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理論模型與指標體系

2021-03-03 21:57:30 字數 3526 閱讀 1354

借鑑國內外學者對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現有研究成果,根據全面性、系統性、本土性以及可測量性的原則,課題組設計企業品牌競爭力指數理論邏輯模型如圖2.1所示:

圖2.1 「四位一體」企業品牌競爭力指數理論模型

通過對國內外關於品牌價值和品牌競爭力評價的綜合研究,可以總結出品牌競爭力評價均是從財務指標、市場指標和消費者指標三個方面評價,如interbrand著重財務指標測評品牌價值,aaker從消費者支援層面構建十個品牌競爭力評價指標,landor機構基於市場表現構建品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模型各具優劣,均以簡單可操作性為原則,目前國內各種品牌價值和競爭力評價機構和排行榜充斥大眾眼簾,其系統性和全面性以及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廣受質疑,這也正是本課題研究的價值所在。

綜合以上關於品牌競爭力評價模型的對比,對於品牌競爭力的評價主要從品牌財務表現、市場表現和消費者支援的視角展開,或者是其中乙個或兩個方面,或者是其中兩個組合的形式。本研究力圖構建一套全面系統的評價體系,吸收現有研究成果,課題組認為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必須具有可持續性,因此在以上學術界、權威機構公認的三個指標基礎上提出品牌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這樣保證了評價指標體系的系統性(企業內部如發展潛力、財務表現和市場表現指標,企業外部如消費者支援)、動態性(現狀情況如市場表現、財務表現和消費者支援指標,未來狀況如發展潛力指標)、科學性(定性指標如發展潛力和消費者支援指標,定量指標如市場表現、財務表現)。

經過兩次論證會的專家修正,根據以上理論邏輯模型,課題組最終提出包含4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72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如表2-1所示:

表2-1中國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分級指標體系

說明:1、從理論完整性、評價全面性的高度,課題組最終提出包含4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72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在後期的調研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會對評價體系做出增加(或減少)指標的操作,把指標分為基礎指標和輔助指標,以應對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資料收集的問題。

具體步驟會在《中國企業品牌競爭力編寫指南》中闡述。2、品牌財務表現指標和品牌市場表現指標的資料**於企業年報、國家統計局、工商局、行業協會統計資料等公開資料,財務資料部分採用統計標準化方法,再轉化為likert5級量表計量形式,根據行業不同賦予不同修正系資料算最後得分;品牌發展潛力主要針對測評企業展開定性調研獲得資料;品牌客戶支援主要針對消費者展開定性調研獲得資料,屆時將開通專門**調研系統。

二、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指標釋義

(一)品牌財務表現層面指標釋義及測度依據

目前國內企業經營者對於現代化管理手段的理解與實踐,多半仍然停留在以財務資料為主導的思維裡。即使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單一財務維度的資料早已不足以解釋與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今天,很多管理者仍然對於非財務性指標採取忽視的態度。上世界

七、八十年代,因為「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與「顧客滿意度」被公認為不可或缺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非財務性的績效指標才稍稍撼動了財務為主的管理思潮。課題組認為非財務指標雖然在資料獲取方面存在一定主觀性、經驗性、片面性等疑難,但其在整個競爭力的評價體系中舉足輕重,本研究正是在公開資料的基礎上展開對不同行業和地區的企業和其客戶展開調研,探索其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及系統性,力爭彌補單一財務資料評價的片面性。

品牌財務表現層面指標的選取主要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企業競爭力檢測體系將,將財務指標分為規模因素、增長因素和效率因素3個二級指標。

1.規模因素主要從銷售收入、淨資產和淨利潤3個**指標衡量。

(1)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數量×產品單價;

(2)淨資產=資產-負債;

(3)淨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2.增長因素主要從近三年銷售收入增長率、近三年淨利潤增長率2個**指標衡量。

(1)近三年銷售收入增長率=【(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三年前主營業務收入總額)×1/3-1】×100%

(2)近三年淨利潤增長率=【(當年淨利潤總額/三年前淨利潤總額)×1/3-1】×100%

3.效率因素主要從淨資產利潤率、總資產貢獻率、全員勞動率3個**指標衡量。

(1)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2/(本年期初淨資產+本年期末淨資產)

(2)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

(3)全員勞動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

關於品牌競爭力財務表現部分基礎資料計算方法首先將被監測企業的每一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指標的原始資料經過標準化處理後稱為指標標準值。各指標標準值與指標權重相乘後可以直接相加,從而得出因素的標準值。因素的標準值與因素的權重相乘後直接相加得到競爭力標準值。

資料的標準化處理按以下步驟進行。

(1)對規模類指標(包括銷售收入、淨資產、淨利潤)取自然對數。

(2)計算某一行業(假設為a行業)的監測企業數(設a行業共有n個企業)。

(3)計算a行業所有監測企業某一指標(以淨利潤為例)的平均值,設為。

(4)計算a行業所有監測企業淨利潤的標準差。

(5)計算a行業某一監測企業(假設為企業x)淨利潤的標準值。

(6)重複第四步,計算a行業所有監測企業淨利潤的標準值。

(7)重複第二到第五步,計算a行業所有監測企業其他指標(包括銷售收入、總資產貢獻率、淨資產、淨資產利潤率、淨利潤、近三年淨利潤增長率、近三年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標準值。

(8)將企業各指標的標準值乘以該指標權重後相加,得到每個企業的競爭力基礎資料的標準值。

在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中,財務與非財務管理指標的平衡對本指數體系的科學性舉足輕重。interbrand的品牌價值測量技術,不但在資本市場的心目中有了專業公正的地位;對企業來說,更有著超越單純財務績效的管理意義。更為準確地說,interbrand的品牌價值測量,其實就是一套以財務語言為表徵,融合了資金運用效率、業務模式思考,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性關鍵績效管理儀錶盤。

當企業在基礎效率管理的資料上(如現金流、庫存流轉天數、訂單完成率等),加上品牌價值管理的總體目標時,就能合理地平衡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間的重要性,確保企業在財務增長的同時,也能穩步強化核心競爭力,往永續成長的道路邁進。品牌價值作為企業管理指標的優越平衡性,**於計算的三大基礎:財務收益、品牌作用力以及品牌強度。

而在分析財務收益時,經濟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最為核心的基礎。測量經濟附加值(eva)的意義,在於它反映了企業運營的真實效率。在單純的營業利潤概念上,經濟附加值的計算,更加入了資金機會成本的考量,進而相對完整地測量了企業的生產力與資產運用的效率。

其實,資本市場早已經把經濟附加值作為衡量一家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標準。interbrand的品牌價值評估第一步是測試品牌作為品牌化產品帶來的當前收益和未來收益。在收入中扣除運營成本,以求得品牌化利潤,這個數字稱為經濟附加值(eva)。

所有的財務分析都是基於企業的公開財務資訊。對於未來的預算資料均建立在廣泛的財務分析基礎上。

此外,在品牌財務表現指標的係數設定還參考了世界最有價值品牌評價公式和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公式。以上財務指標選擇和權重賦值均從企業競爭力測評的角度出發,關於基礎資料的標準值屬於企業財務指標,本係數參照inter brand品牌價值演算法,品牌貢獻率則需界定乙個修正係數,根據不同行業品牌對企業財務績效的貢獻度設定引數k,k取值範圍0到1之間,k的調整取決於品牌的盈利能力狀況、品牌擴張能力、品牌的發展趨勢、品牌忠誠度、行業性質等。

(**:《中國企業品牌競爭力指數報告(2011-2012)》經濟管理出版社)

公司企業核心競爭力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的操作層到企業最高管理層,資源與能力逐層累積而成的一種企業綜合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由多個因素確定的,而企業的發展年戰略則要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撐。為了建立評價模型,建議由企業最高管理層人員7人和專家3人組成評估小組。1 確定評判因素集,由於因素多,所以應用二級模型,所謂二級...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與培育

作者 劉霞施小賓魏豪黃繼成 經濟師 2011年第08期 摘要 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成長最有力 最主要的驅動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文章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性 構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並著重分析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應重視的幾個方面。關...

面對WTO,打造企業品牌核心競爭力

一 企業核心競爭力?品牌競爭力的先決條件 品牌的競爭力已不容忽視。在日益動盪多變的市場條件下,品牌已經成為贏得顧客忠誠和企業求得長期生存與成長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要重新審視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別是對於國內的企業,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不斷創新的壓力已經直逼本土的企業必須將競爭的水平提公升到國際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