線句的表現手法。此題雖屬於大角度設題,但是句不離篇,我們不能將句子孤立看待。本詞上片寫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之情。

片末以情想問,卻以景作答,可以確定答題切入點為情景關係。這是以景結情的手法;同時化抽象的情感為形象之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

第二步,結合劃線句的內容,闡述什麼樣的景,融入了怎樣的情。

第三步,闡釋情與景交融這種手法使情感表達得更深切的妙處。

【例題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畫堂春【宋】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答

詩歌鑑賞表現手法教案

詩歌鑑賞專題之表現手法 學習目標 1.能指出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2.能分析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3.能根據題目要求,用通順的語言,規範答題。一 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手法 1 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4 楊柳岸曉...

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一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二 描寫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 寓情於景 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2 對比 襯托 烘托 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寫事物鮮明突出。3 聯想想象 虛實結...

古詩詞鑑賞教案

古詩詞鑑賞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了解設題特點。2 掌握古詩鑑賞基本術語,熟悉各類題型,提高解題能力。教學重點 1 古詩鑑賞須知的術語。2 各類題型示例及訓練。教學難點 提高古詩詞解題能力。教學方法 識記積累,講練結合。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 詩詞曲的賞析,今年已成為中考題型之一。它是我們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