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案例及反思

2021-03-04 09:58:09 字數 3757 閱讀 1522

永和中學高一年級語文組於愛紅

(一)案例設想:

本著新課改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引領學生傳承古代文化的同時,繼續嘗試新課堂模式教學,力爭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與同學們共享古文學習的樂趣。

(二)案例主題: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主要講的是荀子對於學習觀的理解,這對於正在求學中的學生很有教育意義。文章不僅具有很強的說理性,而且大量運用比喻和排比句,因而讀來膾炙人口,熱情洋溢,而毫無板滯生硬之嫌。鑑於此,帶領並指引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品味文字,應是一條有效的教學途徑。

(3)案例過程: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梳理文意。

2、分析理解比喻、對比等論證方法在文中的運用,提高閱讀概括能力。

3、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掌握學習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喻、對比等論證方法在文中的運用,提高閱讀概括能力。

教學方法:

1、運用多**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帶領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引領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深入分析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學生課前自主預習:

1、閱讀《導學方案》作者簡介及相關背景材料。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並歸納通假字、古今字等。

2、作者簡介和解題:

1、由學生介紹荀子,師補充:

荀子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2、解題:

由學生解釋。師加以肯定,使其得到認可,激發學習興趣。

3、第一環節:

聽錄音或看多**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四、第二環節:

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文義—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找出比喻和排比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木直中繩,車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古今異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參:古義,驗,檢查;今義,加入

通假字: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 資質、稟賦

文言句式: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介詞結構後置句

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

第一段: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 學不可以已

第二段:論述學習的意義(重要性

第三段:論述學習的作用 ,強調君子之所以能夠超過一般人,並非先天素質優於別人,而是後天善於學習的結果 。

第四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善於積累 ,二是堅持不懈 ,三是用心專一 。

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

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6、課堂演練,導學方案(略)

七、布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麼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麼問題?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論述什麼觀點的?

3、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喻論證的?

第二課時

一、檢查翻譯

2、文字**

1、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麼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麼問題?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論述什麼觀點的?

3、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喻論證的?

(學生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其他小組點評。師參與討論、點撥。)

明確:1、「青」「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於能提高人的智慧型、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型明達,不犯過錯。

2、這個比喻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了學習的作用。

3、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後反面設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恆,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後反面設喻論述的。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②設喻方式多樣: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捨」,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反覆設喻,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③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捨」。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

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並培養其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3、拓展遷移:

以「知識的重要性」為題,試著從正、反兩方面來寫乙個比喻句:

例:1、「知識是生活的明燈,沒有知識就猶如在黑暗中遠征。」

2、「沒有知識的頭腦就像不長穀物的荒地。」

四、布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字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利用網路,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開啟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乙個很好的嘗試。

值得**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乙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路,以利於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案例及反思

江蘇省泗陽中學關於撰寫 教學案例及反思 的 通知各年級組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教學設計的水平,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展示教學案例及反思的成果。經學校研究決定,在本學期期末開展撰寫 教學案例及反思 的評比活動。要求全體老師選取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乙個典型的 教學案例 並對此作具體的反思。具體寫法...

教學案例及反思

相反數 課堂教學案例及反思 0有沒有相反數?課堂教學案例片段 一 發散思維,引出課題 師 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一條理由,將 4,3,4,3分成兩組 生1 我將 4 3分在一組,將 4 3分為另一組,就是將負數分為一組,正數分為另一組 師 簡單地說,就是將符號相同的放在一組 生2 我將 4,4分在一組,將...

教學案例及反思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及反思 新課標的要求 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 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