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點檢定修管理標準SDFD07B

2021-03-04 09:56:52 字數 4841 閱讀 3199

裝置點檢定修管理標準

sdfd-07b-01

1 管理目的

為了規範公司下屬發電單位裝置點檢定修管理程式,明確職責許可權,採用有效的監測手段和分析診斷技術,科學地進行檢修決策,合理安排檢修專案、檢修間隔和檢修工期,防止裝置「過修」或「欠修」 ,降低檢修成本,提高裝置可用性,保證裝置的安全、可靠和經濟執行,特制定本標準。

2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神東電力公司下屬發電單位裝置點檢定修管理工作。

3 執行程式與管理規範

3.1 裝置點檢管理

3.1.1 裝置點檢管理的基本原則

裝置點檢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定點、定標準、定人、定週期、定方法、定量、定業務流程和定點檢要求。

3.1.1.1 定點:科學地分析以確定裝置的維護點,明確點檢部位,同時確定各部位檢查的專案和內容。

3.1.1.2 定標準:按照檢修技術標準的要求,確定每乙個維護檢查點引數(如溫度、壓力、振動、流量、間隙、電流、電壓等)的正常工作範圍。

3.1.1.3 定人:按區域、裝置、人員素質要求,明確裝置的點檢員。

3.1.1.4 定週期:制定裝置的點檢週期,按分工、點檢週期進行日常點檢、專業點檢和精密點檢。

3.1.1.5 定方法:根據不同裝置和不同的點檢要求,明確點檢的具體方法,如用「五感」(視、聽、觸、味、嗅)或用儀器、工具進行。

3.1.1.6 定量:採用診斷技術和劣化傾向管理方法,進行裝置劣化的量化管理。

3.1.1.7 定業務流程:明確點檢作業的工作程式,包括點檢結果處理程式。

3.1.1.8 定點檢要求:做到定點記錄、定標處理、定期分析、定項設計、定人改進、系統總結。

3.1.2 裝置點檢分工原則

3.1.2.1 一般按鍋爐、汽機、電氣一次、電氣二次、熱控、化學、除灰、燃料、脫硫脫硝等專業劃分。

3.1.2.2 乙個專業裡各點檢員的分工一般按裝置或系統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則,即乙個點檢員主要負責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類裝置,這樣有利於專業化點檢。

3.1.2.3 技術監督中涉及的檢查、測試、分析、總結等工作應是點檢工作的內容,點檢人員應熟悉和掌握。

3.1.3 點檢人員的配置

每專業設專職點檢長1名,點檢員原則上按照每台機組主專業(135mw及以上機組)配置不得少於1名。

3.1.4 點檢人員的職責:

3.1.4.

1 專業點檢員是裝置的唯一主人,負責裝置全壽命週期管理,負責裝置的專業點檢、技術診斷和劣化傾向管理、精度和效能測試以及制定消缺、檢修、改造專案的內容、措施、計畫、材料、工時、費用等,監督實施並驗收,成為裝置管理真正的責任主體。

3.1.4.2日常點檢(巡檢)由執行人員與檢修維護人員負責。

3.2 定修管理

3.2.1 裝置定修管理策略

從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環保性、檢修成本、電能質量等幾個方面分析,將系統和裝置分成a、b、c三類,針對不同類別的裝置,採取不同的檢修策略。

3.2.1.1 a類裝置

是指該裝置損壞後,對人員、電網、機組或其他重要裝置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裝置,以及直接導致環境嚴重汙染的裝置,應採用預防性檢修為主的檢修方式,結合點檢結果,制定裝置的檢修週期,並嚴格執行。

3.2.1.2 b類裝置

是指該裝置損壞或在自身和備用裝置皆失去作用時,會直接導致機組的安全性、可用性、經濟性降低或導致環境汙染的裝置,以及本身價值昂貴且故障檢修週期或備件採購製造週期比較長的裝置,應採用預防性檢修和狀態檢修相結合的檢修方式,檢修週期應根據日常點檢管理、劣化傾向管理和狀態監測的結果及時調整。

3.2.1.3 c類裝置

是指在a、b類裝置以外的其他裝置,以事後檢修為主要檢修方式。

3.2.1.4 對於a類裝置實行點檢優先、檢修計畫優先、定期維護工作優先、維修資源優先、故障管理優先原則。

3.2.2 裝置定修計畫應在裝置點檢管理的基礎上編制,內容應包括專案、工期、費用、工時、材料等。

3.2.3 各級裝置點檢人員應做好裝置的劣化傾向管理,提高定修計畫的準確性。

3.2.4 在具體安排檢修專案、檢修間隔和檢修工期時還應考慮:

製造廠技術檔案規定,已投運的同型別機組的實際經驗、機組執行資料分析結果和狀態監測提供的診斷結論、技術監督檢查結果、企業成本管理目標等綜合因素。

3.2.5 定修工作應按專案下達工作任務單,重大定修專案執行「檢修檔案包」。

工作任務單的內容要包括檢修工藝步驟、質量標準、質量監督控制點、安全技術措施、工時、材料和備件以及主要的工器具的使用等。對於已建立檢修作業檔案包的定修專案,在工作任務單中可以不重複下達有關內容,但需在有關欄目中註明。

3.2.6 對於定修專案的安全措施和質量標準,點檢員除在工作任務單上標明外,還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組織「三方」或「兩方」確認。

3.2.7 在定修工作中,對跨工序、跨部門的作業應執行「工序服從」(是指實施點檢定修製時,以主工序、主體業務的裝置專業主管為核心,對跨工序、跨部門的協作作業有協調管理權)原則,及時協調專業之間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

3.3 實施點檢定修製的基本要求

3.3.1 建立點檢定修的主要技術標準和作業標準

3.3.1.1 檢修技術標準

規定裝置各部位的檢修管理值和檢查方法,是裝置技術管理的基礎,是編制點檢標準、給油脂標準和檢修作業標準的依據。由裝置技術部專業主管編制,《檢修技術標準》應明確裝置各部位的檢修管理值和檢查方法。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後報本單位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經理)審批並下發執行。

3.3.1.2 點檢標準

規定裝置的點檢部位、點檢專案、檢查內容、點檢週期、點檢方法和管理值,是點檢員對裝置進行預防性檢查的依據,也是編制各種點檢計畫的依據。由裝置技術部專業主管組織執行部、檢修部共同編制,《點檢標準》應明確規定裝置的點檢部位、點檢專案、檢查內容、點檢週期、點檢方法和管理值。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後報本單位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總經理)審批並下發執行。

3.3.1.3 裝置保養維護標準

規定裝置的定期試驗、試運、潤滑週期,是裝置良好潤滑、安全可靠執行的保證。裝置維護保養標準包括給油脂標準、缺陷管理標準、定期工作標準、裝置的「四保持」(保持裝置的外觀整潔、保持裝置的結構完整、保持裝置的效能和精度、保持裝置的自動化程度)標準。

(1)《給油脂標準》規定裝置的給油脂的部位、給油脂週期、方法、數量和油脂的品種、規格等。由裝置技術部專業主管負責根據相關資料編制《裝置的給油脂標準》,該標準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後報本單位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總經理)審批並下發執行;

(2)《缺陷管理標準》按《裝置缺陷管理標準》實施細則執行;

(3)《定期工作標準》主要規定定期檢查試驗、定期測試、定期緊固、定期清掃等定期工作的專案、週期、工作標準、工作方法、主要工器具等。由裝置技術部負責組織,裝置技術部、執行部、檢修維護部專業主管編制,《定期工作標準》經裝置技術部經理審核後報本單位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經理)審批並下發執行;

(4)裝置的「四保持」標準可以溶入裝置的點檢標準、缺陷管理標準和檢修作業標準。

3.3.1.4 作業標準

是對裝置檢修施工的規定,是點檢員確定檢修工藝、工時、費用的基礎,是承擔檢修工作的單位和人員進行作業的依據。由檢修維護部專業主管編制,並由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後報本單位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總經理)審批並下發執行。

3.3.2 明確專業點檢與執行及檢修維護日常點檢的工作界限

3.3.2.

1 執行人員按照本崗位《點檢標準》的要求,負責全廠裝置、設施的日常點檢(巡檢),是裝置良否點檢的責任人。主要負責基於振動、溫度、壓力、流量、絕緣等標準值的點檢和裝置異常或故障現象(異音、發熱、鬆動、損傷、腐蝕、異味、洩漏等)的登入,按要求進行執行崗位分析。在機組起停過程中和輔助裝置投運階段以及變工況時要增加點檢次數,擴大點檢範圍,確保裝置缺陷和系統異常早發現,早採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3.3.2.

2 檢修維護部維護人員按照本崗位《點檢標準》的要求,對a、b類裝置進行良否點檢,重點做好c類裝置的日常點檢。在機組啟停機過程中跟蹤檢查,對新投運和檢修後試用的裝置要增加點檢次數和點檢專案,對系統變工況執行和與季節有關的裝置要重點點檢。檢修維護部專業主管配合裝置技術部對裝置進行精密點檢、定期試驗和技術診斷,定期分析點檢資料,提出本部門管轄裝置的維修、改造建議。

3.3.2.

3 裝置技術部專業點檢員按照本崗位《點檢標準》的要求,對a、b、c類裝置進行專業點檢、傾向點檢,參與裝置的精密點檢、定期測試和技術診斷工作,組織開展技術監督工作。點檢長負責對裝置進行精密點檢和定期測試,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技術診斷,分析技術監督測試資料,開展裝置劣化傾向管理。提出本單位本專業裝置的定修時間、定修專案建議。

3.3.2.

4 裝置點檢管理要實行 a、b角制。對每台(件)裝置都要明確點檢責任人,該責任人即為a角。為了確保每台(件)裝置時時有人管,還要明確當裝置的a角因故不在時的備用管理人員,該備用管理人員即為裝置的b角。

點檢人員在擔任某些裝置a角的同時,還擔任另一些裝置的b角。裝置的a、b角應互相交流。

3.3.3 開展點檢定修工作的初期,採用以機組年度計畫檢修為主,裝置定修管理為輔的檢修模式,並逐步結合點檢工作對年度檢修計畫進行調整。

3.3.4 加強檢修專案的全過程管理工作,逐步使檢修技術標準、檢修作業標準、裝置維護保養標準符合客觀實際。

3.3.5 檢修檔案包中的工序卡部分可使用檢修技術標準和檢修作業標準,但其內容應符合點檢定修管理的要求。

3.3.6 在裝置管理職能上實行策劃層與檢修作業層的分離(點檢員為裝置管理策劃層,維護檢修人員為作業層),確立以點檢員為核心,對裝置實行全員、全過程管理的裝置管理體系,確立點檢員是裝置管理真正的責任主體。

3.3.7 依照第3.1.4條原則確定各級裝置管理人員的職責分工和工作程式、方法。

3.3.8 根據各專業點檢員的工作特點,配備相應的點檢工具和簡單儀器、儀表。

3.3.9 配備能滿足點檢定修工作需要的計算機裝置及相關管理應用軟體。

3.3.10 點檢定修業務流程和有關標準應按「計畫、實施、檢查、總結」(p、d、c、a)迴圈進行,做好實績記錄,不斷調整、完善、優化,逐步趨向狀態檢修。

4 責任體系

4.1 本標準的執行主體為公司下屬各發電單位。

裝置點檢定修制度

企業的快速發展,同行業激烈的競爭,促使我們的裝置管理要實現正規化,科學化,寶倉公司現有各類吊車24臺,鋸床7臺,坡口機4臺,這些裝置是公司完成生產任務的基礎。只有採取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管理好這些裝置,使之在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點檢制的基本內容有 1 檢查電壓是否正確,電源線有無破皮。要有一套科...

裝置點檢定修製管理制度 作業標準

第一章點檢組長 第一節點檢組承擔的業務 點檢組的業務主要有 1 制訂 修改維修標準 2 編制 修訂點檢計畫 3 進行點檢作業,並對操作人員進行點檢維修業務指導 4 蒐集裝置狀態情報,進行傾向管理 5 編制檢修計畫,做好檢修工程的管理工作 6 制訂維修資材計畫 7 編制維修費用預算 8 進行事故故障分...

點檢定修製與現場裝置管理

一 點檢定修製 寶鋼從新日鐵引進了一套以預防為主的裝置維修管理方式,即tpm全員參加的生產維修制度,結合寶鋼的實際情況和寶鋼 安全 順行 持續 的生產目標,建立了具有寶鋼自己特色的裝置維修管理模式 點檢定修製。1.定義 所謂點檢定修製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較完善的科學管理方法,它的實質就是以預防維修為...